老鼠的儿子真的只会打洞吗?

1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有其父必有其子”,自古以来,人们就强调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这几年,“寒门再难出贵子”,“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之类的论调,更是甚嚣尘上。普遍认为,在当今社会,寒门家庭所拥有的教育资源,已经决定了孩子的寒酸人生。

给人的错觉是,以前寒门子弟还有可能逆袭,现在是天方夜谭。

试问一下,出生在奴隶社会的孟子,很小就在孤儿寡母的寒门长大,为什么能成为一代宗师?

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祖父是一个逃难移民到美国的木匠,他为什么能逆袭人生?

也许有人认为这是特殊,不能代表普遍性。那么,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影响孩子价值观形成的环境,无非是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二者对孩子的影响孰轻孰重?

我们先看孟子。“孟母三迁”,“迁”的什么?

“三迁”以后,家庭环境改变了吗?仍然一贫如洗。改变的是社会环境。在书院旁边住下,让孟子耳濡目染,喜欢读书。

如果说时代不同,那么孟子的时代,社会资源更贫乏。现在的社会,国家给寒门子弟提供的公共资源比孟子多了不是一点点。

2

如果说孟子是个案,那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该是我们祖先总结的普遍规律吧!如果还不能使人信服,那么,我们每个养儿育女的父母,都应该有这样的体会:孩子越大越叛逆,越不接受家长的教育。

很多家长无奈的时候,总是跟老师说,你帮我管管吧,孩子只听老师的。

     

图片发自App

孩子总是在试图逃离原生家庭环境。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先来看一些现象。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在家里很管用,一哭二闹,家长就满足了自己的要求。上幼儿园了,如法炮制,却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其他孩子的反对。孩子开始意识到,对付妈妈有效的方法,在学校不行。以后他会知道,枪打出头鸟。

我们那个年代,家里都有几个孩子,家里管教弟弟的孩子可能是学校班上最小的孩子,而在家里被管的弟弟可能在班上个头最大、最强壮。那么,家里是领导,在学校可能是跟班,家里是跟班,在学校可能是班上的领导。

那个年代,每个家庭都有三四个孩子。出现矛盾时,父母总是要求哥哥让着弟弟,而分配资源时,又可能认为哥哥做出的牺牲多,而多得资源。

这样的教育和处理,家长认为体现公平,而兄弟姐妹之间却感觉不公平起冲突,甚至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来。但他们在社会上,却能和朋友和睦相处,友谊深厚。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些现象。第一种现象,在家里,只有你一个孩子,父母尽量满足你,但在学校,和你一样的孩子很多,老师必须一碗水端平。你的要求当然不能满足。

第二种现象,孩子总是需要不断反串截然不同的角色,总是在矛盾中。

第三种现象,因为年龄有层次,家长在做出牺牲和分配资源中寻求平衡,本意是公平而孩子认为不公平。但是,孩子在学校,一个班级,基本没有年龄差别,不存在这样的权衡。

在家里,兄弟姐妹有年龄差异,就有认知差别,也必然带来矛盾。在学校,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方式解决矛盾,在这个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同年级的孩子,认知差别可以忽略,所以形成的价值观也更适用。

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和父母的年龄差异更大,产生矛盾的几率更高。所以和孩子沟通时,没有三句话,孩子就说:我的世界你不懂。然后没有然后了。

学校是大众环境,家庭是小众环境,当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发生冲突时,孩子们会先摒弃谁?

3

现在读中学的孩子,基本上是独生子,父母会把更多的资源倾斜给孩子,而学校里都是和自己一样的孩子,必须资源平衡。这样,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冲突会更剧烈。

孩子们会偏激的认为,我过得不幸福,都是父母的错,所以在父母看来更叛逆。

叛逆的孩子十之八九。孩子价值观的形成,是在反叛家庭环境,接纳社会环境中形成的。

曾经有这样一个孩子。四川人,父母来本市打工,她就近入学读小学四年级。因为四川口音,个头小,经常被同学欺负,甚至挨打。家长也经常去学校配合老师处理问题。

但是,每天发生的小事件,老师也不可能完全了解并处理。家长也总是教育孩子,要和同学和睦相处。但是孩子在学校的处境依然如故。后来,这个孩子开始反抗,只要有人欺负她,她就大打出手。

打不赢,也要打。直到没有人敢欺负她。到中学后,开始主动出击,无论男生女生,照打不误。成了有名的“大姐大”。

这是个案,也是极端。她不只是反叛家庭教育,也反叛学校教育。她的价值观的形成,是从自身经历中悟出的。

特朗普更是如此。他祖父是老实的木匠,他父亲是本分的房地产商,而他,被公认为奸诈狡猾,嗜血如魔。

他曾经为了低价收购一家工厂,在别人不同意的情况下,买下工厂周围的土地,打上围墙。工厂主在出入处处受阻,无可奈何时,只得按他的价格卖给他。

他一直用这种经商理念经营着自己的总统职位。他的价值观,也是在反叛家庭教育中形成的。

无论是特例,还是普遍现象,我们都不能忽视社会环境对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性。我们不否认家庭环境对人的重要性,甚至对很多人具有决定性作用。

4

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并不是对立的。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就像人民币的两面。

但是,每个人都可以反思一下,如果我们的孩子比我们更优秀,多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给孩子提供了更好的家庭环境?或者说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效对接?

 

图片发自App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

孩子在家里说本地语、在学校说普通话是很普遍的。让他们读完小学就能很容易地在两种语言之间转换,就像我们在计算机上切换程序一样。迈出家门,按普通话按钮;回到家里,按本地语按钮。心理学家把这个过程叫做代码转换。

孩子上学开始说普通话,回到家里,也要求父母说普通话,后来发现父母不能完全按自己的要求来,慢慢的,就自己完成了代码转换。

这也叫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对接。而这个对接通道是孩子找到的,也可以说是孩子对家长的妥协。

更复杂的对接,不可能在孩子未成年时,由孩子主动妥协来完成。等孩子主动完成的时候,基本上就是资源浪费,因为孩子最需要对接而自己无力完成时(在校受教育时),家长也不能完成。

很多时候,家长听老师介绍孩子的在校表现,会惊讶地说:不会是这样吧?

这就是孩子们无法完成代码转换时的表现:在家一个样,走出家门,又一个样。

家校对接的桥梁不打通,孩子就会出现双面人格迹象。

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对接,其实随时随地可以进行。比如孩子们约在一起家庭聚会,组织户外活动等,都是把微社会移入家庭。二者一起运行。家长参与,可以了解孩子们在其中的角色,看他们的角色转换。

所以,不同环境的对接,需要家长不仅在家庭和孩子互动,更需要参与孩子在社会环境中的活动。

人格的构建,价值观的形成,原生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作用,孰轻孰重,没有必要去界定。

无论是寒门还是贵子,价值观的形成,和掌握资源的多寡,不是唯一的因果关系。

老鼠的儿子,不仅会打洞,还能根据自己的生存环境制定生育政策,控制种群数量。比统计学专家更精准。

你可能感兴趣的:(老鼠的儿子真的只会打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