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县:汉文化从这里走来!

献县历史悠久,其名源于献王刘德,刘德“修学好古”,纳贤士、集古籍,为秦焚书坑儒后的文化复兴作出突出贡献。


献王刘德

循古人刘德之风,献县人重学术、民风朴实淳朴。
明朝建都北京后,滹沱河南北人来车往,甚为不便。当地人遂建木桥,然滹沱河水势汹涌,木桥屡经毁复,耗费了大量人力财物。河间知府王逢元等提议修建石桥。献县知事李粹自捐资主修,邑人刘沿用、石守志、张九叙等捐资募款,力成此举。为此捐资出力者不计其数,就连石料都是商船纤夫不矢劳苦从千里以外的太行山区义务代运。经过8年努力,于崇祯二年建成,成为京东南的交通咽喉。


单桥

自明代,单桥历代设有重兵把守。日军侵占华北时,对京德古御路采取避村过野,裁弯取直的办法,向西移1公里修建新桥。兴盛了几百年的单桥冷落萧条下来,而石桥也得已完好地保存。


县领导与孙英杰先生考察单桥

现今,有献县企业家孙英杰先生为振兴家乡经济、重塑献县人尊学、重教之风,欲以单桥为中心,打造汉文化小镇,并为此此次奔波。
作为献县人,甚为孙先生的言行所动,作诗一篇。

献州①民淳朴,
尽显汉遗风。
问君缘何此?
德公复《传》《经》②。

贤者聚匠心,
九拱石桥筑③。
今塑汉文化,
引得英杰出。

注:
①今河北省沧州市献县,秦初始置乐成邑,西汉为乐成县。东汉至东晋时期,属河间郡,为河间国治所,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乐城为广城,仁寿初,因“广”字与国君杨广名讳,广城改称乐寿,金太宗天会七年(1129),乐寿升为寿州,完颜天德三年(1151)改寿州为献州,此为效汉献王刘德承谥号为县州名称之始,明洪武九年(1376)降州为县,改乐寿州为献县。
②秦焚书坑儒,汉初,河间献王刘德好古爱学,曾下令修筑日华宫,"置客馆二十余区,以待学士","于灰尽之余纂亡散篇卷,仅而复存"。所得之书,有《诗》、《左传》、《周官》、《礼记》等多达几十种。数量之多,充满楼阁,据载 "其量可与汉朝" 等。
③单桥,位于河北省献县城南6公里滹沱河旧道上,为五孔四券石拱桥,始建于明崇祯二年(1629年),桥面青石铺砌,两侧桥栏由64根望柱和68块石栏组成大小九拱拱顶的两端,雕饰着18个龙头;在栏板、栏柱上雕刻着不同的动物图案。当地至今对单桥还有"三千狮子,六百猴,七十二统蛟龙碑"的传颂。此桥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你可能感兴趣的:(献县:汉文化从这里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