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这个“调色盘”,还真不敢说自己懂中国人的浪漫

家养的大公鸡大家没少见,一只同时拥有红得鲜艳的冠和黑得发亮的尾羽的大公鸡,在鸡群里算得上是引人注目了。


鸡算不算美还真不好说,但在古代,它的“远房亲戚”雉却被簇拥上美学“神坛”,作为美的象征出现在帝后的绣服上。


古人的世界若是有色彩,那一定是雉鸡身上的青、赤、黄、黑、白。这五种颜色,是我们祖先认识色彩世界的开端,也叫作“中国传统色”。


2020年起,中信出版集团推出“中国传统色”系列书籍,包括《中国传统色:故宫里的色彩美学》、《中国传统色:色彩通识100讲》、《中国传统色·青少版》、《中国传统色:色谱日历.2021/2022》。


上述书籍,是由文化学者、前长影集团北京影视中心主任郭浩,用他对故宫大婚、吉服嘉礼、故宫御猫等传统美学形象的敏锐触觉,再创出的图文版“色彩盛宴”。而这本《中国传统色·青少版》,更是打通了中国传统色彩低龄化传播新渠道


下面,我们就随那诗一样的文字、梦一般的图画,走进中国传统色彩的世界。



一、梦里花开半月明,传统色上看古今


......这就像染匠和阳光之间的小游戏,虽然结果不确定,但任何结果都会是美丽的。柿染是阳光和时间的馈赠,这也是我们传统里优雅而美好的一部分。


老祖宗爱炼丹药,爱的是炼丹成功后长命百岁的结果;我们爱传统色,爱的是它自诞生起亘古绵长的绚烂。


中国人骨子里对永恒有种别样的痴迷,但除了这流逝不尽的时间以外,我们还没遇到过什么必然能够长久的东西,为此,我们的祖先习得了一招——给物品命名。


一个新鲜的事物,当我们赋予了它特定的名字之后,它在人群中的知名度就打开了,也就更容易被接纳,一代接一代地描述这个事物也就有了特定的称呼。


一个孩子降生了,父母会为孩子取上一个带有美好含义或心愿的名字,有了这个名字的照护,这个孩子顶多百来年的人生也就在历史上留下了痕迹。


当我们的祖先发现了颜色,发现了颜色中暗藏的美好,他们开始为这些连肉眼都很难分辨的颜色取上不同的名字,仿佛一个个有了特别的灵魂,能在替它们取名的人都消亡后,还长存在这世间。


你看那蓝色里被叫作菘蓝的一抹:

如果要寻找一种能代表寻常百姓生活的颜色,菘蓝一定能闯进最终决选大名单,从古至今菘蓝草一直是百姓用来染蓝印花布的天然染料。

老百姓也是有自己的颜色的!


你看那黄色中特指初升太阳的一抹:

日本皇室的礼服保存和延续了中国唐代传入的服色,黄丹是皇太子礼服的专用色,皇太子像初升的太阳,因而皇太子服色就设定成像初升太阳一样的黄丹色。

中国传统色的美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你再看那红色中宛若娇花的一抹:

美人酒醉,一片红晕浮现在脸上,这便是朱颜酡。中国传统色里也有‘酡颜’的色名,它的本源就是朱颜酡。

红色还有这样美妙的释义!


作为中华美学里重要的一部分,中国传统色的历史从来是接续不断的,它从古到今,在午夜梦回中点亮着我们的梦境,也在现实世界里照亮我们的人生。



二、往来贰佰壹拾色,有图有文有诗情


中国传统色的美学意境往往是借由天地万物的具象引发微妙曼妙、隽妙意象,从精致细微之时刻诗意浪漫之感触、丰饶深厚之底蕴而酝酿出独特东方审美


前面提到了,中国传统色之所以能具备悠久的历史,是因为它不仅仅有着美学的价值,同时富含了中国人丰厚的内心情感。


看这一段作者对“朱颜酡”的关联理解:

西游记里说,王母娘娘种的蟠桃熟了,一颗颗‘酡颜醉脸’,形容的就是这种白里透红,想来一定是甜汁充盈的美味仙桃。


熟了的蟠桃有多美?汁水有多丰嫩?一张醉了酒的红艳艳的脸蛋儿就能将它形容得淋漓尽致。多么形象具体、多么生动活泼!


同样是红色,再看苹果的红:

檎丹,也叫擒丹,红苹果的颜色。我们今天用‘苹果’这个名字,相比于‘林檎’,似乎少了一些耐人咀嚼的趣味;林子里的野果吸引禽鸟来啄食,这就有了‘林檎’;来啄食的禽鸟又吸引了捕鸟的人,这便成了‘林擒’。


古人给颜色命名,有点儿像初创汉字,没有太多的规矩,有时候越是能与更多事物联系在一起的意义,便成为颜色的名字。“林檎/林擒”的名字便是由此而来。


前面两种都是饱和度比较高的红,现在就来看一看饱和度没那么高的红色:

“春冰消尽碧波湖,漾影残霞似有无。忆得双文衫子薄,钿头云映褪红酥。”这是唐代诗人元稹写的《杂忆五首》,诗的最后一句正提到了一种叫“退红”的红色。“我们常以为唐代人偏爱浓艳夺目的色彩,而这个浅浅的红色却拓展了大家的认知。特别是一个‘退’字,让这个颜色又多了几分含蓄婉转的余味。”


瞧瞧,咱们的老祖宗虽然不懂用数值去形容颜色的饱和度,但类似“窃”“盗”“小”“退”“不肯”“油”等文字形容都给妥妥安排上了。不得不说,中国人在搞浪漫这方面的做法,一点儿也不输外国人。


为了丰富小读者们的感官认知,这本《中国传统色·青少版》搜罗了非常多的色彩图片,力求用准确的画面配合详尽的内容,为小读者们说清楚每一种浪漫的中国色彩。



三、中华美学传不老,融古通今更翻新


古人对天地万物的理解,微缩在一个个颜色里,引发一代代中国人从中生长出自己的想象,东方的审美也就这样一代代传递了下去


近年来,一些海外流入的流行色正瓜分着国人的注意力和审美能力,我们对老祖宗留下的“颜色族谱”却越发视而不见。


追究起来,还真不是咱们崇洋媚外忘了本,实在是连我们自己都解释不清这些传统颜色中饱含的浪漫文化。


但在今年的春晚舞台上,属于中国的传统色彩重新在国人心里绽放光彩。


央视春晚,一支《只此青绿》古典舞,把《千里江山图》带回到中华文化舞台的正中央,也把“青绿”这一中国传统颜色带到了世界舞台。


在书本里,我们有机会了解到“青绿”的前世:

青雘,就是大家熟悉的中国画颜料石青和石绿,石青是蓝色的,石绿是绿色的,所以青雘是既有蓝也有绿的混色。中国传统的青绿山水画其实就是青雘的色调,巅峰代表作是北宋画家王希孟的那幅巨作《千里江山图》。


看看古,又望望今,倘若国人从大至小,都能深入了解这些脱胎自传统文化的斑斓色彩,都能侃侃而谈色彩背后的文化渊源,那像春晚上惊艳了全国观众的“青绿”,才有了绵延不绝的生命力。


想想那些从沉睡中醒来的彩绘文物吧!也想想那些还在被欧美审美统治的国际舞台!每一个现实都在提醒我们:传承中国色彩,让国人造出自己的浪漫!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懂这个“调色盘”,还真不敢说自己懂中国人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