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年会归来|美国创新学校的课堂原来是这样

两周前,我在上海参加了第一届中国深度学习年会。不负“深度”二字,年会上的重磅工作坊非常有料,收获很大,需要漫长的时间消化和实践。这篇希望分享一些我最深刻的体会。

1、没有标准答案的科学探究课堂

第一天参加的是Lacy和Zoe的【Let's investigate!Equity in science】工作坊,两位老师都是小学STEAM课程设计师,曾经在HTH研究生院进修。她们带领我们全程体验了一节科学探究课,看她们是如何落地美国科学课标,同时尽可能照顾到每位学生参与课堂。

冰在淡水还是盐水中融化的更快?我们从这个问题入手,试图找到真相。这个现象看起来平常,但背后的原理相当“扑朔迷离”。老师们引导我们经历了猜想、论证、实验观察、建模论证、展示辩论、修正、反思一系列过程。每一次尝试得出结论,都需要学生给出充分的证据。

这个过程是教师精心搭建的台阶,而在课堂上,教师一直只是引领者和辅助者。前期的思考和过程中不断加深的认知构建都是学生自己完成的,老师全程没有提供确定的任何答案。她们给了很多可能的选项,但真相似乎必须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和确认。如果在课堂上没有完成确认,那么课后的阅读任务还会进一步提供帮助和挑战。老师在过程中协助的很多,在结果上给的很少。

谁能想到,这个单元原来讲的是洋流运动。

2、元认知与批判性思维的建构

还是上面那场工作坊,一套探究流程下来,脑力激荡极其舒适,回看当初的猜想和依据,又印证了自己的无知。当然我们万不想把这种“shame”的感受带给孩子,而是想启动他们对自己思维的反思,Lacy老师称之为元认知。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会经历许多次对自己想法的修正和调整,学习的最后阶段,要回到这三点:

I used to think____.

Now I think______.

I'm still wondering______.

前不久在一篇文章中读到,批判性思维跟常规思维最大的差别就是对思维过程的反思。所以有人说,批判性思维是关于思考的思考(think of thinking)。如果在学习中,如果学生能逐步养成这种思考习惯,并不断问自己“我如何知道什么是事实?”、“我在什么情况下改变了想法?”,会是建构批判性极为重要的过程。

3、好奇心是天生的,还需要精心设计嘛?

第二天是HTH项目老师Tina的工作坊,印象最深的就是她如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时候我们会想当然觉得好奇心这东西浑然天成,不需要太过用力,兴趣到了自然就有了,而疏于这部分的体验设计。Tina为我们呈现的项目启动是极其精心设计的,她自己也说,这部分有时花费的精力最多。她用推理解谜的方式,依次给了三个线索让我们猜内容主题。每个线索都需要调动各种知识进行推断,但直到第三个线索出现,真正的答案才显现。整个过程学生是带着浓烈的兴趣和好奇心,深度卷入其中,主题呈现之后,还急切地想进一步探索。

好奇心的确生来就有,而结构化的设计能够让它更好地服务于深度学习。

这一场的详细记录可以参看三有的这篇推文。遇见深度学习,从遇见HTH的PBL方式开始!

4、真实性是永远的黄金法则

Tina带领的课程是关于垃圾处理的。这个主题我太熟悉了,围绕这个主题既当过学生也当过老师,但是这次入项活动,我竟然还是能反思许多,积极地投入计划自己需要改变的行为。这要归功于她不断引导我们将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关联起来。一切的学习都要回归日常行为,这也是项目真实性(Authenticity)的体现。只有足够真实,与生活实际强关联,才能更好地建立学习底层的意义感,加深持久的思考和转化。

当时我做了两项计划,一是自己做酸奶,减少买酸奶制造的包装垃圾,还有给luckin提意见,请他们也提倡用自己的杯子买咖啡。虽然尚未实施,但都还在2020的计划中。

关于这次学习的体会,期待之后结合更多教学实践跟大家交流分享。

你可能感兴趣的:(深度学习年会归来|美国创新学校的课堂原来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