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的觉醒 (1)

认知觉醒1:为什么你的意志力总是失败?

   这是一本关于认知的书,为什么我们做事总是急于求成,耐心真的是要咬牙坚持吗?怎么克服三分钟热情和打鸡血这种情况,如何保持专注度,好让习惯能够持续下去,这本书都会给你答案,他的副标题叫做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所以这是一本叫教如何你如何改变,如何把之前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改变人生轨迹的书,作者是周玲,自媒体人,作家,她的文章经常被人民日报这些官媒所转载。

   这本书的逻辑是让我们认识大脑,然后了解潜意识和元认知,再讲专注力,学习力和行动力,情绪力,然后具体讲怎么改变,分为五大方法:早起、冥想、阅读、写作和运动,我想再加一个就是思考。

   作者上来说,我们现在科技发达了,很多东西都可以更快的传递,但是有一样东西,始终无法传递,这就是心智,通俗的说,心智就是我们看待人和事的态度,以及由此做出的判断和选择,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是自零开始,最后慢慢发展成了不同的习性,习惯,模式。每个人都会天然的追求简单,轻松,确定,舒适的生活,支配他们的喜怒哀乐,大部分人都会在求学,工作,婚恋的轨迹上成长,一开始大家都对自己的未来满怀信心,越是无知,就越是自信,孩童时代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孩子能改变世界。随着上学,家长和我们个人,都会逐渐接受自己是个平凡的人,我们会越来越觉得,自己对于这个世界无能为力,梦想和现实的落差越来越大。

    只有一小部分人,可能会幸运,他们会在适合的年纪,跳出自己的成长陷阱,走到所有同龄人的前列,然而很快他们也会遇到瓶颈期,想勤奋,但是也总是抵不过惰性,想努力,却总是陷入低效的生活状态当中,你可能读过很多书,但是基本放下就忘,多年的努力,也都白费,看不到自己的任何进步,出现了越努力越迷茫的情况。作者称之为,醒着的睡着的人,意思就是说,让自己处于一个随机状态,并没有积极的去改变什么。作者说她曾经也是这样的人,对于本职工作很投入,但业余时间都被不动脑子的事情所占据,熬夜,聚会,打发时间,睡觉,打游戏。她曾经一度认为生活本来就如此,这种生活也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有一天,意外发生了,他身边两位要好的朋友,命运发生了巨变,她虽然没说是什么意外,但我觉得估计应该是下岗或生病一类的,那时的她开始反思,如果这些意外发生在自己身上,剥夺她现在的工作,那么自己还会什么?对于这点,我非常认同,每个人都应该反思自己,假如现在的工作没了,你该如何谋生?你还会什么?如何产生收入,养家糊口。作者就是在这时候倒吸了一口凉气,因为她突然发现,自己确实什么都不会,从那时候开始,一股焦虑的情绪开始油然而生,她必须要开始改变,所幸意外是假设的,现在开始还并不太晚。

   于是他广泛涉猎知识,从脑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全都在研究,慢慢的解开了愿景觉醒和方法觉醒的秘密,知道了如何激发和保持自我提升的内在动力,然后开始醉心于写作,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在个人公众号告诉大家,从此她也多了一个成长咨询师的头衔和身份,慢慢形成了一整套的认知训练体系。 

    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什么年龄,扮演社会什么角色,她都能对你有所启发,特别是对于那些缺乏耐心,急于求成极度焦虑的人,这本书可以帮你掌握学习方法,修正积极的心态,然后让你豁然开朗,实现逐渐进步的人生。其实能够刷到我这篇文章人,都应该是积极上进的年轻人,那么这本书,就为大家提供了串联知识和行动力的方法论。

     下面我们进入本书的正文,先来了解一下自己的大脑,人的大脑分为三重,一个是本能脑,原始的反射模块,帮助爬行动物对于环境做出的本能反应,应该说动物都应该具备这个能力;第二个叫做情绪脑,在哺乳动物中,猴子被视为观察对象,所以情绪脑也被称之为猴子脑,拥有情绪脑的动物显然跟高级,也是进化的结果;第三层大脑是理智脑,或者叫做理性脑,属于灵长类动物时代,比如我们都知道蛇属于冷血动物,农夫与蛇的故事大家也都知晓,其实蛇是典型的爬行动物,是没有情绪脑的,所以你对它再好,它也没有善恶之分。

    本能脑和情绪脑,相比于理智脑看起来低级,但是他们掌管的是潜意识和生理系统,他们的运算速度极快,能够达到1100万次每秒,而理智脑高级,但运算速度慢,只有40次每秒,相比较起来简直弱爆了,理智脑耗能还极大,比如你思考和学习的时间一长,是不是就觉得脑仁都疼。

     那么结果就来了,为了节约能耗,人类就会尽量减少理性的思考,而更多的选择那些不动脑子的娱乐和消遣,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目光短浅,即时满足,这也就成了人类的默认天性。很多时候我们做不成事情,并不是因为意愿不够强烈,也不是因为意志力不足,而是因为默认天性太过于强大,比如减肥,每个人都迫切的希望减肥,我也曾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练出八块腹肌,练出翘臀,但这事太难了,确实坚持了一段时间,有那么一两块出来了,臀也翘了,但坚持不下去,后来就放弃了,现在所幸为了健康,为了增加自我免疫力去锻炼,每天该吃吃,但也得吃得健康。平常躺着,肯定要比去健身房更舒服,这就是身体被本能和欲望所劫持了。但我不这样认为这样就能舒服,人要是能够持续的做某件事,突然有一天不做了,心里总感觉缺点什么,或者自我的负罪感就油然而生。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陷入了明明知道,但就是做不到,特别想要,但就是得不到的怪圈。这其实也就是我们讲的知行不一,谁都知道读书对自己有好处,但却总是坚持不下去,然后还给自己找各种借口,比如我今天太累了,我照顾家庭已经没时间了,我在上他的课程等等,我么找借口的样子,像极了几岁的孩子,上课没听讲,考试没考好的样子,所以你可以想想,你的孩子跟你说,昨天回家太晚了,我就没做作业,你是啥心情。

    还有一直情形就是,我们用大多数的表现,来给自己开脱,比如别人都在玩手机,我此时看书是不是不太合适,别人都去喝酒了,就我不去,会不会显得很嘚瑟,其实所谓成长,就是克服天性的过程,人,生来混沌,也就是一开始我们的理性脑过于薄弱,我们一开始就能在本能脑和情绪脑的控制之下,逐渐成长,才能逐渐摆脱他们的控制。但是这种事,很多人穷极一生也无法做到。比如我母亲就是很典型的家庭妇女,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自己舒服就怎么来,她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也从不知道理性该怎么解,她也不想改变,因为她觉得这似乎没什么不好。当然,这主要是因为她长期脱离社会的原因,如果出现在宫斗剧里,这样的脾气秉性,肯定活不过3集。

   那么我们到底靠什么,从之前的习惯中跳出来呢?其实并不是自控力,而是靠知识。单纯依靠自制力是非常痛苦的,比如小孩,你越是让他干,他就越不想干,最后效果非常差,你强监督,也没用,跟何况让她自觉自愿呢,这是因为本能脑强大的运算能力,远快于理智脑,所以正面冲突的时候,理智没有一点胜算,一定被按在地上摩擦。所以我们要改变习惯,必须要提高认知,从而释放一个更大的本能出来,比如爱吃甜食是人的天性,你让他改变几乎不可能,但是得了糖尿病,求生的本能就会大于吃甜食的天性,然后你就很容易戒掉甜食了。减肥也是如此,控制饮食太难了,但有一次严重腹泻,什么都吃不下,结果一周时间减下去了10斤,因为对于腹痛的恐惧本能,战胜了嘴馋的本能,再说读书这个事,谁也坚持不下去,因为大脑耗能严重,肯定还是打游戏看电视舒服,但是当你发现读书的好处了,因为读书让你拥有了大量的知识从而升职加薪了,或者完成了重要绩效之后,你就会产生一种趋利的情绪,俗称叫做见到好处了,你才会逐渐爱上它,就跟打游戏一样,你爱玩这个游戏,一定是你玩的好,天天被别人虐,你肯定早就不玩了。

   作者有个比喻,理性脑就像一位经理,他不能开除掉本能脑和情绪脑那两位员工,也不是要跟他们的对抗,更不是亲自上阵,而是要提高认知,运用策略,让这两位员工踏踏实实的,心甘情愿的把活干了。

.........

未完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认知的觉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