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念教学】读书笔记9/3-4:自上而下提取大概念

自上而下提取大概念包括从课程标准中提取、教材分析中提取、专家思维中提取、大概念派生提取。

(1)书上的课程标准指向的是2020年修订的普通高中各科课程标准。我换成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进行对接。从课程标准中的“课程性质”“课程理念”“学科核心素养内涵”“课程目标”部分提取大概念”“课程性质”“课程理念”指总体的核心素养目标,指出了育人的总体方向,可以进一步细化为大概念。比如合作大概念的提取。学科核心素养指学生通过学科学习应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可以从中提取比较高位的学科大概念。比如语文核心素养的“语言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初步具有良好语感。”应是大概念。课程目标是与学科核心素养相配套的素养目标,比核心素养更为具体,可以从中提炼出大概念,如语文课程目标中引申出的“文学作品审美价值”相关的大概念。

大概念可以通过通栏整个年段的教材去梳理,从课程内容中总结出中观单元的大概念。但是,课程标注是理解大概念的重要依据,是整体教学愿景,对形成大概念网络起着引导性作用,但是在实际叫学长具体提取单元大概念时,需要进一步选择、修改、细化或整合,使得大概念更适合于单元教学。

读到这里,我又去翻了一遍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核心素养内涵和总目标,期望自己能够依葫芦画瓢似的直接找出或者提炼出几个大概念。但是我失败了。当我在读那些文字的时候,阐述核心素养内涵的哪些内容直接是大概念,哪些不是,怎么去提炼,我非常疑惑。说明我对大概念的理解任然局限于知道大概念的表述,不明白大概念的内涵。

(2)用好教材就要分析教材,从“单元起始处”提取大概念,三年级开始,每个单元都有单元导读页,里面有人文主题提示语和语文要素提示语,还有相关配图。既可以从人文主题入手提炼大概念,也可以从语文要素里寻找大概念。从“单元结尾处”提取大概念,我原本以为是小学语文教材关注交流平台和语文园地的相关联系点。但是这一点属于第三个角度,从教材的单元内容中 提取大概念。既要关注交流平台、知识卡片等各种提示对相关概念作出的解释和阐述,又要关注单元的内容构成中提取大概念,如不同文体的教学,要提炼出不同文体的相关大概念。

(3)从专家思维中提前大概念。因为大概念是专家思维的直接来源。要让学生像专家一样思考,前提是教师也能像专家一样思考因此,教师需要通过阅读、写作以及工具的运用修炼专家思维。书中提到的专家资源有史类、著作论文类,科普读物类。我更倾向于《教师阅读地图》中提到的教师需要的三类知识:本体性知识(学科类)、专业性知识(教育教学类)和人类基本知识。

(4)通过概念派生提取大概念。我的理解就是上位大概念向下位大概念的派生。以复述故事单元为例,上位大概念是“语言交流是有对象的目的性行为”派生为下位大概念“复述故事通常是有对象的目的性行为。”这里要防止一个误区,就是上位大概念是不是适合派生到下位大概念。仍然以上位大概念“语言交流是有对象的目的性行为”为例,就无法派生到大概念“诗歌创作是有对象的目的性行为。”这里给我们一个警醒:所有的派生需要谨慎地判断。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概念教学】读书笔记9/3-4:自上而下提取大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