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于“自信”、“自由”、“自我价值感”等等,你,想听听我获得的答案么?
了解我的小伙伴,应该知道我挺擅长塔罗牌的,但是我挺少在公众号、视频号甚至朋友圈里宣传这件事,甚至我有点抗拒让别人知道这件事,就仿佛——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因为我挺在意他人知道这件事情之后的反应,会担心有人会觉得我也是“奇奇怪怪”的人:
“塔罗是算命的么?你会预知未来么?你能未卜先知么?这东西会泄露天机么?你会下诅咒么?......”
虽然我目前还没有遇到这么直接问我这些问题的人,但是我会担心:如果遇到了,我要怎么回答?
事实上,以上的诉求,我都不会。
我只会用它来帮助客户分析现状、看到盲区、理清思绪、拿到行动启示,至于他们未来的结果如何。我不会直接跟客户下断言、跳预言家。
但是,塔罗身上背负的神秘学光环太重了。
以至于我普普通通地运用它,都有点偷偷摸摸的感觉;以至于我想把它涉及到我的社群玩法中,都有点心虚。
从这个议题中,我其实能觉察出来很多和性格特质有关的内涵,于是,我拿着这个议题,找了其他做教练的小伙伴,做了一场很成功的对话探索,从对话中,我和塔罗、和自己,又做了一次和解。
确实是“又”,因为之前的每一次探索和和解,我的心力都会往上提升一段,到了新的阶段,又会遇到新的问题,依然和自我成长有关。
所以自我成长这个大话题,是贯穿终生的。
在这次探索中,我总结了5点收获:
01 大部分人,都是在想象别人会怎么看
教练对话最提升内在能量的环节是“创造体验”,引导客户想象一个画面,让自己和理想中的自己进行观察对话。
我在这个画面里,看到我和我的朋友们特别自由、欢快、洒脱地驱车前行,向着晚霞,前路一片通途。
我忽然意识到,我担心听到的那些质疑的话语、害怕被贴的奇怪标签,其实从来就没有在我身上真实发生过。
我害怕的这些东西,都是我自己想象出来的烦恼,连别人的评价,都是我想象出来的。
我害怕会获得别人不好的评价,却从来没想过:它真的是这样的么?
我居然也会被烦恼的表象欺骗,忘记了理性分析和判断,进入了自动驾驶模式。
哈哈哈哈~做了一次新鲜出炉的反面教材。
“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重要的事情,不止说三遍。
02 要去验证自己的判断
验证判断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去实际调研一下:问卷、聊天、走访、咨询......
样本足够大的时候,验证的结果才够清晰。
因为我对塔罗足够了解,所以我会觉得它是很特别的存在,这其实是“知识的诅咒”。
对于从来没接触过它的人来说,人家压根不知道它是个啥、有啥用。
03 想象最坏的结果,就当它是真的,那又怎样?
这个收获,我是联想到了《5%的改变》这本书的案例。
来访者提出了一个问题:总是担心那些小概率事件,哪怕朋友们都在说自己是杞人忧天,但是自己还是会担心会发生。
(是不是跟我这个议题中的担忧挺像的?)
心理学家李松蔚给出了自己的直接建议:
每当你担心小概率事件发生时,就告诉自己不要心怀侥幸,就相信它注定会发生,那么,剩下的问题就是:你必须采取怎样的预防或补救措施?然后,去把该做的事情做到。
那我也可以想象:我担心的这些就是发生了,那我要怎么做呢?
我想,我还是会去关注那些跟我一起同行的人,我相信他们的评价一定是肯定的。
那负面的声音在哪里呢?
在车外。
但是我创造的画面里,除了车里有人,车外并没有人。
“恐惧在外敲门,我鼓起勇气打开门,结果门外什么都没有。”
所以我其实一直在关心的,是我在乎的那些人对我的看法,但是我在乎的人,当然都是支持我的啦~
那我怕什么呢?啥也没有。
04 一次只解决一个问题
有感性的烦恼,是因为不清楚问题具体是什么?
“怎么办”、“我很烦”、“我的脑子里有声音”,这些都是感性的问题。
如果我跟教练说:“我觉得自己不自信,感觉很困扰”,那教练也帮不了我,因为这个问题不具体,里面包含了很多可以挖掘的议题。
一场教练对话只聚焦一个具体的议题,所以,当自己面对困惑的时候,一定要具体化,一次只解决一个问题。
这样更简单,日拱一卒,心理负担会更少,不会觉得自己无可救药。
05 把问题,写出来,写出来了,就解决一半了
面对这个议题,我昨天约了一场教练对话、今天中午做了一次直播分享、晚上又写了一篇总结分享,于是,这个问题对我而言,已经不是个问题了。
所以,把问题写出来,就已经解决一半了,很多问题看上去那么强大,实则如此外强中干。
写着写着,就把困难干掉了。
我遇到一位客户,两周了还没说清楚他的问题是什么,我建议他写下来,也许写完了,自己就找到解决方法了。
就是这么简单。
也希望他能像我这次一样,顺利解决问题,拿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