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郑庄公使郑国空前强大,却很有争议

《春秋左传》记载,郑武公娶了申侯的女儿武姜,武姜后来生下两个儿子庄公和共叔段。庄公出生时脚先出来,头后出来,让武姜难产。武姜受到了惊吓,给他起名“寤生”,非常厌恨他。而生下共叔段时很顺利,因此对他偏爱,多次央求郑武公改立共叔段为世子,但是武公都没有答应。

庄公即位后,面对武姜封制邑给共叔段的请求,他体贴地说:“制邑是个险峻的地方,虢叔就死在那里。其他任何城邑我都可以答应。”于是庄公让他住在京城,封他为京城太叔。太叔在京城任性妄为,作恶多端,还想着杀兄篡位。他先加了城墙,又要求西部和北部边境的臣民听命于庄公时也要听命于自己,他招买兵马,修整兵器铠甲,扩充步兵战车,让武姜做内应,将要偷袭郑国国都。庄公此前一直留意着此事,但是放任他行动到现在,探听到消息后命子封讨伐京城,而京城百姓也反叛太叔,将太叔追到了共国。

郑庄公从小遭受冷眼,被母后宠坏的弟弟不但对外嚣张跋扈、心狠手辣,还目无尊长,根本谈不上对他有“悌”道。但是庄公即位后,不但没有明里暗里教训武姜和共叔段,还给他们自由的封地选择权,这说明庄公并没有因为小时候的环境而“黑化”,所以中国文学史上对郑庄公阴险、狡诈、虚伪的评价在这一点上十分欠妥。而对待共叔段造反的一系列举动,庄公的做法却有些天真。

先不说他的放任让多少子民死在京城太叔一时的寻乐里,那么长时间的武装准备,防御修筑,让活着的百姓也苦不堪言,真是劳民伤财。他自以为百姓在这种强盗统治下会有反叛之心,这符合常理,然而若是共叔段重金悬赏,又有多少人性经得起考验。匹夫之勇,也会给训练有素的军队带来不小的麻烦。他若听取祭仲的几次进谏,早一点处理,仅杀人无数就够降罪了,不但少了共叔段这个祸患,还能集中精力治理国事。春秋战乱,郑国虽然开始酝酿霸主地位,内乱一起,难防谁不会趁虚而入,那他的自信可是自取灭亡了。

平定共叔段时,庄公将武姜送出了都城,并称不到黄泉永不相见。但是慢慢地又有些后悔,在臣子的建议下,他真叫人挖了地道,在所谓的“黄泉”与母后相见和好。在那时的礼制下,庄公的这一做法受到不少称赞,甚至可以为其他昏庸的行为洗白。然而对于一国之君,我们或许可以考虑他的做法只是碍于武姜背后有申国这一强大的靠山,况且当时朝臣分化,庄公手下的力量还不足够,必须妥协以保住王位。

虽然郑庄公颇有政治才干,在对待胞弟共叔段的做法上,还是一个有争议的污点。东汉杨震说:“郑严公(郑庄公)从母氏之欲,恣骄弟之情,几至危国,然后加讨,《春秋》贬之,以为失教。”东周列国志里说郑庄公“狡狯性成,流秽青史”,不过在春秋战国众多王侯中,郑庄公算是排在中上等的一位了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何郑庄公使郑国空前强大,却很有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