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晚,一篇10点19分发布的公开信在一小时内突破十万阅读量,热度堪比顶级媒体。这封公开信的作者不是别人,正是处在风口浪尖上的丰巢智能柜。
随着事件的不断发酵,这次丰巢想要躲过监管部门的注意,已经没那么容易了。上海等多个省份的邮政管理局已经表态,将针对快递柜收费问题进行处理,且新华社等官媒也针对收费事件进行了连续报道。不管最后的结果如何,丰巢的扩张计划势必会受到打击。
其实,菜鸟驿站在之前也遭到了和丰巢相似的质疑,只不过菜鸟凭借着免费服务,才没有酝酿成更大的公关危机。但我们都知道,免费不是快递代收服务的长久之计,作为一个比顺丰庞大数倍的物流联盟,菜鸟网络和“通达系”快递在面对丰巢的前车之鉴时,该如何找到一条健康稳健的发展路线,还是一个未知数
超12小时收取保管费事件并没有因为丰巢9日晚间的公开解释而告一段落。5月10日,上海首个因丰巢超时收费而停用的小区中环花苑发出致丰巢的公开信。在这封公开信中,对前一日丰巢“已经提供了五年的免费服务仍然亏损运营”的说法表示不认同。根据这封公开信的测算,已经投入使用的丰巢柜,每天的利润率为240%甚至更多。一方在哭穷,一方在算账,人们不禁要问,快递柜生意到底是赔是赚?
进展
小区称单柜利润已超运营成本
5月10日上午,上海首个因丰巢超时收费而停用的小区中环花苑发出致丰巢的公开信。除了要求将免费时长延长到24小时外,最主要的还是质疑了丰巢在前一日的《致亲爱的用户一封信》中提及的亏损问题。
记者了解到,公开信中为丰巢算了一笔账:丰巢此前对快递员收取使用费用,丰巢柜分大中小三种格子,分别收0.45元、0.4元和0.35元每单。以中环花苑小区为例,每台快递柜平均每天的场地租金支出(含电费)十几元,若以现在快递柜满负荷运转为基础,算每个格子周转率一天只有一次,单个快递柜80格,取快递员支付费用三档的中间值0.4元/单计算,每天收入至少为36元。
公开信中认为,按此计算,已经投入使用的丰巢柜每天的利润率为240%甚至更多,已经完全可以自我造血不说,还有大量的柜身贴纸广告、柜机屏幕和手机端的广告收入另计。如果把一台机器当成一个门店的话,目前初步测算是完全自给自足并良性循环了。
释疑
运营一台快递柜到底是赚是赔?
虽然中环花苑公开信中给出的测算结果是快递柜完全可以靠收取快递员费用而完成自给自足,但是丰巢的业绩报表则显示其连年亏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记者了解到,快递柜的成本主要涉及硬件、维护人员以及场地费用三大块。一组柜体(硬件)成本在1.8万到6万元之间不等。而运维人员的增减也是与快递柜的数量和覆盖面正相关,也就是快递柜越多,需要人越多,因此成本也相对稳定。
而场地费则成了快递柜运营成本中最大的变量。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快递柜从业人士表示,不论是小区还是写字楼,快递柜想要进入就必须交一定场地费用,这跟服装品牌进商场开专柜一样。而场地费用的多少,一般跟该地快递量、所处地段、需求多寡以及是否排它直接相关。
“从中环花苑公开信的数据看,该小区一台快递柜含电费的场地费用一年大概5000多元,这在行业内只是个中位数。”这位人士表示,在跑马圈地的快递柜行业,万元的场租也是常态。
记者测算,如果单纯按照场租费作为成本测算:80格口快递柜,小格约占80%,中格和大格各10%,按照24小时满负荷测算,一年快递入柜收入10658元,即使是较高的万元场租,也能有少量盈余。
不过,如果将快递柜设备成本算入其中的话,类似中环花苑小区这样的中等场地费小区,也可以勉强打平。但目前的态势是竞争加剧导致场租的高企。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在快递柜发展初期,场地费往往被抬高几倍,但是为了获得稳定的用户资源,不少快递柜企业实际上是赔本经营。事实上,这个初期阶段现在还在持续,很多企业需要“抢地盘”,恶性竞争也推高了场地费的价格——早在2016年,一组快递柜的场租费为2000元/年,如今一年上万元也是平常,一些物业还增加了管理费等收费项目。有机构曾经测算,一组快递柜初始运营投资金额至少在4万元左右。
此外,快递柜在一些地区供大于求,使用率远没有到满负荷运转的程度。
这样看下来,丰巢称一个季度亏损2.45亿元也不是信口开河。这也可以回答为什么“速递易”在不停亏损,丰巢还是要将其纳入其旗下——强强联手是为了减少恶性竞争。
观察
政策扶持下行业仍在风口
企业总是抱怨很困难,那么快递柜真的是赔本赚吆喝吗?记者了解到,智能快递柜自推出后就得到各种政策扶持,疫情期间更是受到了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利好政策频出。
今年2月份,国家邮政局明确表示要“积极推广定点收集、定点投递、预约投递、智能快件箱投递的模式,尽可能减少人员之间的直接接触”。利好政策的不断加持,再次将智能快递柜推向了新的风口。
4月17日,国家邮政局办公室与商务部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深入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各地要明确智能快件箱、快递末端综合服务场所的公共属性,将智能快件箱、快递末端综合服务场所纳入公共服务设施相关规划,提供用地保障、财政补贴等配套措施。
而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智能快递柜的箱递率在10%左右。这说明快递入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事实上,丰巢已经获得了4轮约55亿元的融资,对于企业来说,不妨给予长期视角去观察,不必苛求短期盈利。
延伸
多地邮政部门重申“不告而放”可投诉
在信中,丰巢详细地为上班族算了一笔时间账:快递派件高峰在早上9点至11点,哪怕是996的工作节奏,回来再取快递节奏也完全来得及。一直未取的快递会影响第二天的正常投递,丰巢因此提出“逾期收费”,目的就是为了通过收费来改善资源周转。
虽然丰巢认真算了账,但是消费者并不买账。在昨天,一篇用户致丰巢公司的公开信流传得更广,在这封落款为“上海普陀区中环花苑业委会”的信上,业委会指责丰巢的说辞为“博取同情”、“避重就轻”。该业主代表重申,如果不事先经过客户同意投递、保存期限不延长的话,将继续停止小区内丰巢快递柜的使用。
这两封公开信的发表,意味着这场轰轰烈烈的快递存放之争公开化,随着丰巢快递柜新规在全国铺开,多个小区宣布停止快递柜使用,并且还有扩大之势。
顺丰的战略转换
丰巢收费风波的背后,是大股东顺丰从“重质”到“重量”的战略转变。
在一路高歌猛进的中国快递市场上,顺丰是一个异类,纵观过去三年,顺丰的投放业务量连续三年在六大快递公司(中通、韵达、圆通、申通、百事通、顺丰)中垫底。顺丰的业务量增速分别为18.29%、26.80%、25.09%,已经连续3年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尽管顺丰业务一直在增长,市场份额却从2015年的12%下降到了8%,比五年前少了三分之一。
中国快递这几年的迅速增长,离不开二三线城市和廉价快递。在主打高端的时效件业务增速大幅放缓的现状下,一贯高傲的顺丰不得不低下头,通过电商特惠来向下沉市场进行发力。
事实证明这是有效的。从顺丰2019年年报上可以看出,特惠快递直接拉动了顺丰的“经济件”业务,下半年收入同比增长47.5%,全年增长32%,就连业务增速也高于国家平均水平。
低价也带来了净利润的缺失,首先是顺丰一直引以为豪的单票收入,从23.26元下滑到21.94元,下半年更是长时间在20元以下徘徊。毛利率也受到了影响,相较于2018年下降了0.45%。
虽然从绝对意义上来讲,顺丰还远没有到生死存亡的地步——其快运、同城、冷运和医药等业务都取得了两位数的增长,也拥有着非常完善的物流系统。从今年一季度来看,顺丰的单票收入进一步下滑,从21.94元下降到19.5元,价格战已经打响。
顺丰经济件业务的大肆铺张,丰巢却很难跟随,其长期的亏损已经让它不得不从用户端进行收费。
丰巢的苦衷
在4月30号,丰巢推出“逾期收费”制度几天后,顺丰宣布将收购邮智递成为全资子公司。在智能快递柜市场上,丰巢拥有18万台柜机,速递易是行业老二,有10万台柜机,二者的合并将达到快递柜市场份额的70%。
老大和老二迎来合并,更多是出于无奈:从丰巢和速递易的财政状况来看,快递柜依然是烧钱大业,去年丰巢净亏7.8亿元,速递易也亏损5.2亿。双方的财政状况并不乐观,今年一季度又让双方亏损了4亿元。这次合并,也是双方为了避免恶性竞争,拉高竞争门槛的自保。
虽然顺丰是丰巢的最大股东,但丰巢终归是一家独立公司,不可能按照完全按照顺丰的想法长时间亏本运作。丰巢开展了自己的生鲜商城、有广告和存包业务,但依旧掩盖不住每台机柜4—5万元的建设成本。
就算按照业委会公开信中,所说的每天36元营收来计算,扣去近一半的水电费、管理费,就算加上广告和存包收入,智能柜依然不算是赚钱的业务,2016年建设的机柜可能在今年才刚刚回本。
对于以提高业务单量为重的顺丰来说,快递柜反而是一个最好的减压阀,如果还是坚持以前的家家送,顺丰依靠的人力成本就有飙升的危险。
但在丰巢的未来路线上,顺丰则显得非常犹豫,丰巢的盈利速度严重滞后于扩张速度,财政已经岌岌可危。可顺丰又希望让丰巢来承载它的特惠派件,这次的逾期收费,即是丰巢减少亏损的一个试探性举措,也是为了下次扩张加注的本钱。
总结来看,顺丰无疑是想通过价格战+智能柜的方式,通过烧钱来赢得电商快递的胜利。这是一项极难完成的任务,虽然顺丰通过转嫁成本,让自己的单票收入跌破了20元,但“通达系”单票只有5元不到,对客户的吸引力依旧有限。更尴尬的是,顺丰的战线还没有完整铺开,同行的丰巢就已经亏不起了。
从去年10月份开始,丰巢就一直尝试着从用户端收取费用,虽然当时试水的只是打赏服务,但瞬间就遭到了用户的强烈反弹。虽说丰巢后来澄清,打赏功能只是自愿,但其财政状况正一步步恶化,光是2020年一季度,丰巢就又亏损了2.5亿元,亏损迫使丰巢必须寻找获利方法。从丰巢目前的回应来看,这一次它不打算对用户进行让步。
在锋科技(id:feng_keji)看来,相较于闹得沸沸扬扬的丰巢的收费风波,一直沉默的“通达系”或许才是最痛苦的那一方。
“通达系”的沉默
其实细究丰巢的发家史,它和“通达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顺丰牵头成立丰巢的初期,中通、申通、韵达都有参股,但到了2018年就纷纷退出,转入了阿里的菜鸟网络之下。阿里带来的流量自然可观,但顺丰并不想成为阿里的附庸。
在搭上阿里这趟快车后,“通达系”都迎来了高速增长,2019年,韵达的业务单量突破100亿,成为继中通之后的第二大快递公司;圆通业务量增长了40%,申通也有着30%的业务量增长。
“通达系”业务量高速上涨的背后,却是增收不增利的困境。以这几年增长最快的韵达为例,2019年韵达预计总营收346亿元,同比增长150%;但营业利润为36.6亿元,同比只增长1.07%;净利润为26.6亿元,更是减少了1.57%。业务营收翻倍的现状下,利润的停滞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通达系已经被捆绑在了阿里的菜鸟物流战车上,只能凭借着低利润来不断铺张,但这种扩张也并不平稳。在丰巢宣布收费的几天后,申通、圆通、韵达就相继在官网发布公告,上调快递价格。
申通等快递公司的通告解释上,这次价格上调是由于疫情过后,公路交通运输的相关补贴被停止。但也有专业人士认为,因为菜鸟驿站的停工问题,让一直运转的顺丰迎来了业务量的爆发,逆势增长40%。通达系为了弥补停工亏损,不惜大打价格战,但也严重打压了派送网点,不得不提价对网点进行让利。
相比“通达系”对阿里的亦步亦趋,丰巢的亏损都算得上是一种幸福的烦恼。
消费者的反击
尽管顺丰可以宣称,相比于“通达系”,它的发展模式更加独立健康,但顺丰要先面对的是舆论的怒火。
丰巢成为了顺丰派送的解压阀,却也麻烦了消费者。早在2018年的5月1日颁布的《快递暂行条例》中就规定,快递柜的投放必须要征得消费者的同意,去年10月份施行的《快递柜管理办法》更是明确了这一点。但快递公司却将“告知义务”异化为了单方面的手机短信通知,并没有给消费者选择的权利,丰巢遭到的抗议,本质上来源于丰巢对于用户的漠视。
而这次丰巢之所以特地在深夜发了一封公开信,则是因为这次的抗议真正地刺痛了它:杭州、上海、成都等多个城市的近百个小区发布公开信,谴责丰巢的“强买强卖”行为,并暂停了社区智能柜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