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丨印度市场内容消费、内容营销与程序化广告前景

        印度拥有14亿人口,是除中国之外最大的单一市场,也成为中国开发者续写用户增长故事的重要市场。UC作为深耕印度市场9年的出海老兵,多次参与印度本地的行业活动。最近Morden Chen (UC Ads 营销总经理)与印度 ad:tech 展开了一次讨论,交换了关于印度内容消费、网红营销、程序化广告趋势的一些想法。

得益于OTT平台的发展、流媒体及其它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内容消费量暴涨,内容消费有怎样的趋势?

        技术进步催生更丰富多样的内容形式。随着智能设备普及、流量资费下降,用户每天接触和使用不同的内容渠道,内容形式涵盖了图文消息、短视频、直播、长视频等,而对于年轻用户来说,游戏和表情包也成为内容的新形式。随着技术发展,更多形式也正在开发、测试中,比如VR内容就受到广泛期待。而对于营销者而言,移动设备以及这些不同形式的内容创造了更多用户触点,也为营销活动开辟了更多玩法。

        内容个性化和互动性的需求增加。在过去几年,我们利用数据和算法,平台学习用户的兴趣喜好,给用户个性化推荐他们喜爱的内容,而内容本身的个性化和互动性也逐渐被试验。全球知名视频平台 Netflix 就开发了交互式剧集。去年,Netflix 发布最新的金牌剧集《黑镜》,观众可以参与到剧集里,选择剧情走向,每一次选择都影响着最后的结局。虽然交互式的手段并没有被大量运用,甚至没有在全球上映,但这样的“交互式”概念成为趋势,被广泛讨论。

        短内容更适合碎片化的消费时间。用户行为与早期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用户不再定时定候坐在电视机前,看完一整集的电视剧。更多时候,内容消费穿插在用户日常的各个碎片化时间,可能是上班路上的30分钟,也可以是等外卖的5分钟。非连续性是现在内容消费的突出特征。短内容尤其适合这些场景,像零食一样投喂用户。近年火起来的内容平台,如抖音就是15秒不连续的短视频,又或者“得到”App这类知识型内容,都在往短内容方向走。

        针对印度市场,小语种内容是未来3年内容消费增长的驱动力。印度只有12%的人口能够熟练使用英语,且以英语为主要学习语言的青年也只有17%。事实上,人们更倾向于用阅读和观看母语内容,我们预测未来英语互联网用户不会超过17%,而小语种互联网用户将在2021年达到5.4亿,占互联网用户数量的75%。我们相信这些新触网的用户将主要通过手机接入、消费内容,而是印度未来发展网红产业和内容产业的主要增长来源,内容创作者应抓住红利进一步打造他们的个人品牌和渠道。这也是UC正在做的,连接内容和用户。


品牌策划新的产品或营销活动时,天然追求内容创新。想要提升营销活动ROI,营销者需要牢记哪些原则?

        品牌经理需要决定整合营销的最终目的,不管是提升口碑、提升品牌提及率、提升销售额或者其它别的目的。

        牢记这个最终目的后,拆解campaign以及相应的子目标,根据不同的媒体特性,策划相应的内容。确保campaign里每一个环节都有清晰可衡量的指标,以及保证每一个细分目标都为总目标服务。

        我们经常关注内容观看量、转评赞等,这些都只是一堆数字,市场上有很多做法去推高数字。过度关注具体数字的时候,往往会忽略最终目标。对于营销者真正的挑战,在于整合campaign的总目标是否合理拆解,每一个细分的指标达成是否对总目标实现有意义。比如我们实现了观看量和转评赞的目标,是否就能为总目标做贡献。


网红营销越来越普遍,二三线网红都有一定话语权,网红营销在未来几年将如何演变?

        我们预测印度的内容营销会向工业化发展。

        以中国为例 —— 中国市场的内容产业发展迅速、十分热闹,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回溯到2014年,当内容渠道足够成熟也拥有大量内容消费者,第一批内容生产者成功利用内容变现,其他创作者迅速跟上,复制模式,大大推动内容产业发展。在接下来的几年,我们看到产业里每一个环节都产生了专业玩家,比如网红孵化和培育、创意内容工作室、网红营销广告公司、媒体内容分发平台等。内容的赛道上,已经非常拥挤和热闹,当然,每个环节都有了变现机会。

        更全面的数据工具和管理平台,既帮助内容创作者也帮助广告主。这些工具能够帮助内容创作者创作更快速捕捉有时效性的内容、关键字,他们能客观地判断内容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内容创作不再是艺术,更多变成一门科学。

        国内已经出现专门的监测平台,帮助品牌营销者监测内容营销活动的成效,包括品牌热度、品牌提及度、关联产品、竞对对比等不同维度的数据变化,帮助品牌营销者量化内容营销的作用。


程序化广告提升广告主的ROI,开发者应该如何利用端内资源最大化变现?

        程序化出现之前,我们用别的办法最大化收益。在纸媒、电视和收音机时代,品牌梳理不同campaign的营销目的,筛选出合适的受众,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和触点,决定媒体预算。而资源提供方则根据自己的资源差异化定价。比如,上下班通勤时,在电台广播投放摩托车维修服务的广告;在《vogue》杂志上,投放精致的化妆品广告;这都是让产品匹配合适的受众。

        我们应该理解有些事情是不变的,而有些事情则随着时代改变。不变的是,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自己产品的用户和流量,以及你的潜在广告主,以此制定合理的价格和策略。

        作为开发者,程序化购买方式是随着广告技术进步出现的,应该好好利用。这要求我们在供求端和需求端都做好准备,训练销售团队售卖程序化的能力,例如与广告公司的 trading desk 对接,通过PMP和程序化包量购买获得更多收入。同时,需要训练销售团队认识程序化生态,包括 R&R of DSPs, SSPs, DMPs, ADXs等。

        同时训练流量优化团队,使用 SSP 进行收益管理。用不同的广告位跑A/B测试,找出适合做即时响应广告的位置,和做品牌广告的位置。利用数据建立用户画像,利用手机场景的独有优势,提供更多维度的人群定向,比如位置、语言、兴趣、设备类型等,实现移动端用户的独特价值。

你可能感兴趣的:(访谈丨印度市场内容消费、内容营销与程序化广告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