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基础学Linux(4)——基本系统

目录

  • 一、目录结构
  • 二、启动流程
  • 三、运行级别
  • 四、全局配置文件
    • 1、系统初始化
    • 2、文件系统
      • 插播一个vim文件显示行号的知识点
    • 3、用户系统(灰常重要)
      • (1)用户信息
      • (2)用户密码
      • (3)群组信息
      • (4)群组密码
      • (5)sudoer列表
    • 4、shell
      • (1)查看自己的shell环境
      • (2)可用shell列表
      • (3)用户选项
    • 5、系统环境
      • (1)环境变量
      • (2)查看版本信息
    • 6、网络
    • 7、用户配置文件
  • 五、环境变量
  • 六、软件管理

一、目录结构

无基础学Linux(4)——基本系统_第1张图片

cd /来到根目录下ls一下可以看到所有的文件
无基础学Linux(4)——基本系统_第2张图片

/bin:
bin 是 Binaries (二进制文件) 的缩写, 这个目录存放着最经常使用的命令。

/boot:
这里存放的是启动 Linux 时使用的一些核心文件,包括一些连接文件以及镜像文件。

/dev :
dev 是 Device(设备) 的缩写, 该目录下存放的是 Linux 的外部设备,在 Linux 中访问设备的方式和访问文件的方式是相同的。

/etc:
etc 是 Etcetera(等等) 的缩写,这个目录用来存放所有的系统管理所需要的配置文件和子目录。

/home:
用户的主目录,在 Linux 中,每个用户都有一个自己的目录,一般该目录名是以用户的账号命名的。

/lib:
lib 是 Library() 的缩写这个目录里存放着系统最基本的动态连接共享库,其作用类似于 Windows 里的 DLL 文件。
几乎所有的应用程序都需要用到这些共享库。

/lost+found:
这个目录一般情况下是空的,当系统非法关机后,这里就存放了一些文件。

/media:
linux 系统会自动识别一些设备,例如U盘、光驱等等,当识别后,Linux 会把识别的设备挂载到这个目录下。

/mnt:
系统提供该目录是为了让用户临时挂载别的文件系统的,可以将光驱挂载在 /mnt/ 上,然后进入该目录就可以查看光驱里的内容了。

/opt:
opt 是 optional(可选) 的缩写,这是给主机额外安装软件所摆放的目录。
如安装一个ORACLE数据库则就可以放到这个目录下。默认是空的。

/proc:
proc 是 Processes(进程) 的缩写,/proc 是一种伪文件系统(也即虚拟文件系统),存储的是当前内核运行状态的一系列特殊文件
这个目录是一个虚拟的目录,它是系统内存的映射,可以通过直接访问这个目录来获取系统信息。
这个目录的内容不在硬盘上而是在内存里,也可以直接修改里面的某些文件
比如可以通过下面的命令来屏蔽主机的ping命令,使别人无法ping你的机器:
echo 1 > /proc/sys/net/ipv4/icmp_echo_ignore_all

/root:
该目录为系统管理员,也称作超级权限者的用户主目录。

/sbin:
s 就是 Super User 的意思,是 Superuser Binaries (超级用户的二进制文件) 的缩写
这里存放的是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系统管理程序。

/selinux:
这个目录是 Redhat/CentOS 所特有的目录,Selinux 是一个安全机制,类似于 windows 的防火墙
但是这套机制比较复杂,这个目录就是存放selinux相关的文件的。

/srv:
 该目录存放一些服务启动之后需要提取的数据。
 
/sys:
这是 Linux2.6 内核的一个很大的变化。该目录下安装了 2.6 内核中新出现的一个文件系统 sysfs 。
sysfs 文件系统集成了下面3种文件系统的信息:
针对进程信息的 proc 文件系统、针对设备的 devfs 文件系统以及针对伪终端的 devpts 文件系统。
该文件系统是内核设备树的一个直观反映。
当一个内核对象被创建的时候,对应的文件和目录也在内核对象子系统中被创建。

/tmp:
tmp 是 temporary(临时) 的缩写这个目录是用来存放一些临时文件的。

/usr:
 usr 是 unix shared resources(共享资源) 的缩写,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录
 用户的很多应用程序和文件都放在这个目录下,类似于 windows 下的 program files 目录。
 
/usr/bin:
系统用户使用的应用程序。

/usr/sbin:
超级用户使用的比较高级的管理程序和系统守护程序。

/usr/src:
内核源代码默认的放置目录。

/var:
var 是 variable(变量) 的缩写,这个目录中存放着在不断扩充着的东西
习惯将那些经常被修改的目录放在这个目录下。包括各种日志文件。

/run:
是一个临时文件系统,存储系统启动以来的信息。当系统重启时,这个目录下的文件应该被删掉或清除。
如果系统上有 /var/run 目录,应该让它指向 run。

无基础学Linux(4)——基本系统_第3张图片

二、启动流程

无基础学Linux(4)——基本系统_第4张图片
按开机键————加载BlOS( BIOS即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做固件检测 )硬件信息,自检,并根据配置信息取得第一个可启动的设备————读取并执行第一个启动设备内MBR(MBR,即主引导记录,是对IBM兼容机的硬盘或者可移动磁盘分区时,在驱动器最前端的一段引导扇区)的boot loader。(grub等)————根据boot loader的设置加载kernel,kernel开始检测硬件,并加载驱动(kernel接手BIos的工作)———— boot loader加载虚拟文件系统,并加载启动过程中需要的内核模块(USB,RAID,LVM,ScSI)————启动第一个进程init———— init启动终端getty————运行x windows系统(桌面环境)

三、运行级别

运行级别即run level,Linux通过不同的run level来使用不同的服务启动系统, run level可以分为以下七种;
无基础学Linux(4)——基本系统_第5张图片

四、全局配置文件

1、系统初始化

无基础学Linux(4)——基本系统_第6张图片

2、文件系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使用vim看一下,输入指令vim /etc/fastab
无基础学Linux(4)——基本系统_第7张图片
退出输入指令:q再按回车

插播一个vim文件显示行号的知识点

不显示行号输入指令:set number就可以了
无基础学Linux(4)——基本系统_第8张图片
想要永久显示行号则先回到终端输入指令:vim ~/.vimrc
将上述指令添加进去,保存退出,以后打开的文本就会一直有行号啦
无基础学Linux(4)——基本系统_第9张图片

3、用户系统(灰常重要)

无基础学Linux(4)——基本系统_第10张图片

(1)用户信息

可以先到家目录下看看这个系统有几个用户,一看,我这个系统有一个用户
无基础学Linux(4)——基本系统_第11张图片
但是在终端使用vim /etc/passwd指令查看用户信息的时候发现不止一个,而是44个
无基础学Linux(4)——基本系统_第12张图片
我在其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一部分:ubuntu是用户名
第二部分:x是密码占位符,出于安全考虑将密码放在etc/shadow文件里了,这里就用x替代了
第三部分:1000是UID
(UID(User Identify)用户ID,相当于身份证一样,在系统中是唯一的。一般由整数表示的,范围是0~65535)
第四部分:1000是GID
(用户组ID,一般也是由一个整数表示的,范围是0~65535,当添加账户时,默认情况下会同时建立一个与用户同名且UID和GID相同的组。)
第五部分:ubuntu,,,是用户说明
第六部分:/home/ubuntu:用户家目录
第七部分:/bin/bash是用户的shell解析

(2)用户密码

此时如上使用指令vim /etc/shadow是看不到内容的,毕竟密码不是你想看就能看的

使用sudo(sudo是linux系统管理指令,是允许系统管理员让普通用户执行一些或者全部的root命令的一个工具)

输入sudo vim /etc/shadow指令能看到,但自己的密码也是加密过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群组信息

使用指令vim /etc/group可以查看组信息
创建一个用户的时候往往会默认创建一个组
68行表示他这个组还有个附属用户
无基础学Linux(4)——基本系统_第13张图片

(4)群组密码

使用指令sudo vim /etc/gshadow查看,一般是空的,不设置
无基础学Linux(4)——基本系统_第14张图片

(5)sudoer列表

使用指令:sudo vim /etc/sudoers查看
比较重要的就是19-26行
无基础学Linux(4)——基本系统_第15张图片
你也可以自己给加权限,输入完以后保存并退出
无基础学Linux(4)——基本系统_第16张图片
进入test1用户su -text1
如果密码忘记了可以 求助超管身份,重新设定密码
无基础学Linux(4)——基本系统_第17张图片
然后使用sudo命令就可以执行了

好了,现在尝试自己创建一个用户并给他赋予权限:

sudo -i            #进入管理员身份
useradd -m tsxt2   #创建一个叫tsxt2的用户
passwd tsxt2       #设置密码

无基础学Linux(4)——基本系统_第18张图片
此时在超管环境下切换到tsxt2的用户来,输入一个安装命令,会发现它是没有这个权限的

su - tsxt2
sudo apt vim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回到超管身份,修改的它的权限,使用指令usermod
展开学必看

usermod -G sudo tsxt2   #修改权限,看不懂看上面链接里的内容先学习一下
su - tsxt2              #来到tsxt2用户界面
sudo apt update         #安装一个东东

此时会发现可行了
无基础学Linux(4)——基本系统_第19张图片

4、shell

学习资料1
无基础学Linux(4)——基本系统_第20张图片

(1)查看自己的shell环境

以下这两种输入方式都是可以的,看一下shell的环境信息,我用的是bash,有些是zsh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可用shell列表

使用指令 cat /etc/shells可以看到许多shell支持的环境
无基础学Linux(4)——基本系统_第21张图片

(3)用户选项

使用指令vim /etc/profile查看
无基础学Linux(4)——基本系统_第22张图片
学习资料2
学习资料3

5、系统环境

无基础学Linux(4)——基本系统_第23张图片

(1)环境变量

使用指令cat /etc/environment可以看到信息,当你使用which指令的时候其实它就是在这些环境信息里找的
无基础学Linux(4)——基本系统_第24张图片

(2)查看版本信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网络

无基础学Linux(4)——基本系统_第25张图片
无基础学Linux(4)——基本系统_第26张图片
如何改主机名

cat /etc/hostname  #先看你现在的主机名是什么
sudo vim /etc/hostname   #修改一下

无基础学Linux(4)——基本系统_第27张图片
再执行一下指令sudo hostname qyt,再打开一个终端的时候就会发现名字变了
无基础学Linux(4)——基本系统_第28张图片

7、用户配置文件

$ZDOTDIR/ .zshenv
$ZDOTDIR/ .zprofile
$ZDOTDIR/ .zshrc
$ZDOTDIR/ .zlogin
$ZDOTDIR/ .zlogout

五、环境变量

环境变量是作用在整个系统中的变量,很多软件工作的时候都需要读取环境变量的值来确定其工作方式,比如cd

环境变量命名通常使用大写字母。$符后面加上环境变量的名称,系统将不会直接调用这个变量的字符串。

相关命令:env export

常见环境变量:PATHHOMESHELLLANGHISTSIZB

六、软件管理

1、源码安装:

git clone XXXX
cd XXX
make
make instal1

2、软件包管理系统

apt-get intstall *
apt-get remove *
apt-get update *
apt-get upgrade *
apt-cache search *

你可能感兴趣的:(Linux,linu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