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开个专栏,名字我也取好了,就叫《请你好好爱我》。
声明三点:
第一,我不是心理学专家,只是业余爱好者,但你可以对我抱有很大期望。
第二,写这专栏的初衷是想让身边善良优秀的你找到爱与被爱的勇气。
第三,我是边学边写,边写边学。听说吵架可以让人聪明,所以欢迎来留言区。
第一卷:为什么你那么害怕爱与被爱?
我有个同事,饱受丈夫冷暴力,正犹豫要不要离婚。
有一天,她女儿忽然跟她说:“妈妈,我们离家出走吧。”
她先是一惊,转而和蔼地说:“傻孩子,为什么啊,这是我们的家。”
女儿弱弱地说:“可是,我知道你不快乐。”
你害怕孤独、需要被爱,便会终其一生去寻找一个爱你、懂你的人。
找到了,会安心,找不到会乱心。但最大的悲哀,是明明处在亲密关系中,你想说的话,他/她根本不想听,也根本听不懂。
你凭着本能的冲动去爱,去付出,也会凭着理所当然的理由去伤害。你没有一点爱和被爱的经验,就算有,也是从原生家庭那里继承来的,大部分还不是好的。
所以,不要说话,请你好好爱我。
一、亲密关系
在说亲密关系之前,先说说什么是关系?
在心理学范畴中,关系是指二个人彼此能互相影响,并且互相依赖(Kelly,1983)。
就是当两个人之间产生互相影响和依赖的时候,“关系”就形成了。比如你和同事之间关系,既可以通力协作互相影响,也能在工作上产生一定的依赖;再比如生你养你的父母,他们既可以影响你,感情上也可以依赖你,反之亦然。这就是心理学中的关系。
那什么是亲密关系(Close relationship)呢?
亲密关系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概念,也被称作亲密关系心理学,本意是指不限性别年龄的两人之间和谐融洽的关系,现在多数指夫妻、伴侣。所以,当两个人的互赖性很大时,我们把这种关系称为亲密关系。
你可能很难区分关系和亲密关系。我这有个简单的标准可以加以辨别:比如你不会介意朋友有其他朋友,但你一定介意你的爱人还有其他爱人。前者就是关系,而后者是亲密关系。从这也能看出,亲密关系的特点之一就是排他性。
下面我们来看看两个人是如何从陌生人慢慢变成亲密关系的。
心理学家Levinger和Snoek(1972)提出了一个互赖模型(Model of interdependence),用来说明随着人与人之间影响和依赖的增加,关系会产生相应的变化。
第一种,是两人互相都不知道对方的存在,彼此无任何关系,称为零相向性。其实就是陌生人,双方对彼此一无所知,信息量为零。
第二种,一个人知道另一个人的信息,但未发生任何直接接触,是单向性的。比如你暗恋高三一班那个爱笑的男生,你知道他身高185,喜欢穿耐克运动鞋,还是英语课代表,但他对你却一无所知。
第三种,两个人开始互动,有信息交换,是双向性的。你给暗恋的男孩写了封情书偷偷塞到他书桌里,他认真读完并让朋友带了口信给你,相约放学校门口见。你们这便开始有了互动。
第四种,两个人产生了依赖,并相互影响,是多项性的。他牵了你的手,感觉这就是爱情了。你上数学课开始想他灿烂的笑,上语文课开始思念他温软的手心。你们互相鼓励,相约考上同一所大学。你们依赖着对方,你们互相影响着对方,你们的亲密关系开始建立。
有了亲密关系之后,我们来说说亲密关系都有哪些特点。
一是两人有长时间频繁互动。如果你和那个男生在校门口如约相见后,他看你长得俊俏可爱,但一开口却是一种沧桑的沙哑音调,彼此客套后便再没有然后了,你也不要再单相思了,这不是亲密关系。
二是两个人相互影响且彼此依赖很大。男生在发表完自己观点后加上一句:“你觉得呢?”你和他在一起时间久了,突然有一天,你发现自己和闺蜜聊天时,每次都会在句子后面加上一句“你觉得呢”。
三是排他性。你喜欢他,你也喜欢你的闺蜜。闺蜜有了新朋友,你心里有些失落失落,但你们依然是好朋友;他有了新欢,你撕心裂肺地哭,追着喊着打着让他说出那个小妖精,他执拗不过,说出了名字,竟是闺蜜。
好了,最后你只要记住一句话就可以了:在一种共同关系中,当两个人的互赖性很大时,我们把这种关系称为亲密关系。
二、亲密关系的限制与拓展
古希腊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曾经这样形容爱情:
从前,人类有四只手、四条腿,强大无比。人类长着前后相反的两个面孔,每个面孔都有眼睛,能前后同时观望,因此什么也逃不过他们的眼睛。这些超凡的能力,都让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忐忑不安。于是,宙斯决定把人一分为二,他用一根发丝就像切鸡蛋那样把人从中间分开,这样每个人都只是原来的一半,只有两只手、两条腿,以及一个面孔。但是被分开的两个人都想努力抱住对方,结合成原来的一个人,这种欲望就是爱情。所以人类总喜欢把爱人叫做自己的“另一半”。
其实,谈恋爱就是一个人接受另一个人的过程。
但这个过程总让你困惑,因为这可能意味着改变,意味着失去人格,丧失独立思维,失去自我。
你和男生最终通过努力考取了同一所大学。摆脱了高三的炼狱,有了更多的时间了解彼此。
但越是亲近,很多差异和分歧越会暴露。你认为男女是平等的,而男生表面绅士,但骨子里却是大男子主义。
双方经常发生争吵,但彼此又承认是相爱的,但总有一方要选择妥协或改变。
我有很多朋友,都非常优秀,但宁愿单身也不想去触碰亲密关系。
我喜欢跟他们聊爱情话题,发现他们有个共同点,就是只看到接受亲密关系之后的限制和不确定性,极度排斥以自由之名背负责任,认为一个人轻松自在又洒脱。
其实,他们都忽略了亲密关系对一个人自我价值的拓展。
但首先得承认,亲密关系对自我是有限制的。
第一,有了固定的伴侣就再也不能随意喜欢其他帅哥或者美女了,因为亲密关系的排他性不允许出现第三者。
第二,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要顾及另一半的感受,不能随心所欲。比如男生喜欢玩游戏,但女孩喜欢陪伴,男孩爱着女孩,就会舍弃一些与朋友开黑的时间陪伴女孩。但如果男生是单身一人,肯定不会顾及他人,想玩多久玩多久。
第三,从“我”变成“我们”。你从孤身一人,到接受亲密关系,再到把自己放进一个用爱联结的、超越个体的、有独立生命的共同体系统中,意味着放弃自己的小系统,成为一个更大系统的一部分。你喜欢旅行,经常背上背包说走就走,但有了他,会把他规划进自己的行程,再也不会放下他一个人独自旅行。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限制。当“我”变成“我们”,我就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个体了,对方快乐你也快乐,对方生气你也生气,这种相互的影响,可以是善意的,也可以是恶毒的。
旅行计划都是你在做,他一点也不参与,上了南下的火车,他抱怨硬座太难受,你觉得委屈,你只是想为他多省下三百块钱。他的心情影响着你,旅行的兴致被一扫而光,你扭过头一声不吭看着窗外的风景。
亲密关系中这么多的限制,但你为什么还在努力寻找呢?有一部纪录片叫《四个春天》,里面记录的是一对老年的夫妇是怎么度过一个个春节的。其中有一段很让人伤感:
家里的姐姐得了重病,不久于人世了。
有一天,姐姐忽然从病床上坐起来,说:“我害怕!”老妈妈抱着她安慰说:“不要怕。爸爸妈妈弟弟都在,亲戚朋友也都在。我们都爱你。”
妈妈并没有说不要怕,你的病会好起来,而是说,不要怕,家人都在,家人都爱你。姐姐就慢慢安静下来了。后来这个姐姐病逝了。
第一年春节,妈妈给姐姐多留了一把椅子,跟大家说,这是给姐姐留的。以后每年春节,一家人又多了一样活动,就是到姐姐的坟头去上坟。在那边放鞭炮、种菜,有时候还会哼几句小曲。
听了这个故事,你一定很感动。
你一个人来到这世上,也一个人离开这世界。我们有父母、有朋友,但归根结底我们依旧是孤身一人。一个人的时候我们怕孤独、怕老去,我们心底有一种本能的冲动去寻找另一半,来获得对抗时间的安全感。
家不仅是柴米油盐,也不仅是传宗接代,家是用来对抗时间的。我们用“在一起”来对抗个人难以面对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
这就是亲密关系对自我拓展:让人获得对抗时间的能力。
除此之外,亲密关系也能让自我发展出新品格。
当你有了一段对你而言至关重要的新关系时,你必须要改变自己,来适应这段新关系。而在适应关系的过程中,你会增加新的经验,长出新的自我。
这也包括对亲密关系限制的适应。
你自从有了他之后,便没有再喜欢过其他男生,这是亲密关系的一种限制,但在适应这种限制的过程中,你同时也获得了一种品质,叫忠诚。在此之前,你可能从来没有对谁忠诚过,哪怕是国家。
有了她之后,你做很多事都没有那么随心所欲了,有时候,你需要先为对方考虑,再为自己考虑,这是一种限制,但同时你也获得了一种品质,叫责任。
这种获得不是来自于限制本身,而是来自于对限制的“接受”。是这种“接受”把限制变成了一种爱和奉献,这是原来单身的你不曾有的。
接受亲密关系的限制,就是一种拓展自我的方式,它会让你的心理变得更成熟。
最后,亲密关系可以让自己获得归属感。
一个人就是一个系统,但人需要归属于一个比自己更大的系统,否则就会陷入孤独和空虚之中。你越爱对方、越享受这段亲密关系,你获得的归属感就越强烈。
有了亲密关系,有了更大的系统,无论你在外边如何历经风雨,但心里总知道,有个人会在家里等你。这么一想,你的心便会安定。这种“有人等”的感觉,就是一种无法言明的归属感。
从亲密关系到最后组建家庭,再到生儿育女,人们获得了更大的归属感。当你属于一个系统,拥有一个家的时候,你就有了超越自我的存在。哪怕有一天你突然不在了,只要家还在,这个系统还在,只要家里的人还记着你,那你就一直都会在。
三、爱就是依恋
从高三到大二,你们一直相爱,从没分开过。直到有一天,男孩因为成绩优异获得了留学的机会,为期一年。他不想放弃这次机会,你也支持他去深造。
但理性之后是深深不舍,你时不时会发呆,感觉心里被什么东西掏空。
离别那一天,你在机场没有哭,但他却紧紧抱着你哭得像个孩子。你知道你们彼此相爱,但那一天,你突然扣问自己,到底什么是爱?
“爱”到底是什么?
有人说,爱就是一见钟情;有人说,爱是性冲动的副产品;也有人说,爱就是一种情感交换。
爱没有对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在心理学中,爱有个特别的概念叫“依恋”(attachment)。
在亲密关系中,爱是一种依恋的本能。
我们小时候都有一种体验,就是在被别的孩子欺负并陷入绝望无助的时候,会痛彻心扉地叫“妈妈”,却很少有人叫“爸爸”。就算是在成人世界,我们也会在受到惊吓的时候不自觉地喊出“我的妈呀”,从没听过有人说“我的爸呀”。
为什么呢?先从“依恋理论”说起。
1944年英国精神病学家 John Bowlby开展了一系列“母亲剥夺”的研究,并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依恋理论:依恋是生命系统的一部分,在整个生命过程中都存在,但在儿童早期最明显,儿童只有把父母作为安全基地才能有效地探索其周围环境。
John Bowlby在研究中发现,孩子和父母,尤其是母亲之间,有一种非常紧密的情感联系,叫依恋。
在孩子在婴幼儿时期,主要是妈妈照顾孩子,妈妈把孩子抱在怀中,两个人呼吸连着呼吸,心跳连着心跳,好像融为了一体。只要妈妈还在身边,孩子就会觉得安心,如果妈妈不在,就会变得不安。
这种情感就是依恋。成人亲密关系中的爱,也来源于人类同样的依恋本能,这种依恋会伴随我们一生。
而对于我们来说,依恋拥有四个特征:
第一,强烈的情感。孩子离开了妈妈就会不安,情侣之间的分离会引发思念。
第二,彼此的回应。妈妈抱着孩子,用温柔的目光看着她,对她微笑,孩子会报以同样的微笑。情侣之前彼此深情的相视,莞尔一笑,就是彼此爱的回应。
第三,唯一性。一旦依恋关系建立起来了,很难被替代。比如伴侣间已经建立起很深的依恋关系,就算其中一方要出轨,也是很难的,因为重新建立依恋关系需要耗费更多的成本。所以大部分婚外出轨的男人都是玩玩,真正让他抛家弃子,一秒就怂。
第四,非物质性。依恋是最纯粹的情感关系,不是利益关系。真正的爱不是看中对方的钱财、社会地位或背景,而是人本身。
什么是真爱?
如果你正在和一个人暧昧,但拿捏不住对方是逢场作戏还是真心真意,该怎么办呢?
你可以通过四个特征来判断:
第一,强烈的情感联结。你可以留意对方会不会记得你们在一起时说过的一些话、记得一些对你有意义的重要日子;你自己会不会异常思念对方。
第二,对方是自说自话还是在认真回答你的话。比如和对方吃饭的时候,你非常积极地沟通,聊着细碎、生活化的内容,但在这些对方细小的回应里,可以看出对方到底是不是真心爱你。
第三:你是不是他的唯一。他对你很好,让你觉得很暖心,但你要弄清楚,他是不是对每个人女孩都这样。你要的是唯一的好和唯一的爱,而不是泛滥的好与博爱。
第四:爱是因为你这个人,而不是你对他有用。如果他爱你是因为家庭背景、高学历,或者你对他的事业有帮助,这种爱是不是可靠的,因为你不敢保证他今后会遇到条件比你更好的。
爱,就是对彼此的依恋。这种关系是维护亲密关系的纽带,但有时候过度依恋会变成黑色的刀片,残忍地撕扯着彼此。
四、简单的性,复杂的爱
当下的社会,性好像变得越来越容易,但人与人之间心的距离却越来越远,爱上一个人变得越来越难。我们对性的态度变得开放,但对爱却越来越吝啬,甚至到了爱无能的地步。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爱一个人,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同时,也把伤害自己的权利交给了对方。就像一把剑,对方可以用来为你斩妖除魔,也能转身杀你个回马枪。我们把爱给了对方,但我们不知道对方会不会伤害我们,我们害怕这样的不确定性。
有朋友给我留言,说因为经历过刻骨铭心的爱,但最终失去了,当爱再次摆在眼前的时候,却害怕了,退缩了。为什么?
我们还借用之前例子来说。
男生出国深造之后,遇到了另外一个女孩,与他默契无比,又加上异国他乡的孤单,很快便在一起了。
在一次微信视频后,敏感的你好像察觉到了什么,再次拨通视频后,反复追问他,男生招架不住,只好告诉你自己已有新欢。
爱一个人最大的伤害,是背叛和抛弃,是一个你深爱的人说不爱你了,要离开你。
你失恋了,之后你将分别进入三个阶段:抗议、绝望和疏离(John Bowlby,1969)。
抗议阶段。你接受不了男生的背叛,疯狂地联系他,哭问抛弃自己的理由。你像失了魂野鬼,整体抱着手机试图联系他,时刻关注他是不是有回来的迹象。同时你会拒绝一切其他人的照顾,开始越来越自闭。
绝望阶段。一个星期过去了,你发现已经欺骗不了自己了,知道他再也回不来了,这时候你进入了绝望阶段。你开始抑郁,不出门,蜷缩在宿舍的床上,就算是哭泣,也是间歇性单调地抽泣。你的食欲开始萎靡,行为变得退缩,失去活力,陷入了深深的哀伤。
疏离阶段。你清晨起床,瞥见镜子里苍白的自己,吓了一跳。为什么要这么卑微?为什么要为他付出这么多?这时,你进入了疏离阶段,你不再拒绝其他异性的关心,但会刻意与他们保持距离。吃饭、看电影、去游乐园,哪怕是性,都可以,但只要一触及亲密关系,你就像丢了魂地逃避。
这个时候,男生回国了,跑来找你,恳求复合,你对着他冷笑,甩了一巴掌,扬长而去。
从此,你再也不敢随意进入一段亲密关系,因为这是人类保护自己的本能,你害怕被伤害,害怕背叛,害怕被抛弃。
就算曾经被爱伤过,也要找到真爱
只有不再爱了,才不会再受到伤害。被一个人伤过,就会不相信所有人;在亲密关系中受伤,就会不相信爱情。渐渐地,就算身边出现更优秀的人,也提不起勇气去爱,你慢慢失去了爱的能力。
但是,就算面对亲密关系再冷漠,在你内心深处,依旧有一种隐秘的渴望:渴望你的真爱会突然出现,把自己从这坚硬的壳里拉出,再次见到温暖的阳光。
但更多的人,因为受到家庭、社会的压迫,找一个人形成一种“假性亲密关系”。
假性亲密关系就是两个人做很多恋人该做的事情,一样不少,看起来在表面上彼此是亲近的,但是在情感上,两个人都知道,彼此并不亲近。
表面上的“亲密关系”代表了人们对爱的渴望,而“假性”这个形容又代表了人们对亲密关系的恐惧。
这种奇怪的平衡,没有办法让人们真的进入亲密关系,却把爱变成了对爱的模仿。
因为渴望爱,你想要亲近他人;但又因为怕,又想法设法让对方不那么重要。
你可以有性生活,但你不一定有爱;性可以简单获得,但爱是如此复杂难获。
五、为什么我爱得越深,你离我越远?
自从你被前男友劈腿之后又过了一年,大学快毕业了。
你每天很忙,白天面试,晚上赶论文,日子紧凑充实但你心中总觉得少了什么。
你顺利通过了毕设,但却意外落选了自己心仪的外企。迫不得已,只能灰头土脸地被一家国企收留。
入职的第一天,竟然发现辅助培训的HR竟然是大学的学长。两人当时同都在学生会任职,遇到困难学长总喜欢帮你,你对学长印象不错。
之后的培训中,因为有很多户外项目,你们互动颇多,一来二去之间,便产生了情愫。培训结束,你们自然而然在一起了。
学长对你无微不至,每天都会等你下班。业余时间总是来找你,想方设法地想要跟你黏在一起。
刚开始的一个月,他的依赖对你来说是一种甜蜜的爱。但慢慢的,你开始觉得有压力。后来你们同居了,他依旧帮你做各种事情,全然不顾你需不需要。甚至每天出门的时候,他都要帮你系好鞋带。你说,不用了,你自己会系,可他还是坚持。
下班回家,你有时会跟他讨论体制的压抑,你只当是茶余饭后的谈资。但他却上纲上线,并不认同你,而且在争论中表现出一种强迫,觉得你就应该想得跟他一样,你语气稍微激动点,他就会觉得受到了威胁并暴跳如雷。
心平气和的时候,你会跟他说:“我们有各自的性格、阅历,有不同的想法很正常啊,为什么一定要一样呢?”
他却说:“我们在一起了,当然是要心心相印,否则怎么算在一起呢?”
你也无言以对。
有时候你出差在外,学长会给你打电话,如果发现电话占线,他就会一遍遍不停地拨。有一次,你刚挂断电话,他就打电话过来了,很生气地质问:“你给谁打电话呢,我都记着时间,已经打了31分钟了!”
这让你非常难受。你说,你需要一些个人空间,可是他会觉得不可思议甚至怀疑你的忠诚,以为如果是相爱的,怎么会要求有个人空间呢?
没过多久,你提出了分手,也离开了国企,去了家创业公司。
他接受不了,还不停地给你打电话,到你公司去找你。他竟然哭诉说:“我对你这么好,你怎么舍得离开!”“我这么关心你,你对得起我吗?”
可能有点极端,但我们在亲密关系中也会经常遇到类似的情况。
对方想知道你每天做什么,时刻想要跟你在一起,哪怕只是很短暂的时间脱离了对方的掌控,都会很警惕。对方希望你随时随地跟他/她有一样的想法和情绪,稍有不同,就会很生气。
之前我们说过,亲密关系的本质是依恋,是从“我”到“我们”的过程。但要想获得亲密关系带来的安全感和依靠,就要拿出一部分自我,来和他人的一部分进行交换。
可是,在亲密关系中如果其中一方对安全感要求更高,就会本能地希望对方能跟自己更亲近,以确认对方不会离开自己。而让对方不会离开自己的最好方式,就是把自己和对方变成同一个人。
而把双方变成同一个人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控制,一种是讨好和服从。
控制的底层逻辑是:因为两个人是一体的,所以对方应该听我的。对方应该符合我的想法,否则我就会生气,要用我的方式来纠正对方的行动、感受和想法。这样的人会非常强势,容不得别人和自己不同。他们的本意是希望通过这种一致性,让两个人的关系变得更紧密,但经常因为这种强势,把对方赶走。
讨好和服从:因为两个人是一体的,我就都听对方的。我压抑自己的需要、愿望和想法,把两个人之间的差异当作是危险的事情,从而来保持两个人之间的一致性。这样的人经常会有很强的依赖性。这种依赖不是指生活上的不能独立,而是情感上的依赖。这样的人会取悦别人,会回避矛盾和冲突,维持表面的和谐。
但其实,讨好和服从也是一种控制,只是表现得更加隐蔽。亲密关系中一方讨好或服从另一方,其中的潜台词是,我都把自己放得这么卑微了,你就应该照顾我,不应该离开我。通过这种内疚,来让对方跟自己一致。
无论是控制、讨好或服从,都会让亲密关系中的双方缺少空间,最终损害了亲密关系。这也是很多人感慨爱情复杂的原因:为什么我越爱你,你离我越远。
就像开头的故事,学长在这段关系中既是控制的,也是讨好的。这种占有的欲望,让他们的关系变得越来越有压力。
我们不可否认,相爱的过程就是双方融合的过程,从“我”变成“我们”,双方变得亲密。对方的感受会慢慢变成你的感受,因为你在乎对方;对方的情绪会慢慢变成你的情绪,也因为你在乎对方。但这样你会慢慢失去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你会觉得有点窒息,没有了自己的空间。
这是亲密关系中不可避免的事情。很多人也因为看透了这一点,而从此放弃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成为所谓的“单身贵族”。
如果这是你的最终的选择,那无可厚非,但如果你内心还有那么一点点对爱的渴望,都不要放弃,要充满勇气去找寻。因为勇气不是傻乎乎地往前冲,而是明知道有千难万险也要试一试的气魄。
最后引用一句话作为结尾:
好的爱情,只会发生在两个独立自由的灵魂当中。
六、我不是东西,请放尊重点
为什么你不喜欢相亲?
你偶遇学长,但最终因对方控制欲太强而被迫分手。
转眼新春佳节,你请了年假,想着一来多陪陪父母,二来放空自己散散心。
谁知这难得的假期却被七大姑八大姨的催婚给糟蹋了,加上自己的亲妈添油加醋,整的自己好像嫁不出去一样。
但你总拗不过她们,只好硬着头皮去相亲了一回。
对方是姑姑高中同学的儿子,照片人长得还行,只是嘴角奇怪的黑痣让人有几分不舒服。
亲妈亲自开车送到相亲地点,千叮万嘱:要端庄、待人和气、吃饭要慢,恨不得自己撸起袖子上去相亲了。
你心想:干嘛这么做作,我就是我,喜欢你就得喜欢全套的我。
一见面,男方人长得还可以,嘴角的黑痣也没那么明显,也很礼貌,双方聊得还不错。
但你刚开始对他产生好感,男生突然冒出一句:“我月薪1万,在市中心有套房,有辆奥迪A4,在这三线城市还算可以的,你呢?月薪能有2万了吧在上海?有房子了吗?在徐汇?”
你听完就有点懵了,这是干啥呢?怎么觉得自己被放到了交易市场,被人物化,被人定价了!
你心里特别不爽,分分钟想离开,但迫于面子没走,一转头透过窗户看见亲妈在街对面的车里焦急地探着头往这里看。
你在心里叹了口气,知道老妈这是为你好,但你不喜欢这种被交易的感觉,更不喜欢自己的感情被物化!
什么是物化?
英国心理学家John Bowlby,曾经记录了孩子和母亲长时间分离后的表现:
“就算这时候妈妈回来了,孩子也会表现得漠不关心,不再黏着妈妈了。无论谁来照顾他,好像都无所谓了。孩子不再让自己对任何人产生依恋,但是他对糖、玩具或者食物却看得越来越重。也就是说,孩子的愿望和感受不再指向人,而开始指向物了。”
当孩子被抛弃的恐惧超过对母亲依恋的渴望时,就会产生这种分离的态度:对于已经得不到的东西,就疏远,漠不关心;而对于能够得到的东西,就占有。
这种心理也会一直延续到成人。在亲密关系中,当“怕”超过“依恋”成为主导时,人往往会使用一种折中的方案:依旧跟对方交往,但是把对方当作物。物化的本质,是关注这个人的功能,而不是关注这个人的内在。
爱的物化表现
在亲密关系中,物化一般有三种表现:
第一,金钱。
我有个朋友很有钱,但最终找了一个明显爱慕虚荣和钱财的姑娘。我问他为什么跟这个姑娘在一起,他说:“其实我知道她是为了我的钱,但我觉得这样才稳定。因为她是为了我这个人,我会觉得不靠谱,因为我是会变的,想法会变,身体会衰老,但只有钱不会变,最可靠。”
我这个朋友说的也没错,但我分明从他的话语里听出了对爱的害怕与不信任。从本性上看,我们大部分人都是爱的“原教旨主义者”,渴望得到纯粹的爱,谁都不希望对方爱你喜欢你是因为你有用,而不是你这个人。
第二,容貌与性爱。
我有个大学同学,长得好看,家里条件也不错。上学的时候很多男生追求她,但她就是一个也不喜欢,因为她觉得这些男生是因为自己的容貌来爱她的,对她来说这不是真正的爱。
其实我这个朋友当然知道容貌很重要,但她真正反感的,是把爱物化。
为什么新一代的女性特别反感老一辈的说“多生几个孩子”?为什么一些刚生完孩子的女性会对自己的身份产生怀疑:“我只是个生孩子的工具吗”?因为这些问题的本质都是让女性觉得自己在亲密关系中被物化了。
性关系也是这样。性原本是需要两个人全情投入,合为一体,这时候我们的身体会分泌大量的催产素,来产生对彼此深深的依恋。在理想的状况里,性是爱的产物,是爱的身体表达,也是爱的深化。可是有时候,性也会被从爱里面独立出来。这时候,人,尤其是女性,就会变成性的物化的工具。
第三,陪伴。
你会觉得很奇怪,陪伴不就是亲密关系中的一种情感属性吗?怎么可能是物化的一种表现呢?
发现没有,你自己或身边的朋友,在失恋之后会很快进入一段关系。这段关系并不是因为你有多爱对方,而是很难忍受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虽然你需要的只是一种陪伴,是精神层面的需要,可那也是一种物化。
那需要和爱到底如何区分呢?其实也很简单,记住之前说的:物化的本质,是关注这个人的功能,而不是关注这个人的内在。如果你只是需要某人的陪伴,而和对方在一起,你就不是真的爱他/她。因为你关注的,是对方陪伴的功能。
七、无论怎样,都要保持爱的勇气
你曾经为了爱而奋不顾身、抛弃自我,但最终并没有得到理想中的真爱。你悲伤过,自暴自弃,暗暗下定决心,再也不会为了爱而付出这么多。当再次遇到爱,你害怕了,退缩了,错过了。
无论怎样,都要保持爱的勇气,哪怕会受伤。
那到底该如何做呢?
其实只要三步:接纳、信赖和贡献。
看上去很鸡汤,但其实真理一直都很简单。
第一步“自我接纳”(self-compassion)。在亲密关系中,每个人都有缺点,但你得接受不那么完美的自己。但需要注意的是,自我接纳不是让你自我欺骗,这是两码事。自我接纳是接受自己现在还不够好,需要继续努力;而自我欺骗是给自己找不改变的借口。
第二步叫“他者信赖”。在建立亲密关系之前要相信对方。你可能会说,如果对方是个感情骗子怎么办?但从博弈论的角度来思考,亲密关系是一种长期博弈(反复博弈),最好的做法就是一开始就无条件地信任对方,但在被坑一次后立即撤退。
第三步叫“他者贡献”。幸福来自对共同体的贡献感。但记住,贡献不等于自我牺牲。贡献是为你们两人亲密关系付出的幸福感,而不是为了维持一段感情而不得不做的补救。
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这三步其实是一套递进的逻辑。有了自我接纳,每个人承担自己的后果,你才不怕被别人背叛,你才会有他者信赖。有了他者信赖,把对方当做是长期的伴侣,你才愿意做他者贡献。
所以,不要害怕,不管怎样,都要保持爱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