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4读书感悟:孩子摔倒了怎么办?

日更:Day005

书籍:《儿童行为心理学》

在写作之前,我先来做一个小问卷,这样能更方便你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

问题:当你与同伴边走边聊时,一不小心摔倒时,你是期望身边人有哪些反应?

a:当做没有看到,等你整理好了状态,继续该干嘛干嘛。

b:同伴对你不小心摔倒表示同情,“哎呀,你走路的时候要小心点啦,看都摔倒了吧!疼不疼”

我想绝大部分人会选择a,因为谁都不想让别人看到自己出丑,如果没看到那就更好了,正好避免尴尬。但是,我们很多成年人,在面对孩子出现不小心摔倒的情况时,往往都选择了b选项,这是为什么呢?

作为家长看到孩子摔倒,本能的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关心,但是却并不知道这样,其实给被关心的人带来了心理压力。嘿,想要知道吗?那就跟我来一起看看吧

孩子在一岁左右刚学会走路时,总会不小心摔倒,大多数情况下,孩子都能哪里摔倒就在哪里站起来。一天奶奶带他到外面玩,跑着跑着突然摔倒了,奶奶焦急的把杭杭抱起来,并心疼的说:“哎呀,我的小心肝宝贝,摔疼了吧,快让奶奶看看。”原本没有哭的杭杭在获得奶奶安慰后,反而“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奶奶一边抱着杭杭安慰,一边狠狠跺脚说:“都是地不好,踢你踢你!”

这个场景,我想很多父母都非常熟悉,家长本意是想安慰孩子,但却没想到让孩子的情绪变得失控,哭得越厉害了。

其实在孩子摔倒的时候,并没有多么害怕,他们并没有我们成人所感知道的疼痛,因为孩子相较于成年人,对疼痛的感知要弱很多,因此,他能够在段时间把摔倒带来的惊吓和疼痛转移到玩耍上去。

可是因为家长担心孩子受伤、心疼受到惊吓,于是一边心疼安慰孩子一边咒骂土地,那种流露出来的惊慌失措的情绪,感染到了孩子,于是产生了恐惧、紧张和委屈的心理,便开始哇哇大哭起来,结果,父母越哄,哭得越伤心。

另一方面,孩子一摔倒,父母便去扶去哄,还容易让孩子养成依赖的思想,认为反正有人来扶,我干啥要自己起来啊,这样就会导致孩子缺乏独立性。

发展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学会走路就好比经历了第二次分娩,对于孩子来说,一切都是新鲜的,他们行走不是为了行走,而是好奇心的驱使。孩子会走路,是自我意识开始萌发,他们要挣脱父母的束缚,跌跌撞撞、试探着开始向前走,甚至走不好就要跑。

那为了让孩子心理健康成长,当孩子摔倒时,父母应该如何去做呢?

001鼓励孩子自己站起来

002适当让孩子哭一会儿

003教孩子总结经验

鼓励孩子相信孩子自己的能力,培养孩子坚毅自信的品质;

在确保孩子安全情况下,让孩子尽情释放自己的情绪,去感受自己的情绪,学会认识自己的情绪;

失败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引导孩子通过失败找到保护自己的方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0624读书感悟:孩子摔倒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