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月的时间安排得较为井井有条。上班期间,尽量提高效率,减少加班时长。下班后,或加班,或规律健身。周末则放松身心,和家人共度欢乐时光,外加学习TCI课程。读书时间则全盘交给了每早的地铁通勤。这个时间点精力还算充沛,到了下班时期,则只能刷刷公众号。虽然时间有限,且没有完全坚持,还是读完了几本书。
82年生的金智英By赵南柱
虽然和金智英差不多是同时代的人,从小却未遭遇过类似经历。学校风气已经很开放,父母也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爷爷和奶奶这一辈,即使有,也未没有很明显,加之小时候没心没肺,感受并不深刻。
然而,阅读这本书时,即便不能对智英的遭遇感同身受,压抑的感觉却始终笼罩心头,也很心疼智英,从来只是将不满和苦闷深埋心里,以至于最后压抑到精神错乱,只有附身在别人身上,成为另一人时,才能代自己吐露出真实感受。
而最为让人压抑的是,从智英的母亲到智英这一辈,情况并无改善。智英的母亲牺牲了自己的职业发展,打工供兄弟们读书。到兄弟们学成光耀门楣时,却无人记得智英母亲的功劳。智英的母亲还敢表达出自己的不满,反观智英,却连一句怨言都未对他人吐露。
到文末,即便医生看到智英的病例,有所触动,可女性想要得到家人、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仍然是漫长的过程。
图形思考:一张图展现你的逻辑思考力 By樱田润
很薄的一本小书,很快就能看完,但要知行合一,在实际中学会应用,仍然需要下意识地去锻炼。
这是一本锻炼思维的工具书,可以帮助理清思路,进行头脑风暴。平日里总是习惯于用文字来整理思路或表达自我,现在发现用图形也是一种不错的方式。作者介绍的几种图比较常见,在PowerPoint中都有见过,但其应用远超过自己的想象,不仅在做报告时可以使用,还可以自己画图,用于职场、生活等多方面,甚至还可以用于制作个人简历,应该会让人印象深刻、耳目一新。
小强升职记(升职记)By邹鑫
很久之前看过非升级版,但因为近半年的时间管理一片混乱,于是又将升级版重新读了一遍,还是有一定的启发,记录几点感触比较深的地方。
时间黑洞:
时间黑洞的产生源于大脑喜欢做简单事情的特点,所以相比写报告,大脑更倾向于刷微博。时间也就这样一点点被吞噬。
记录和分析时间:
人生没有下脚料,每一段时间的运用都有它自己的意义,但时间有主动时间和被动时间之分。做事之前有预期,并且追求预期的结果,这就是主动运用时间,否则就是被动运用时间。时间黑洞就是被动时间的集合。
注意力被打断,如果想重新集中注意力至少需要15分钟。找到自己的高效时段,尽量保证不被打断。
记录和分析时间,可以很好地揪出时间黑洞。记录每日的工作日记已经三四个礼拜了,在总结提高效率,加速流程的方法,加班时间有一定缩短。不过工作期间的时间黑洞很少,基本都是忙忙碌碌,周末时的黑洞则比较多。
猴子法则:
不要把别人身上的猴子转移到自己身上,注意:一、明确职责,确定这只猴子不是自己的;二、注意沟通方式,明确、坚决、不生硬。
第二象限工作法:
消除时间管理的三大杀手:信息不够、拖延、预期结果不明确。记录四象限工作跟踪表,尽量将工作重心从第三象限转移到第二象限。
我都是在记录工作日记时,将每项工作后标明象限,发现自己目前更多地还是在处理重要紧急,以及不重要紧急的事项。
衣柜工作法:
整理衣柜的五个步骤对应着时间管理的五个流程:捕捉、明确意义、组织整理、深思、行动,整个流程是一个开放式循环。
时间管理,管理的是承诺,我们每天都在接受和发出各种承诺,答应别人的事是一种承诺,答应自己的事也是一种承诺。有了这样的觉悟,做好时间管理就不难了。
行动、任务和项目:
行动就是直接可以去做的事情,决定它的下一步行动其实是决定执行时机,不同的时机去做,就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对于行动,迅速决定下一步行动即可。
任务是由多个行动组成,项目也一样,但是任务和项目的区别是,任务下的行动基本由自己独立完成,而项目可能是由多个人共同完成,并且它们关注的重点也不一样。做一个任务关注的重点是事情本身,而做一个项目关注的重点是与人的沟通协调。
对于任务,要将其分解,并设立时间节点即可。
如何让想法落地?
用SMART法则理清目标,用思维导图梳理计划,用甘特图掌控进度,用九宫格平衡人生。
每日反思:
1. 今天做了些什么?
2. 对哪些比较满意,哪些不满意?
3. 推进了哪些重要的事?
4. 明日的规划是什么?
受心情和精力影响,最近地铁很多时候都在读轻松的小说,后面需要继续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