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家门口地铁开通。前天我第一次地铁上下班,竟发现了一个新世界。
还记得以前到外地出差的时候,如果没有当地的交通卡,就只能用现金人工购买地铁票,然后乘车。最初,杭州刚运行地铁的时候,手里的公交卡是唯一可以刷卡就能进站的工具,但是也要提前到公交公司去激活地铁服务才行。
前天我兜儿里揣着公交卡进站,发现在闸口处一左一右站了两个人举广告牌的人。走近一看,原来是在向行人推荐最新的出行方式。
一个是直接刷手机支付宝二维码进站,这个倒是不意外。毕竟现在杭州公交车几乎都可以用支付宝刷卡上车了。另外一个,在我看来就很牛了。介绍人说,你兜儿里随便一张银联卡就可以直接刷卡进站。
啊?跟我同行的人一样有些难以置信,“随便哪个银行都可以吗?信用卡也可以?”
对方很肯定地说,“是的!只要有银联标志的都可以。并且打9折哦”。
“不需要到银行开通或者激活什么服务吗?”
“不需要,直接刷卡就能用。”
我俩为了尝试验证下,特意收起公交卡,从钱包里掏出信用卡。滴的一声,闸门就开了。快速、便捷,充满科技感,不明觉厉。
2
不禁感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正在被科技一点点改变,这些改变也许是一些非常小并不被我们在意的细节,但这些细节越来越多地积累在一起,潜移默化地就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比如我2017年没去过一次银行,好久都没用过现金了,所有的钱都是在手机里流动,就连去菜市场买根葱都是手机支付。比如去超市购物,不用排队结账,用手机就可以完成自助结算,付款走人。
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享受科技给当下做出的改造,给我们提供的便利。十一年前2006年,我第一使用淘宝购物的时候,我身边人跟我说“你敢在网上买东西?不怕钱付了东西收不到?”我说,“试试呗”。现在,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网购。
在历史前进的滚滚洪流中,我们这一代非常荣幸地正经历、见证着时代的大变革。十年前我想不到今天会是这个样子,十年后会发展成什么样子我仍然无从知晓。但我会让自己更敏感细心一些,尽量让自己多出一双触角,去发现这些细微的改变,让自己尽量去拥抱多学习多尝试新鲜事物,以此让自己能和新世界多产生些链接。
3
就比如,我最近入场了币圈。
很多朋友多少都听说过比特币造就千万富翁的故事,但如果换自己投资大部分都是拒绝的。他们劝我,这么虚幻的东西风险好大,还是不要投了吧。
真的是一入币圈深似海。在这里,秒秒钟都有机会,币圈的人一秒钟都当24小时看。波动50%以下的都叫横盘。我亲眼看到一个小朋友,啥也不懂,扔了5000块钱进去,一个月变8万。尽管如此,大家也只是发出啧啧声,说句“你运气真好”就罢了。
身边大部分人对于ICO、数字货币都知道但不了解。相对于以前花看得见摸得着的钱,现在人们接受了网络支付是因为大家都知道网络上的钱还是和自己的银行卡关联着的,还是有安全保障的。但如果再进一步到全球联网的数字币上,就没有人觉得它靠谱了,90%的人都觉得太虚幻。尤其是当比特币被炒到10万块人民币一个的价格后,越来越多的人,从观望到放弃。
大部分人只是听说了数字币概念,具体这个概念是什么东西也不了解,所以就采取避让,不了解就不投资,不投是最安全的,这当然是可以理解。
但我愿意去尝试一下。我花两天去研究一下大概了解了一些概念,然后用一天下载、注册、打通渠道流程,然后入场。
虽然我投了很少的钱,但是我把这当成是我与世界建立链接的一个渠道。当然,我也知道这是投机,风险和收益成正比。我告诉自己,可以少投点,但不要不参与。投进去的钱,必须是就算扔掉也不会很心痛的数额。
当很多年以后,年纪已大,身边的晚辈们问我,嗯,当年风靡全球的比特币是什么始末时,我不想对他们说,“我不知道,我没参与过”。
就像我们现在谈论当年中国股市原始股一样,就像我们谈论中国房地产刚刚萌芽的那个时代一样,我不想就这样擦身而过了。一个新事物出现之初,总会遭到一部分守旧者的怀疑。我想让自己多参与到新生事物里,鸡好不好吃,吃过才知道。
如果我始终活在自己熟悉的那个世界里,不经常抬起头看看周围的变化和趋向,不参与到社会进步的洪流里,不去改变,不去学习,不去进步,就像那些已经老去的上一代那样,他们弄不明白电脑是什么东西,不明白互联网是什么东西,然后他们就不去学,不去摸索,然后最终被社会淘汰。就像,现在不会用滴滴出行的老人,拦不到出租车一样。
世界正在改变,我不想活得一成不变。
—END—
作者介绍:史春芝 自由撰稿人,爱吃三文鱼爱码字的80后伪少女。文字是我的触角,让我更敏锐地观察生活,专注情感关系和个人成长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