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是最亲民的艺术。
没有过高的审美门槛,没有高昂的收藏花费。
一张电影票,就能让我们领略巧思的故事、精彩的表演、动人的摄影、美妙的音乐多重享受。
与此相反。
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类型,常常使人摸不着头脑。
很少有人能说明白,一张满是涂鸦的画作,到底凭什么就卖出了天价?
对于不理解的东西,我们往往一厢情愿地归结为「高大上」。
但事实或许并非如此。
艺术其实也可以充满暗黑与荒诞——
《亡命大画家》
Mi obra maestra
这个片名,乍一看充满了网大气质。
但其实人家有一个更正常的名字,《我的杰作》。
出自于一个非常杰出的导演,加斯顿·杜帕拉特。
三年前,这位阿根廷导演以一部《杰出公民》惊艳亮相威尼斯电影节。
影片讲述了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衣锦还乡」,经历了种种尴尬与冲突的故事。
在虚实相生的重重反转中,完成对人性的犀利拷问。
立足现实,又不乏黑色幽默。
这一次,导演再一次将眼光投向了艺术领域,对准了知识分子。
与上一部电影中功成名就的作家不同,这次的主角,是个过气又落魄的贫穷画家。
伦佐,一个性格乖张、愤世嫉俗的老头。
年轻时,他的画作也曾备受追捧,一度声名远扬、日进斗金。
但随着艺术潮流的发展,不愿向大众品味妥协的他,逐渐被世人遗忘。
已经有十多年没有再卖出过一幅画。
日子贫困潦倒,租住在一个狗窝似的房子,还欠了房东八个月的租金。
即便如此,伦佐仍维持着艺术家的傲慢与张狂。
他才气很高,脾气更大。
品性甚至称得上糟糕。
有年轻女孩跟随他学画画,他毫无一点为人师表的自觉。
趁势占人家便宜。
有学生远道而来、登门求教。
他耍着花样欺负人家,把对方当苦力般指挥的团团转。
末了却表示,「你不适合学艺术」。
顺道单方面把学费从五百上涨到两千五。
更夸张的,是他上餐厅吃霸王餐。
还理直气壮地告诉服务生——
「我是不会付钱的,但麻烦再给我上一杯你们好喝到爆的白兰地。」
给出的理由是:
他作为艺术家,已经为狗屎社会奉献了五十年,并且他的到来提升了这家餐厅的档次。
是不是很厚颜无耻、无理取闹?
但即便是这么离谱的他,也有一个不离不弃的挚友。
阿图罗,一个成熟圆滑的画廊主人。
在伦佐还很年轻的时候,就担任了他的经纪人。
由于早年伦佐在成名后没有选择另攀高枝,阿图罗一直记着这份情。
哪怕伦佐回回将他气到吐血,也仍想着拉好友一把。
有回,有个企业家上门求画,说要购买一件装点公司门面的艺术品。
阿图罗绕过了所有安分守己的画家,为离经叛道的伦佐争取到了这次机会。
可结果呢?
对吸血资本家一万个瞧不上的伦佐,却暗中在画作上添加了侮辱性图案。
揭幕式当天,阿图罗深情介绍完画品。
面对的就是如此难堪的一幕。
这下两人的友情彻底玩完。
可以说,假如没有艺术家的身份做掩护,伦佐完全就是一个无耻混蛋。
然而这个混蛋,恰恰又是活得最明白的。
阿图罗对伦佐抱怨他的画已经过时,不符合现代化的艺术审美。
伦佐二话不说,提着一把枪就来到画廊,对着墙上自己的画「砰、砰」两枪。
留下一句:
「成了,现代化了,把它卖给那些想买它的低能儿吧。」
毫不顾忌一边被吓到说不出话的女买主。
毒舌的伦佐也总是金句频出。
把那个被可怜「戏耍」的男学生崇拜得一愣一愣的。
「你的表现说明你严肃,始终如一,并且十分谦虚,而这些本质不能帮助你成为一个艺术家。
一个成功的艺术家,得富有野心、自私自利。
做艺术是因为别的都做不来,算是某种残疾。」
果然真正的高级黑,是连自己都不放过啊。
他还将工作比作奴隶制,拷问世人:
上班到底是为了什么,就为了买东西?为了度假吗?
绝大多数的消费都是人为制造的欲望;
度假是因为你正在工作才会想要的闲暇。
背离初衷的工作,就是徒劳无功。
说得香玉都有些怀疑起人生来。
伦佐本是视名利为粪土的。
不过后来他还是成名了。
实现的方式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大家应该都听过,艺术界有条不成文的共识:
艺术家只有在死后,作品才值钱。
为此,阿图罗动上了歪脑筋。
他铤而走险,与伦佐共同炮制了一桩诈死的戏码。
果不其然,伦佐自杀的消息一放出,大众对他的印象立马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配合他过往放荡不羁的人生经历,就更被美化为一个艺术传奇。
画廊里,挤满了前来悼念、缅怀伦佐的人们,即使他「生前」无人问津。
大厅播放着伦佐「遗留」下的视频。
那些原本不合时宜的宣言,现在听来也显得振聋发聩。
不仅如此,伦佐的画作更是价格飞涨。
原本一副卖五千美金还要被讨价还价到三千五的画,如今直接被炒到了十几万。
大画商也忘了曾经对伦佐的不屑一顾,花大价钱也要参与进对他作品的展览与销售。
阿图罗在人前推销、炒作着「遗作」,伦佐在人后源源不断生产着名画。
看似天衣无缝的配合,终究还是会有漏洞。
计划发展到这个地步,正逐渐走向失控的边沿......
整部影片夸张中又带着写实。
画家、评论家、经纪人、大画商之间的关系,被描摹得入木三分。
值得一提的是。
电影的编剧安德烈斯·杜普拉特,不但是导演的弟弟,同时也担任过阿根廷国家艺术博物馆的馆长。
正是因为对艺术品行业的了如指掌,他才能以最轻松幽默的笔调,写出这样一个辛辣讽刺的故事。
更有趣的是。
在这部电影上映不久,现实世界中真的发生了一件类似的事情。
英国涂鸦艺术家班克西有幅名画《女孩与气球》,在苏富比拍卖会上拍出了104万镑的天价。
可就在拍卖人一锤定音的时候,画框里的画突然「自毁」,引得现场一片哗然。
原来,班克西早在多年前就在画中安装了碎纸机,就为了防止画作有一天被拍卖。
他于是就在拍卖现场,在成交那一颗按下了遥控器。
但比画家本人毁画更惊奇的是,他不但没有被追究责任,《女孩与气球》的价值甚至还上涨了50%。
不讨论班克西此举的用意。
同样一幅画,因为有了一段好听的故事,价格就迎风上涨。
这背后的意味,这不是跟营销异曲同工吗?
画作没有一厘一毫的改变,仅因为画家的离世,命运就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公众欣赏的到底是艺术本身,还是艺术的「传奇」呢?
这种奇妙的心理,远不止发生在遥远的艺术界。
纷繁复杂的互联网,其实每天都在上演着同样的事情。
举个典型的例子。
今年4月,巴黎圣母院大火,不少国内网友发微博表达了名迹被毁的沉痛心情。
但这其中也混杂了不少令人哭笑不得的言论。
什么「今夜,我们都是阿莫西林」、「阿司匹林失去了心爱的姑娘」。
还有「民族主义者」趁机冒头,指责大家不该为八国联军之一的法国伤心。
有人借此机会「炫富」了,表示自己去过圆明园,后来被烧挺可惜的......
他们并不是真的在意艺术的被毁。
而只是借此给自己刷存在感,本质上还是娱乐与消费。
归根究底,对艺术的追捧,对伟人的缅怀,很多时候不过是一种附庸风雅。
人人都在追求与众不同,希望高人一等。
但最后,不过都是庸众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