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说课稿

《范进中举》课文插图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范进中举》是初中语文第五册第六单元的讲读课。这是一个小说教学单元。本文是一篇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对读书人残害的名著。节选自《儒林外史》,通过本文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与罪恶有更深的了解,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在比较阅读中欣赏、感知艺术形象。为提高学生阅读和鉴赏文学名著的能力打下较好的基础。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在探究范进发疯的原因中学习运用"比较法"阅读分析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境遇,分析重要人物范进和胡屠户的人物形象。 

2.难点:理解范进发疯的原因及对科举制度的批判。

(三)教材处理:这篇文章内容生动、语言形象,在阅读中学生容易被其情节和语言所吸引,而不容易着眼于对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分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加强主导作用,引导学生不断发展兴趣,领会本文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艺术性。长课文尤其要注意精讲,讲求适当的取舍。本文的关键在于抓住“范进为什么会发疯”这一关键问题进行探究。从观察课文插图导入,引出关键问题,在探究范进发疯的自身原因时又充分利用课文插图,最大化了课文插图在课堂教学中及对引发学生进行思考、理解人物形象、领会课文主旨中的作用。可以说,利用教学插图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有效辅助了对课文内容及主旨的理解。

二、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学会比较阅读,从比较中欣赏文学作品,感知艺术形象。  2.了解运用夸张、对比的手法进行讽刺的艺术。 

(二)能力目标:1.以培养自读能力为主,训练学生运用"比较法"进行分析的能力。  2.采用引伸法,让学生变换思维角度,培养他们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三) 思想及情感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与罪恶有进一步了解. 

三、说教法

1.朗读法;2.讨论法

1课时: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抓住重点,实现长课短教。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观察课本123页的图画,预习过课文之后,你能讲述一下这幅图画的内容吗?(生讲述)

金榜题名,应该是令人高兴的事情,但是范进为什么会发疯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范进中举》。

这一个环节由课文插图导入,引发学生思考,引出本文学习的关键问题:范进为什么会发疯?

(二) 检测预习

本文是一篇古典白话文小说,里边许多词语的用法及意义与我们当下现代文中的并不相同,因而重点检测这些词语的音与义。而对作者及作品的检测则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主题及写法的把握。

(三)整体感知,理清情节

这一环节提出了两个问题:

1.速读课文,思考:围绕“中举”这一中心事件,按时间顺序,小说可分成哪两个部分?

2.说说中举前、中举后各写了哪些事?用四字短语概括。

这两个问题的设计侧重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快速把握,注重训练学生阅读理解、概括能力。

(四)研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这一环节再次回到本节课之初学生由课文插图提出的问题上来:中举本是人生大喜之事,范进为什么却发疯了呢?到底是什么导致了他的发疯?分组讨论。

学生通过讨论,可能很自然的会想到是范进过喜导致的发疯,那么为什么会“过喜”呢?这一追问就会让学生很自然关注到他中举前后的不同境遇,这不同的境遇形成对比,各色人物也就很自然的凸显出来,从而构成一个趋炎附势、世态炎凉社会环境,学生对范进发疯的社会原因认识也就水到渠成。

当然,一个人发疯的精神病态必和个人内心思想性格有极大关系,接着分析范进形象,在对他的描写之中,学生就会发现他内心对功名的热衷,思想受封建毒害之深。这种思想性格在发疯时展现的最为充分,可以说是淋漓尽致。此时,适时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感受发疯场景,再进一步感情朗读、入情表演,再现当时场景,学生此时对人物形象及作品的主题的感受无疑是深刻的。

总体来看,这一环节这样设计,是因为胡屠户、众乡邻、张乡绅构成了范进生活的社会环境,再来分析范进,有水到渠成之感。给学生设置了一个由分到总的台阶。而课文插图的运用,使得课堂学生学习高潮迭起,学生理解得以深化。

同时在人物分析中,对于运用对比、夸张手法、细节描写的手法所展现的讽刺艺术,因为具体,学生也就有了深刻的体会,为下一环节的写法了解做铺垫,学生对讽刺艺术的魅力感受会更加深刻。

(五)分析本文的讽刺艺术。

这一环节提出的问题是:读罢此文 ,人物令人可笑可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

这一问题其实已经道出了讽刺艺术的魅力,通过上一个环节的分析,学生很容易明白这是通过对比、夸张、细节描写的手法达到的讽刺效果。

总而言之,这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巧妙使用课文插图,由插图导入,又由插图提出关键问题,在分析人物形象中又运用插图助读,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对学生的深入阅读起到了推动作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范进中举》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