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定鼎录 第二章

发#第二章#

      太后高氏,作为上一代晋王后,嫁予晋王襄公五年,后宫无子,直至新历纪年2355年局势动荡,襄公薨。

    经宗正商议,晋王位才有幸落到他们这一支手中,在旁人眼中可谓是天上掉馅饼的一幕,隐藏的暗涌却是半点不少。

    高太后就是其中之一。

      终究不是寻常怎么都不懂的小孩,王灿平日的表现随性却不任性,看似不着调,甚至与贵族王族行为不符,但要真让人说出什么,其实也并不过如此而已。

      只要了解的都懂,包括此世的兄长王钰,晋王后杜氏,以及长乐一宫上下,只要接触过王灿的人都了解,这位王子并非如传言之中那般顽劣,甚至能够称得上是懂事。

    星宿转世,天生早慧得上天眷顾,并非是王灿自提身价,或者是为了让自己行动更方便才编出的蛊惑言语。

    相反,意识到自己来到陌生时空的王灿甚至想要尽力的夹起尾巴做人,直到长大,接受分封前往封地,安然度过余生。

      有些可惜,却是最好的选择,无奈事实却与想象不同。

      承载天命降生,并非是所谓神棍的胡言乱语,只是这个世界并非是想象中的封建王朝,同时还有着各种特异的力量。

    王三子灿,承天运降生于晋,这是晋王宫观星所的观测,居于此世的人们无论贵族王侯,黎庶黥首皆深信不疑。

    乃至是王灿这位曾经的无神论者,在事实的面前,也不容许他不信。

      从太古时期传承下来的力量,武之一道亦可破天,王灿承载天命,自带星宿传承,自出生以来就站在了让人羡慕的地步。

      作为祥瑞的降生,王灿无论地位、资质、代表的意义都不同于往常,对于现今风雨摇摆的晋国可谓意义重大。

      就往大的局面来说,太子王钰的降生稳定了晋王族内部,使反对者声音得以减缓,直到王二子王锦王族内的反对者已经寥寥无几。

      无他,嫡长子,以及嫡长子不幸夭折之后的备用继承人都有了,王位更迭的不利因素降到最低,身处这方时代,子嗣的重要性自不用说。 要说身为长子的王钰,与次子王锦降生代表王族内部的安定,决定了王凌是否有资格坐上王位,那王灿出生则是确立了晋王位置是否稳固。

        王族孩子不少,自带天命祥瑞降生的孩子却没有几个,乃至是放眼九州也少有找到这般的人物。

          王灿自带星宿命格降生,得天眷顾授予武道,假以时日跨过凡境,镇压一方不成问题,面对如此强者,有心想要反叛的各派也要衡量一下得失。

        骆驼虽瘦终究也有三两肉,昔年晋元公王元划分九州,铸九鼎,晋王族掌冀州鼎,统御冀州为九州之中最为丰硕的区域,

        其余各派武者各自最为分予各门各派武者应晋王令镇压一方、抵御外敌,为晋王朝最为繁盛的时代。

      至今已过千年,冀州之晋虽显颓势,却也不是任意的一派乃至是一州能够与之为敌,加之门派之间有着仇怨。

      九州之晋,诸如魔、道、儒乃至是部分难以界定的势力分布八州,门派之间的相互牵涉,造就了联合的困难。

      如居于燕地之西的天极宫与毗邻晋西南地域的正一教,从上古以来的仇怨直至现今,纷争依然不断。

      儒镇压荆州,毗邻白虎堂为梁州当地武者组合,其中势力错综复杂难以定下机理,加之儒之一道的局限,荆州一带言论虽凶,却少有动作。

      其余各州,或者本身局限,加之对晋王朝还存在忌惮,随着王灿的降生,最终持有观望态度,静待时机。

        随着外部势力的平定,宗正认可,内部外部竟是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迹象,王凌一脉算是站稳了跟脚。

        诸如高太后这般心怀不满者也只能暗中行动,不敢有半点逾越。

        现时王灿年龄四岁零五个月,王钰年龄接近六岁,按照晋王室的规定,也在元月十五之后两人就开始了启蒙的学习。 按照王灿的说法就是对幼年孩童的洗脑教育,当然这也只是想想而已,什么话能够说,什么话不能说他还是知道的。

      作为大家族对幼年孩子的教育,为的是在孩童年少的时候增强对家族的归属感,看似无聊甚至还有些浪费时间的学习,却也有着它的价值。

        从永昌殿中走出,估摸十步左右,因为王钰命令退下的侍卫伴读再次跟上,来到王灿和王钰的跟前行了一礼。

        “见过太子,见过三王子。”总共八人,三位身穿华服的少年走上前头,太尉何昭之孙何俊居其中,左侧站着奉常吕仲之孙,少府吕方之子吕常。

        大司农李顺之孙李健居其右,三人皆为王钰伴读,也不说明明是晋国却用王灿熟悉的三公九卿官制,还有那与分封差不多的九州制。

          看似奇怪,要说因地制宜也没有问题。 然后各王子的伴读,原本王灿也有,却被他以身边跟着几个人太过麻烦为由拒绝了。

          其中少不得也有宫中的某位出力,王灿想到了却也不在意,只要目的达成,细节什么的也就随它去好了。

          不过伴读没有了,近侍也不需要,只有暗卫在暗中保护的王灿看起来完全不像一个王子,要说是被忽视的贵族庶子也没有问题。却胜在轻松,尤其在看到王钰那整整一群人的时候,王灿心中忍不住吐槽了起来。

        “就像是去打群架那样。”八人的队伍,算上王钰九个,一字排开都要把永昌殿的门口给堵了,加上近侍安易、四位高大的侍卫完落下的影子完全就把阳光给挡住了。

          王灿稍稍的退了几步,走到空旷的一处,稍稍的呼吸了一口带着几分冰凉的大气,享受了几秒阳光的沐浴,转过了脑袋,向着王钰提醒了一句。

          “太子兄,该出发了。”

          “叫兄长就可以了。”

          “好,下次会记得的。”

        依然还是这样的回答,看着王灿离开的背影,王钰无奈摇头,向着左右示意了一下,随即迈出脚步,来到王灿的身旁,一行人浩浩汤汤的向着学堂的位置走了过去。

你可能感兴趣的:(九州定鼎录 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