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6:关系层次如何进化?——进入二元关系的基础和关键】

【046:关系层次如何进化?——进入二元关系的基础和关键】

从一元关系到三元关系,是一个人内在世界的进化过程,也是一个人人性和关系能力的进化过程,这样的进化是怎么发生的?

回顾一下,一元关系是一个人只看到自己的意志,只感受到自己的感受,他希望别人都来配合TA,在关系中一切由自己说了算。

同时,人的自我意识也开始发展。

1、从一元关系进化到二元关系

当人处于婴儿期,就是典型的一元关系。

在婴儿的感知中,仿佛自己和世界都是一体,婴儿的世界就是一个整体,婴儿自己是世界唯一的中心。

同时,婴儿是非常脆弱的,自我满足和自我照顾能力没法看。

从人“本能的自恋”来说,在婴儿看来,世界分“好”、“坏”,“好”代表那些TA愿意接受、能处理的东西(往往让婴儿舒服、本能的自恋获得满足);“坏”代表那些TA不愿意接受、不能处理的东西(比如说饥饿时的难受、不被回应的孤独感,这这让婴儿本能的自恋受损)。

起初,婴儿感知到的世界是绝对的二元对立,如果婴儿的需要被满足,TA获得满足感,A就感觉到自己和世界是“好”的(因为婴儿的视角里,自己和世界是一体,还没发展出“自我意识”,从而觉知自己和其他人的不同);反之,如果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觉得自己完全无助,于是认为世界是“坏”的,对自己不友好,同时也认为自己和世界一样“坏”,这时候婴儿和世界的关系,会被体验为“敌意”。

当体验到的“坏”和敌意太多,人又本能地有需要认定和证明“自己是好的”,婴儿会发展出一种极端的措施来保护自己:唯有自己是“好”的,除了自己之外的世界都是“坏”的。

相反,当“好”的、善意的体验足够多,婴儿会首先感知到,世界是让人满意的、是“好”的,自己也是“好”的,是友善的。随着人的成长发育,大致是6个月左右后,发现母亲其实是一个有着独立意志的存在,同时母亲对自己是基本善意的、“好”的,于是孩子可以进入二元关系了,也接受了这样的事实:世界有两个中心,除了自己还有母亲。

二元关系世界的基础,是人感觉到世界有两个“好”东西。

进而,当一个人意识到另一个人和自己是一样的独立存在,有着自己的感受和意志,TA可以共情对方的感受,也尊重对方的意志,这时候,人就进入了二元关系。

2、不完全的三元关系:两个“好”的和一个“坏”的

当孩子进入二元关系的同时,TA其实也和在构建三元关系。

这是因为:

孩子在进入二元关系的同时,往往将二元关系中难以处理的“坏”投射到了父亲的身上,通过构建一种三元关系,去化解那些无法处理的、会对二元关系造成破坏的东西。

这怎么说?

二元关系其实也存在分裂、对立,无论母亲照顾小孩有多么好、多么费心,小孩仍然也必然会有感到受伤的时候。这时候,小孩会感觉到矛盾出现了:

1、母亲有两个,一个是好母亲(好母亲总是照顾我),一个是坏母亲(坏母亲让小孩受伤、感觉到受伤)。

2、小孩有两个,一个是好孩子(可以得到正面回应),一个坏孩子(不被正面回应、被讨厌……)。

正常情况下,孩子倾向于只意识到、留意到好母亲和好孩子的存在,而忽略坏母亲和坏孩子的存在。(你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的心智还在发展,TA感觉本身的力量不足以处理和接受那些“TA无力处理的部分”,只可以暂时忽略)

当好母亲和好孩子比较多,而坏母亲和坏孩子比较少时,孩子就可以完整意识到好母亲和坏母亲是一回事儿,好孩子和坏孩子是一回事儿,母亲和自己都是一样,都是有好有坏,不过,整体上看,母亲和自己都是“好”的。

这就意味着整合,意味着关系中的两个人都能看到别人完整的存在,也可以呈现自己的完整存在,也意味着二元关系发展到比较完善的程度。

不过,在二元关系中去接受、处理彼此的“坏”,比较有挑战性,并非所有处于二元关系中的人都可以做到,这需要关系足够结实才行。

比如说,你刚认识一个网友,和TA见过几次面,不太熟,TA突然想你提出要借用你的钱去投资,借用多少呢?需要你卖掉你自己所有的房产才能凑齐。对一般人来说,TA的要求已经远超你们的关系所能承载的程度了。

关系需要情感投入、心力投入……双方的付出才会变得深厚,关系的深厚程度就像银行存款,你们存的多了,这段关系才禁得起“消耗”。哪怕关系中有人伤害了另一方,毕竟你们关系深厚,还是认可对方“是好的”,关系并不会因此受到太大影响。

对孩子和母亲的二元关系来说,处理彼此的“坏”难度也在这里:

1、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天然和其他关系不一样,孩子和父母的关系是天然形成的,不可回避,这涉及到人本能的一部分。

(你可以和一个朋友绝交,但哪怕有些父母和子女断绝关系,他们的血脉却还是在提醒他们,他们的关系从未断绝)

2、如果孩子尚且未从母亲那里接过足够的爱和支持,二元关系还没深厚到可以接受和处理“坏”母亲和“坏”孩子的一面,同时又必须处在和母亲的关系之中。

(你也可以理解为,在孩子的感觉里,“算了笔账”,母亲有多少“好”,有多少“坏”,“好”比“坏”多很多,母亲整体就是“好的”,对孩子自己来说也是这样,“好”的部分比“坏”多很多,就认可自己是个“好孩子”。)

3、这时候孩子会构建一个不完全的三元关系,这里面有三者:好孩子、好母亲和“一个坏人”,把二元关系中暂时无法处理的坏投射到第三者上,感觉在二元关系中留下的就只有“好孩子”和“好母亲”了。

更具体的表现是,孩子会为了和母亲维持好的关系,会把母亲看成是比自己更好的存在,自己也对母亲好,而把“坏母亲”和“坏孩子”投射出去,一般这个被投射者是“父亲”。

这也就是为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当孩子处于有些年龄段,哪怕是说同样的坏教育孩子,跟孩子讲道理,孩子似乎更容易对父亲苛刻、挑剔,对父亲讲的话就是不认同、不接受,这是孩子把和母亲二元关系中的“坏孩子”、“坏母亲”投射给了父亲。当二元关系中的孩子和父亲沟通的时候,天然在心底给父亲记了一笔,除非父亲先向孩子传递善意,把敌意化解掉。


【阅读:武志红心理课,有感】

你可能感兴趣的:(【046:关系层次如何进化?——进入二元关系的基础和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