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

今日读了一点关于文成公主的,就写一点这方面的。


文成公主是宗室王亲李道宗的女儿,在联姻前,熟读诗书礼仪,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读过西施,读过貂蝉,当然也读过出塞的王昭君。读西施、貂蝉时,心中或许会感概这些绝世女子的独特命运。可她可曾想到,自己会像昭君一样远走西域,却有了完全不一样的命运,从大唐准备把她发射时,她就注定成为西方天空的一颗明星。


松赞干布历经周折,终于求娶到了天朝公主,这是松赞干布英明的第一步。他懂得只有敞开心扉,迎接新的文化,方能永久的发展,别小看这样的异族求亲,这是文化交流和发展的的根本,也是唐朝得以鼎盛的的原因,所以后来唐太宗又派了玄奘大师去印度引进了另一种经久不衰的文化——佛教文化。这道理连松赞干布都懂得,可清政府却在昏睡中忘记了,开始了闭关锁国,等你把门锁上时,刚好人家兴起大规模的文艺复兴。


公元641年,太宗皇帝正式封文成公主,派江夏王李道宗护送,松赞干布派了迎亲专使禄东赞。从长安出发,途径西宁,一路上浩浩荡荡。文成公主心里有无尽的心酸和委屈,那是每一个远嫁女子的心病,不知道未来的路在哪里,以及那一种长远的相思而不可聚的煎熬。终于,将到日月山时,想起母亲送给自己的宝镜。母亲说照一照宝镜,就可以看见母亲,命婢女找了出来,文成公主满怀满怀希望的一照,却看见自己满脸的满脸的灰尘和道不尽的沧桑。气的文成公主一把扔掉了宝镜,宝镜破碎了。破镜无法重圆,文成公主这辈子也不能再见到母亲了。


松赞干布带着群臣迎到了柏海,文成公主也终于见到自己的夫君。长的英伦潇洒,风采照人,对护送大臣以及文成公主的那一种体贴处,让文成历经数月奔波苦恼的心稍微有了安定。且当地百姓对天朝的一种尊敬,以及对文成公主的那一种欢迎,让文成公主决定在柏海多住几天,带领婢女教给当地一些种植、养殖的一些技巧,让当地的人们更加感到了文成公主的亲近。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度过一段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的日子,松赞干布越来越感觉唐朝文化的强大。他脱掉了毡裘,改穿绢裿,整个吐蕃开始了全民的学习唐朝文化。松赞干布为了表示对文成公主的道来表示欢迎以及自己对文成的爱,大兴土木,修建了整个西方当时最富丽壮观的宫殿——布达拉宫。这一文化的形成,影响了西域文化几百年。当松赞干布去世后,每当文成公主想起松赞干布对于自己的那一份爱,心中充满无数的感激,虽然也时时想念故国以及自己的母亲,但心中已经没有初来西域的那种疾苦。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一起大约生活了9年时间,文成公主16岁花样年华的年纪嫁过来,等到松赞干布死去时,其实她也才25岁,正值青春年华。但这些年西域生活的磨砺,以及西域人们对于文成公主那一种依赖,她早就脱却了少女怀春的那种心思。按说丈夫的死以及一个远嫁女的孤单,她是要孤苦的,但她没有,她感受自己身上肩负代表大唐振兴西域的一种责任。


文成公主没有太多的哭泣,只一心一意的成立自己团队,教给西方属于天朝独特的技术、文化以及礼仪,她做了一个真真切切的传播者。在我们的文化里,有诸如孔子、老子等圣人,而在吐蕃文化里,文成公主早就成了那个圣女,成了大唐盛朝发射到了西方的一个明星,永永远远的照亮了着西方的那一片世界。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成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