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强国史——37太宗准备出发

616年,也就是杨广三次东征结束后,渊太祚也死了,受制于统治阶层的分裂,他的儿子并没能顺利接班,莫离支的位子传给了武将代表中国人乙支文德。但乙支文德很快也死了,具体死亡时间和死因都不详;其后,渊太祚的儿子成功拿回莫离支的位子,并且很快,618年,也就是杨广被杀的那年,高句丽婴阳王也死了,他弟弟高建武即位为荣留王——北方集团拿回莫离支,南方集团拿到铁王座。

乙支文德作为抗击隋朝大军的首功之臣,韩国人认的各代中国人祖宗里第一位民族英雄,没有记录死亡时间、原因和过程这一点非常可疑,有点像史记里对霍去病死亡的记录;婴阳王的死亡也是如此的合适,其衔接之丝滑程度难免令人怀疑,而后新一代高句丽权力分配的结果仿佛强化了这种可疑。

拿回莫离支的渊太祚的儿子叫渊盖苏文,后来为避李渊的讳,也叫泉盖苏文,还有叫泉盖金的。渊盖苏文因为抗击唐军,被现在韩国人视为历史第一战神、民族英难,地位比乙支文德还要高,关于他与李世民的故事在历史编造榜上能排进前十。

韩国人就是这么喜欢认中国祖宗当偶像。

但其实在政治上,渊盖苏文杀了一个国王,又立了一个傀儡,还无差别屠杀大臣,所做所为跟民族英雄不太沾边——哪有把自家老大搞死的民族英雄——反倒是有点像尔朱荣。

荣留王继位后继续向唐称藩,李渊也乐得轻闲,把唐朝境内的高句丽人敛吧敛吧送回去,让荣留王把流落在高句丽境内的中原人也送回来,双方交换了一下战争难民,高句丽送回唐朝一万多人。

实际上,出于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高句丽对中原政权采取的更多是一种权宜的外交策略。

一方面向唐示弱,时不时就遣使进贡,640年还派世子带队去给李世民送特产;一方面对唐积极防御,他们与突厥结盟,还从631年开始花了十几年修建自扶余城起南至大海的千里长城,作为抵抗唐朝的军事工事;另一方面对半岛南部政权继续采取强势政策,干起阻拦新罗百济向唐朝觐的旧买卖,拉拢与日本人关系更近的百济,一起进攻与唐关系更近的新罗。这种略显精神分裂的实用型外交策略,给高句丽带来了二十多年的修养恢复期。

不过唐朝也不是傻子,李渊也好李世民也罢,对于占据辽东还心怀鬼胎的高句丽始终耿耿于怀,他那些跟突厥了百济了之类的小动作,也都是睁一眼闭一眼看不下去了就敲打敲打,毕竟大唐也是新平定天下不久,也需要休养生息,北边还要对付突厥,所以只要高句丽能够经常认怂,大唐面子上过得去,其他的暂时也就搁置罢了。

641年,暂时摆平西突厥和西域诸国的李世民开始着手谋划东北。不久后,高句丽非常默契的发生了一件事,这就是渊盖苏文弑君。

前面我们说到,高句丽内部分裂为两个阵营,一个是北方军事集团,由继任莫离支的渊盖苏文控制,另一个南方文官集团,则成功拥立了荣留王,成为王的男人,在名义上压北方一头。但枪杆子里出政权,光在名义上占便宜终归属于嘴皮子的胜利,难免不踏实。这种不踏实随着王权的自以为日趋巩固反而会越来越强烈。

642年,荣留王秘密召集文官集团,拟定扑克牌名单,要对权势过大的军事将领进行定点清除,排第一号的大猫就是渊盖苏文。

如同曹魏的皇帝几次三番想做掉司马家都走漏风声一样,渊盖苏文也得知了荣留王的企图。事已至此,除了造反似乎也没有什么好的选择。

渊盖苏文命令军队在平壤城外集结,宣布要搞大阅兵,并邀请文武百官参阅,其中就包括荣留王手下文官集团的很多人。这些个文官一落座,就被当场杀掉了。

果真是得了尔朱荣真传啊。

得手后的渊盖苏文趁热打铁,冲进王宫把荣留王揪出来一二三砍了,并分尸弃野,然后扶持荣留王的侄子叫高藏的继位,这就是高句丽的末代国王宝藏王。

毫无疑问,宝藏王是渊盖苏文的傀儡。

消息传到大唐,李世民有点不高兴:高建武怎么说也是我策封的高丽王,你一个下面的臣子,一言不合就弑君,是不是没把我放眼里?

但表面上高句丽的国王还是老高家人,也按规矩来请他签字同意了,李世民便也没多说啥。

643年,新罗的使者跑到西安,给高句丽告了一状,说他跟百济联合,占了新罗40多座城池,还劫道儿不让新罗向大唐进贡。李世民一看这不管不行啊,派了个使者去平壤训话,要求马上改正,结果被渊盖苏文给撅回来了。

如果说国王的非正常更替姑且可以不追究,那私攻其他藩属国、阻拦朝贡就是不给宗主爸爸面子,把训诫使者撅回来更是直接打了大唐两耳光。高句丽接二连三的作死,终于把李世民的火给彻底拱着了。

644年底,李世民点起10万大军,水陆并进征讨高句丽,随后更是御驾亲征。这是唐朝第一次讨伐高句丽,前后延续了四五年,虽然从投入的总兵力数字来看比隋朝少的多,但是军中猛将神人云集,咱们先介绍几个人物背景。

我知道你们就喜欢看这个。

你可能感兴趣的:(宇宙强国史——37太宗准备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