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年,互联网究竟对我们做了什么——信息流的革命与演进

如果广义的信息流指的是任何信息的传播,包括前文的广告等,那么此处的信息流是相对狭义层面的用户、商家、商品之间的信息流通

在互联网技术出现之前,商家、用户、商品之间的信息的流通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信息辐射范围有限、流通低效

关于这一点,其实在上一篇流量篇总也说过类似的问题,但是流量篇讲的是信息的触达,而现在所说的可以理解为在信息触达之后成交的转化   

而互联网天然的属性就是解决信息的辐射范围问题,在互联网出现之后,理论上信息的辐射范围可以覆盖全球,也就是你的商品信息可以触达人类社会的任意一个角落,但是这也造成了另外的问题,就是信息的失真与缺项

比如你在淘宝购买一件衣服,你看的只能是图文与视频,而这些信息天然是失真的,并且由于不能实际触摸其质感、面料柔顺程度、试穿等而有些信息天然无法跨地域获取,所以当前的互联网零售对于标品的销售做的比较好,而对于非标品如文玩、农产品等规模化比较困难,而AR/VR技术正在解决这些问题,优衣库也有一个试穿“魔镜”,当你把衣服的吊牌放在镜子前,镜子里就会展示出你试穿这件付的样子,并且会告诉你尺寸数据,我想这种技术很快也会被线上零售运用起来

2)信息不可沉淀

在商家与用户的信息流通交互过程中,会产生诸多有价值的信息,如商家过往信誉好坏、商品质量如何、同样尺码的鞋子某个款式偏大还是偏小、而对于商家来说购买的用户大致是一个什么样的群体、具有什么样的特征、联系电话、没有购买的用户又是哪些人、在店里逗留了多久、看过了哪几件商品,这些非常具有价值的信息会由于没有一个可行的收集技术方案而凭空消散掉

在互联网技术出来之后,用户对于购买评价已经成了网店的标配、而用户在店内的任何一个行为,都会被默默的传到后台数据库记录,但是信息沉淀并不是目的,而是要创造价值,这将在第3点中继续阐述

3)信息无结构关系

对于传统的零售,销售信息即使能沉淀也只是一个粗矿宽泛的记录,比如一个月的总体销售额、销售量、利润这些,但是如果具体到什么样的商品卖给了什么样的人群、哪些人复购率会比较高、哪种人群能接受的什么样的价位、哪一时间段的销售额因为什么意外因素而出现大幅波动,这些数据间的结构关系不可获取

而获取这些数据间的结构关系,在当前阶段对于一个零售商的精细化运营已经至关重要,为什么这样说?后续的商业竞争已经不再是产品的竞争(由于供应链的高度整合以及产品套利信息不对称几乎被消除,这个我们将在以后谈及),也不再是渠道的竞争(渠道平台已经形成头部效应、渠道下沉到后台成为公共设施、互联网人口红利消失,我们也会在以后谈及)而是基于客户的竞争,也就是谁能更了解客户,谁就能赢得市场,而分析数据、了解用户也就成了不可规避的路径,由此而衍生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现在来谈互联网或多或少都有过时的嫌疑,但是我还是希望能够去深入的思考与理解,比如本篇所写的东西真的是已经过时的吗?我想并不是,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的理解

1)对过往现实的商业底层理解,比如马云在2014年的时候就喊出了“DT时代”,那么DT时代是什么,为什么要叫DT时代,我想基于我们所说的第3点,我们可以真正的找到一条线去理解其底层逻辑

2)对当下商业的底层逻辑理解,现在“新零售”的风口还没过吧,那么什么是新零售?为什么要做新零售?我想基于我们本篇所谈的内容,可以大致的理解为,新零售为另一种解决线上信息流缺项问题解决方案,为了解客户、解决客户个性化问题提供线下触点,好,我们再稍稍联想一下,新零售要运用哪些技术去解决什么问题?应该不难想象与预测吧:信息采集(摄像技术),视频分析(人工智能)、自动结算(智能合约),不再列举了

当然由于个人认知及能力有限,我所提供的分析可能还触碰不到商业底层的逻辑,但是我想至少我们可以一起探讨,可以提供一个角度去解析现实中的问题

相关内容链接:

《这么多年,互联网究竟对我们做了什么——前言》

《这么多年,互联网究竟对我们做了什么——零售之流量篇》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么多年,互联网究竟对我们做了什么——信息流的革命与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