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金篆隶草楷行

      据考古学者推论,汉字正式起源大约在六千年以前,汉字的存在切切实实被证实,从殷商的甲骨文算起,距今也有三千四百年左右。汉字主要起源于记事的象形性图画,象形字是汉字体系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后来的演变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历程,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八个阶段,至今普遍使用楷书。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国商代后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金文是指铸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文字,也叫钟鼎文。既然是在青铜上铸刻的文字,为什么叫金文不叫青铜文呢?那是因为当时生产力落后,还无法提炼出金来,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十分发达,铜与金颜色相近,便把铜称作“金”,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自然称为“金文”。

       小篆也叫“秦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制的统一文字汉字书写形式。小篆,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平衡对称,上紧下松,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

        隶书,相传是秦代徒隶程邈所创,所以有“秦隶”之说,又称“古隶”。隶书在汉代得到发展,逐渐成熟,后人称其为“汉隶”。无论是汉隶还是秦隶,都是隶书在不同阶段的发展形式,但是隶书的出现,把小篆和大篆的笔画结体做了改变,把圆转改为方折,大大提高了办公的效率。

       后人把隶书的出现的阶段也叫做“隶变”,隶变对汉字之后的发展影响深远,汉字的图画性逐渐减弱,汉字的笔画在这个阶段,逐渐形成,汉字开始有了起落平直,除了撇捺稍有弯曲以外,其他的笔画弯曲的线条已经没有了。隶变对楷书的出现和形成影响深远。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楷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因为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像楷木一样,所以称为楷书。楷书也是现代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

       行书,行就是行走的意思,行因为书写时,书写速度较快,所以称为行书。

       草书,存字之梗概,狂奔飘逸,天马行空。

你可能感兴趣的:(甲金篆隶草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