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天下:赚钱的4个层次——好生意的3个底层逻辑

几天前,看到这样一个关于赚钱的理论,觉得有一定的道理,这个理论把赚钱分为四个层次:

分别是:

层次一:闭门造车型

有次和朋友聊天,这位朋友是做传统生意的,开了一家五金加工厂。聊天中,知道他的事业并不顺利,辛苦还不赚钱,工作环境很糟糕。我说,你这个生意赚不到大钱很正常,不是你不努力,而是行业基因和性质决定的。因为你做的这个生意没有成长性,没有成长性的生意,今天是这个样子,明天还是这个样子;这个月是这个样子,下个月还是这个样子;今年是这个样子,明年还是这个样子。搞不好10年之后还会是这个样子,朋友听完后好像听懂了,恍然大悟。

我又举了一个反例:有个同学,五年前,这个同学一个月只能赚4000元,但由于他做的事是能长期积累的,可以叠加的,所以,他只要持续做,就会一个月比一个月好,一年比一年好。到现在,这个同学已然成了我们圈子里的小富翁。

进入社会,经过一段时间摸索,人总会找到自己相应的生存之道。你会发现,刚工作时,每个人的起步都差不多,但5年之后,10年后,你的朋友圈、同学圈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有些人还是5年前的样子,10年前的样子,而有些人却早已建立了稳定的事业,有了很高的收入,改变了命运。为什么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赚钱方式不同。有些人怀抱美好希望,守着一份没有积累性的工作,将自己第一年的梦想重复做了几十年。如果你的赚钱方式没有积累性,没有叠加性,没有成长性,你赚钱就很慢,而且很辛苦,也赚不到大钱。

层次二:跟风型

在菜市场有这样一个现象:去年猪肉价格上涨,菜市场的肉摊很多,因为猪肉贵,买的人少,卖鸡的摊位只有一家,所以生意很好,每天总有人排着长队。

见到这么火爆的生意,没过多久,同行纷纷加入进来,短短两周之内,菜市场卖鸡的摊位一下多了六七个,原来供不应求的市场,瞬间变得供大于求,结果很多后进者的摊主生意并不好,不但没赚到钱,反而亏了很多。

这些跟风进来的人并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他们可能连为什么鸡生意突然变得这么好的原因都不知道,也不知道猪肉价格为什么上涨。他们决定进场的依据就是看到别人赚钱了,按耐不住,自己也火急火燎的跟风进来。这就是跟风型的赚钱方式,不是靠趋势,也不是靠核心能力,而是靠时机。

跟风型的赚钱方式并没有建立在对规律的认知上,所以这部分人绝大多数是赚不到钱的,或者很难长期赚钱,即使凭运气赚到的钱,最终会凭实力亏出去。


层次三:短期稀缺型

当一个市场供不应求时,有限的卖家就能轻松获得大量客户,可以快速赚到钱,而且这个时候卖家还有很强的议价能力,能够以很高的价格、很快的速度卖出去,利润很高。在迎来大量跟风者之前的一个窗口期,他们已经赚得盆满钵满,这就是短期稀缺型赚钱方式。

短期稀缺型是跑在跟风者前面的人,跟风的人很多时候正是因为看到了短期稀缺型赚到钱而进场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2010年,张睿的一个在北京做智能手机相关业务的朋友找到他,想要和他合伙做智能手机生意,聊了一个小时,张睿没有听懂他朋友的业务,于是拒绝了这个合作机会,而这个时间点正是智能手机开始大规模普及的前期。几年之后张睿的这位朋友赚了上千万,很快实现了财务自由,张睿错失了一个发展事业的机会,后悔不已。

微信刚出来的时候,很多人做起了微商,借助微信的市场爆发,很多做微商的都赚了钱,当然,微商的风口一过,赚钱就没那么容易了。

滴滴出行刚出来的时候,很多司机恰如时机地加盟滴滴打车平台,滴滴公司补贴多,乘客多,司机容易赚钱,当滴滴公司的市场补贴减少或取消时,司机越来越多时,钱就没那么好赚了。

所以,时机对于赚钱很重要。好机会都是稀缺的。

短期稀缺型之所以能以先行者的身份进入一个供不应求的市场,本质上是掌握了信息优势,他们通过信息差,找到供不应求的市场,赚得盆满钵满。

中国最早一批互联网创业者,大多是从美国复制一个已经成功的商业模式到中国获得成功的,因为美国和中国有巨大的信息差,在美国已经成功的故事,会在中国重复一遍,其中成就最大的当属马云。

有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收入和他的行动半径成正比,一个人的收入基本是他经常接触的5个人的平均水平,这一切也在印证着信息差可以创造财富这个结论。

因为行动半径越大,见到的东西就越多,掌握的信息就越多,而一个人如果在有钱人的圈子,也势必接触到很多最前沿的信息,建立信息优势,成为短期稀缺型赚钱方式的人。

层次四:长期稀缺型

巴菲特投资有一个护城河理论,他只投那些他认为有护城河的公司,因为有护城河,所以这些公司能够抵御竞争者的侵入,进而在一个市场上成为数量极少的企业,我们把这样的企业称为长期稀缺型。

李开复和硅谷投资大神彼得·蒂尔对于什么样的公司是好公司、什么样的生意能赚钱说得更直白:局部垄断——能够形成局部垄断的公司才是好公司,这是创业者在创业的第一天应该设法追求的目标。

有很多方式可以形成局部垄断。

例如,通过稀缺资源,形成长期局部垄断,如中石油、中石化,它们掌握石油这一稀缺资源。

例如,通过专利和相应的法律法规的保护,形成长期局部垄断,如华为,通过自己的专利技术积累和相应法规的保护,形成局部垄断。

例如,通过打造品牌,在顾客心智中对某个品类的商品形成长期的心智占领,进而形成市场的长期局部垄断。

想要赚钱,我们需要在深刻理解相关规律的基础上制定自己的长期策略,让自己成为短期稀缺型企业。


2

好生意的3底层逻辑

1.发现趋势和商机

做生意得抓住趋势跟商机。这个世界最大的财富一定在趋势和商机里。所以,要想赚大钱,就一定要学会抓住当下最大的趋势和商机。然而,你今天抓住这个很火的业务,不代表五年之后这个业务还能火,所有业务都是要升级换代的,没有永远不变的生意,Trend的最后三个字是end,趋势终有终点!

2.搭建业务结构

业务结构就是绑定“客户端”与“各种合作端”, 做一个平台,成为一个商业共生体。

商业模式就是不断地搭建、优化,以及重构一个稳定而且高效的商业共生体。

商业共生体要有效率,就得区分角色和业务活动,每个公司基于自己的初始基因(关键资源能力)不同,就得选择什么角色自己干,什么角色别人干,自己组的共生体才会达到最高效率。

比如京东的物流业务最早选择了内部角色自己干;菜鸟的物流是外包给别人干,这叫外部角色。

将角色与角色间相互协作的业务活动串起来,就是“创造价值”的逻辑与路径,就是业务结构。

3.设计交易

要绑定客户与绑定合作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个世界很少出现无缘无故就有人来帮你的好事,让人长期无悔来帮你,你就需要“设计交易”的智慧,这也是做生意最重要的大智慧。国家有国家的市场经济交易规则,企业有企业的交易规则。交易规则的高度和完善度决定了这家企业或平台的价值和未来。

优秀的生意人懂得设计交易,最终目标是为了放大这个平台交易结构里面每一方的价值,让每个人都获益。

让所有的合作角色通过彼此内容交换,产生业务活动的协作,同时设置公平多赢的分配机制,去体现各角色创造的价值。这是一个巨大的商业智慧。

设计交易不一定是用金钱捆绑,有的时候要靠荣誉感。比如荣誉升级制度,相互PK制度,这些都是有效的方法。

绑住客户是价值空间加黏性,绑住合作方是黏性加协作效率。

如果有一个平台,设计好了交易结构,让每一个人都可以在这个平台里创造价值,传递价值,都在自己的角色里获得相应的结果。比如,创业的可以赚到创业的收入,做直播的可以赚到直播收益,供应商可以赚到供货的收益,做知识付费的可以赚到视频收益,实体商家的可以赚到客户消费收益,政府可以实现更多的纳税,照顾到各方的利益,这样的平台就是有巨大价值和生命力的平台。

你可能感兴趣的:(创业天下:赚钱的4个层次——好生意的3个底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