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4

第一部分  读书笔记

1.对乌克兰不熟,对那里局势不想置评,就是想起一件往事。多年前在圣彼得堡开会,遇到一位来自基辅大学的老师,金发碧眼,气质非凡,在一起聊得挺开心。

然后我就说到小时候很喜欢一部乌克兰人写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老师淡淡地笑了一下,说听说过这本书。

我接着问,你们现在怎么评价这个作者和作品,是否从感情上还有所怀念?她连笑脸都没有了,说了一句:那些都是过去的事了。然后就一声不吭,气温骤降。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确是中国几代人的情结啊,我教对外汉语的时候也曾经问过乌克兰学生,得到的是一脸懵逼的表情。

教训:在对外交流中,慎从自己的理解和好恶,同对方谈对方的历史。

2.2021全球GDP总量96万亿美元。美国约23万亿。美国当年就业人数不到2亿。按照美国的劳动生产率,全世界只需要七八亿的各种劳动力,相当于人口总量的十分之一。平均人寿按74年计算,一个人一生大约需工作8年。如果就业年龄按22岁算,可以在30岁时退休。

美国不是劳动生产率最高的国家,机器人还在以分秒计的速度排挤人力岗位。

大数据显示平均1台机器人的产能相当于3.3个人工。而机器人运行成本要比人工工资低得多,制造一台机器人的成本比培养一名员工的成本更低。

2021年全球服务型机器人产量九百多万台,工业机器人大约一百万台,也就是全球失去了三千万的人工岗位。

现在的机器人密度大约300台/万名工人,也就是有十分之一的人工岗位被机器人所代替。机器人产量每年都在增长,以中国为例,2021年产量36万台,预计2025年达到75台,翻一番还多。

当机器人密度超过1500台/万名工人时,全球大约只需要三四亿人工劳动力,相当于总人口的二十分之一。而达到这个水平,可能用不了十五年。大约在二十年之内,全球所需劳动力人数可能会低于一亿,中国也只需保留2千万。届时,劳役制可能代替现在的劳资制,一个人一生只需要服役工作三五年。

个人和家庭的收入来源,或分配制度将成为最主要社会问题。说白了,当所有的人都不需要劳动工作时,按什么发钱,什么人该多发,什么人该少发,依据是什么。

人口老龄化,出生率降低,熟练工人缺口,也在促使机器人研发和使用的加快。

3.我在午后就像一条刚吞了只山羊的大蟒蛇,只想歇会儿,专心消化,没力气动弹。

斯蒂芬·金 | 写作这回事

4.讨厌的话,就讨厌吧,远离讨厌的人,这也是享受快乐人生的诀窍。

—— 日剧《我的裙子去哪了》

5.霍华德·马克斯,在他的经典著作,《投资最重要的事》中说:认识预测的局限性,是我的投资方法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他进一步提到:如果预测有时候很准,准得一塌糊涂,那么为什么这么抵触预测呢?因为一次准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长期都能准确。

首先,调查发现,除了取胜的那一次外,胜利者通常预测得并不准确。其次,调查还发现,胜利者的错误预测中,有一半比共识预测,错得还要离谱。

      也就是说,不要等到行情好了,才全仓买入,也不要等到下跌后,才割肉离场,永远在做全仓买和全仓卖的选择。对于绝大多数的投资者来说,在场,经历1-2轮完整的涨跌,在场,获取市场的平均收益,是更靠谱的一种方式。

6.1998年,邢台市隆尧县石膏矿发生塌陷,6名矿工深埋地下。搜救费用高达60万元,当地准备放弃,赔付每户3万元。5户接受了赔款,只有一个叫苑玉林的老人执意要营救儿子,拒不签字。赔偿款从3万涨到15万,苑玉林不为所动。当地只好开展营救。27天后,营救人员打开通道,发现6名矿工仍然活着。

7.法医。

大学的时候听过一次李昌钰的讲座,其实干货不多主要是聊天和吹水。还听过一次日本法医的讲座,以及看过一次法医在解剖教研室进行法医解剖。日本法医的讲座一看就很严谨,描述非常详细、富有条理,然后推理非常有逻辑,还有模拟实验。这跟日本的医学书籍一样,详尽而严谨。李昌钰,感觉名不符实,更像是侦探而不是法医。

8.导致一段关系无法继续下去的原因不是两人之间的诸多不同,而是这些不同不被理解。

鸡汤说,理解比爱更难得。当我们说自己渴望被理解时,我们其实是在说,我渴望有人来共享我的现实。

你并不需要同意我的观点,但是我需要你听见我,当你听见了我所说的,那至少证明我们在同一个现实里,我们戴的是相同的VR眼镜,我不是孤独的。

相反,如果你与一个人沟通,对方拒绝聆听,像是一拳打在棉花里,你就会有无力感,你便开始怀疑自己的现实。这何尝不是一种gaslighting?

那为什么理解如此稀有?我们每个人都是带着创伤成长的,有的人多一些,有的人少一些。

这些创伤,如果置之不理,就会成为我们潜意识里的禁忌。我们大多数时候可以绕过这些禁忌照常生活,甚至意识不到它们的存在,因为早已习惯,但是当我们与另一个人有交集时,对方未必会与我们共享这些禁忌。

所以当对方企图和我们沟通时,我们就选择不去听见,而在对方看来,我们的拒绝聆听无可避免的成了故意扭曲对方的现实。

所以,接受自己,理解自己,爱自己,把自己内心独有的禁区尽量缩小,这样我们与别人共享的现实就能越多,我们理解他人的能力就越强,我们也能得到更多理解和爱,形成一个好的循环。

“It’s feeling unheard for our differences that is unbearable, it’s never the presence of differences per se…There is a big difference between a partner not doing what we want and a partner not hearing what we want.

The most flawed open person is preferable to the most seemingly accomplished defensive one.”

- 《School of Life》

非常同意。个体关系是这样,群体关系也是这样。和谐源于信任,信任需要理解,理解和信任都需要看见,需要开放,需要现实的共享。如果这些渠道都受到阻碍和遮蔽,那信任的机制就会受到破坏,那时候哪怕你说的是真相也没人信。

9.别轻易说“我不会”。别轻易封印自己。我只是暂时不会,但是我愿意尝试,愿意学习,愿意承受改变的压力,愿意在挫折中坚强,所以我迟早会。

比别人慢也不要紧,比别人弱也没关系,只要是我真心在意的,再微小的进步都会给我最充沛的感受,这本身就是奖赏。

你遇到的波折越多,越证明你对自己的改变越大。同样是人,在事里面磨的越多,锻炼越大。

所以最后你看那些过得开朗的,身强体壮的,并不一定是最幸运最顺利的那群人,而是能够摆脱懒惰自我进化的人。

10.嗜血的欲望一旦被释放,就会不断升级。如果网暴狂欢不用付法律代价,那么很快就会演变成真见血,权力快感的膨胀是无限的。

心理上进入成年人的世界,要理解人性的真相。

人性中的一部分,是嗜血。

嗜血者都以攻击虐杀他人为乐趣,在虐杀他人的过程中获得掌控感和权力感,肆无忌惮地释放心中的恶魔,让嗜血者颅内高潮。

嗜血者又分两种,一种有实际利益诉求,我称之为大Boss;一种没有现实利益,我称之为狂欢群众。

大Boss既享受嗜血,又有着清晰的利益诉求,就是钱和权。钱权名利正好是狂欢群众们赋予的。

如何成为一个大Boss?网飞有《暴君养成指南》专门讲法西斯之类的暴君。也有《狂热分子》《乌合之众》这样的经典书籍。

前人经典解析甚多,我就不多废话了。

只提下心理重点:大Boss通常人格上极度偏执,认为自己绝对正义,而且必须要塑造一个十恶不赦的敌人。当然,也有更高级的大Boss,非常清楚自己的行为跟正义无关,但是他会通过表演偏执正义,并精心打造一个恶魔敌人形象,从而赢得为所欲为的权力。

对方十恶不赦 = 我绝对正义 = 我们可以没有代价的虐杀对方

只要这个链条形成,嗜血群众就可以狂欢了。

这种狂欢在家庭中也是一样的道理:父母只要认定自己“出发点是为孩子好”,那么就绝对正义了,怎么对待孩子都可以,孩子痛苦得要自杀,那也是孩子不能体谅父母的苦心。

一个人心智要成熟,要成长得温暖有力量,首先要面对人性中血淋淋的真相。

11.最近很多考研的帖子,看得我窒息。这世界上根本没有那么多需要研究生学历的工作。如果一个入门级的工作都只招硕士,那么说明工作市场出了大问题,年轻人都是受害者,都在被剥削。

12.独处是一种特殊的能力,有这种能力的人并不多见。我向来羡慕那些拥有内在资源、可以享受独处的人。

独处给你一个独立空间,一份自由,这是人们嘴上想要实际上却害怕的东西。他们害怕寂静无声,害怕那种剩下自己一人与自我思绪及长篇的内心独白相处的静默。

——意大利导演费里尼

13.加速度比初速度重要,持续进步比一蹴而就重要。

学历就是初速度,持续学习是加速度。

14.“寄希望于任何立竿见影的改变是不现实的,比起让世界瞬间焕然一新,我们更愿意寄希望于微小的,一时一地的开始。我们抱持的希望必须能熬过这全人类的灾祸,在最漫长的黑夜都不会熄灭。” by T.S.艾略特

15.什么是观念人?在思想的流水线上兴高采烈跳舞的盲目玩偶。

16.“愿世界于你只是一个小小村落,你可以随意行走。”

这句话请打印,当年刘克亚提出过一句类似的观点,叫国际自由族。

对于高层次的人士而言,国籍只是定居在哪个村而已。

之前,演员很多都是外籍,是近十年高速发展,大家才纷纷回来。

十年前,大家在群里聊天,聊的都是走出去,移民。

现在,很少了。上海就很值得。

第二部分  健身定投

7:30—8:30  辉辉健身一小时,辉辉说十个女人九个湿,如何治?运动健身就是免费而便捷的方式,可以改善手脚冰凉。还有泡脚也是。

第三部分  日记

今天一整天都呆在山里,早起晚归,跟大部分上班人一样的节奏。

虽然我开车慢,笨鸟先飞,我7点左右就出门,避开早高峰,半小时左右就到单位,吃完早餐直接上班。

下午5:10才出单位大门,虽然车速慢于一人部分的同事,但我也不赶那两三分钟,按自己的速度开,安全才是回家最近的距离。

早上开车在路上,总结自己性格中的弱点:草率、优柔寡断。这两个软肋造就了今天的我。人,有时真的得好一生的时间来认识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