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3《高效学习方法全集一》笔记1

GOOD!GOOD!GOOD!这本书里有预习、听课、复习、做题等各个方面的高效学习方法,而且都是中高考状元的学习心得。难怪班里成绩好的同学都人手一本,我也要迎头赶上! ——初三学生

李宗泽 看过这本书以后,我发现了一个奇妙的细节,就是:几乎每个高考状元都在用错题本!不管是课后习题,平时的作业,还是试题,他们都非常重视其中的错题,还总结了很多怎样整理和复习错题的方法。这些方法让我受益匪浅。

第一章 预习:学习成功的第一步

由此可见,同学们课前预习与否,对听课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预习时间要合理分配。如果时间充裕,应多查课外资料,将预习引向深入;如果时间较紧,也至少应大致翻翻。不应不经预习一无所知就去听课,那样学习效果不好。 记住,多花点时间在预习上,是提高成绩的最有效的方法。

预习有时需要阅读参考书,但又不能完全依赖参考书。对于有关人文知识方面的学习来说,如果参阅更多的课外书籍,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对于小说,要了解小说反映的时代背景就要学习有关风土人情方面的知识,这样有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认识。

因此,预习也要像沙里淘金一样,筛得越细,最后的收获也就越大。 高 效 锦 囊 数字化标注法 此方法特别适用于文科,如语文、政治、历史、地理。具体做法是:把课本中的重点内容、重点字、词句标示出来,然后用数字1、2、3、4等加以注明,经过数字化的归纳,我们可以清楚地记住这一课中有几个需要掌握的关键词,这一个知识点下有几个层次的内容,从而使知识更加条理化,使预习更有效果。

第二章 听课:

学习最关键的环节

课堂是同学们接收知识、存储知识的重要平台,能不能高效率地听好课将直接决定着同学们学习成绩的高低。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严济慈先生曾说:“听课,是学生系统学习知识的基本方法。要想学得好,就得会听课。”因此,我们可以说,不会听课的同学,成绩往往不会好。为了提高听课的质量,同学们就更应该讲究其方法。

什么是课堂重点 在课堂上,老师讲的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我们一定要用心听、用心记。 1.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关系式等; 2.老师反复强调的、板书时反复勾勒的重要内容; 3.老师强调的最容易混淆和出错的地方; 4.我们预习时没有完全弄明白的内容。

听”要有所讲究 上课时一是要听老师是怎么讲的,是不是讲到了点子上,重点是否突出,结构是否合理;二是要听老师是怎样复习旧知识的,是怎样引入新知识的,是怎样讲授新课的,是怎样巩固新课知识的,是怎样结尾的,是怎样布置作业的,还要听其他同学是怎样回答问题的,又是怎样讨论问题的。

因科而异记笔记 记笔记的形式要因学科而异,充分体现各学科的特点: 1.英文课、语文课的重点词语、句型,直接记在书页上,既能节省时间,又便于复习时查找。 2.数、理、化主要记老师解题时的新思路、补充的定义、定理、公式及补充的例题等。 3.政治、历史则着重记老师对问题的综合阐述,以便加深理解,加强记忆。

笔记:提纲 思路 重点 补充 感悟

上课要以思考为主,笔记没跟上都不要紧,但是一定得保证脑子要跟上。如果不动脑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题目做得再多,笔记记得再好,也是白搭。

课堂的无价之宝 上课时,老师常有针对性地介绍学习方法,有时又寓学法于讲解、归纳、演绎、分析、综合、解题之中,潜移默化地“授人以法”。对我们来说,一定要有意识地捕捉这些解题、分析教材、记笔记、总结等技巧。这些内容对我们来说都是无价之宝,可惜有的同学却偏偏把它们都放弃了。我们应当在听课时把这些感受、收获记录下来,使自己既获得了知识,又得到了方法,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习能力。

课后总结的时间要适度 课后总结的时间不宜过长,简单地概括出上节课所学的知识要点即可。如果时间过长,思维一直停留在上节课的内容中,会影响自己下节课的听课效果。

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复习策略 及时复习比延迟复习效果要好,但也并非越早越好。复习的最佳时机要根据个人学习习惯、课程的性质、难易程度而决定。 1.听课较吃力,疑难问题多,就要及时些;当堂基本听懂,复习只是深入钻研,则间隔一两天,影响不大。2.课程的概念、原理抽象费解,复习就应及时一点;讲课主要是叙述性内容,与书本内容一致,也可以间隔一段时间再复习。

复习时编一本辅导书 复习时准备一本笔记本,对每种类型的题记下它的解题思路,并附上例题及解答过程(为了省时可以复印剪贴)。因为题型繁多,不可能也无必要一一都记,只对那些自认为容易忘掉的内容加以记录。这一本自制的辅导书便是考前最好的复习资料,尤其是在最后复习阶段,面对浩瀚的题海,如果没有这么一本“指导书”,往往会无所适从。

实际上,会读书的人都很看重目录,善读书的人都很善用目录。以往我们对目录似乎重视不够。正如有些老师所指出的:“究其原因,就是小看了目录的作用。” 高 效 锦 囊 对目录进行深加工 我们可以对教科书的目录进行改造和补充。所谓改造,是指可以将目录输进计算机,然后重新设计。例如,可以加大间距及天头地脚,便于增添内容,然后加以灵活运用。

概括地说,这就是我在每周的复习中,坚持做到的“五个一”,即温习一遍教材、对照一次笔记、检查一遍作业、记录一些材料,最后再总结一下方法。通过检验,这种方法非常有效。

这就是黎玥同学推荐大家周末复习时要做到的“五个一”。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具体如何做到周末复习的“五个一”。 1.温习一遍教材 按照一定的顺序,将一周所学的主要科目的内容温习一遍,结合课本上的思考练习题,分析一下教材讲了什么,应重点掌握哪些内容,哪些自己已经理解了,哪些尚需进一步掌握。 2.对照一次笔记 对照课堂笔记,看看老师在一周中重点讲了什么内容,与自己的理解有何差异,哪些地方记住了,哪些地方遗忘或忽视了,这样,可以进一步把握重点,理解难点,加深记忆。 3.检查一遍作业把一周的作业看一遍,查一查哪些练习题是基础训练题,哪些是能力训练题;查一查哪些练习题与教材的重点、难点有关;查一查哪些做对了,哪些做错了,原因如何。 4.记录一些材料 通过前面的环节,已明确了重点、难点,做错的题目和原因,尚需巩固的知识等。这时,就要用一个专门的本子记录下来,从而为以后的阶段复习、期中或期末复习做好准备。 5.总结一下方法 周末复习知识之后,还要认真总结自己一周以来各科的学习方法,对成功的方法,下周继续坚持;对不成功的地方,以后想办法逐步改进。 记住,一周复习总结一次,比你拖到最后再总复习要有效得多。

千万不要死记硬背 一说到复习,很多同学都认为只有一字一句的死记硬背才能记得牢。其实,用这种机械记忆的办法死记硬背,

反而很难记住,而且忘得快。正如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记忆没理解的规则,会导致肤浅的知识,而肤浅的知识是不能保持在记忆里的。”比如,数学公式都是用枯燥的符号表示的,如果生吞活剥地死记硬背,不理解它们的意义,复习起来就非常困难,一时记住了也容易遗忘。这类知识不但要理解它们的意义,而且还要弄清它们的来龙去脉,才能记住。这种在理解基础上记忆的知识,有时即便是遗忘了某些内容,仍然可以根据已有的知识把它推导出来。

把抽象记忆同形象记忆相结合 这一点有助于你轻松地复习、记忆,而不至于背得心烦意乱。比如,在背历史时,可以想象那些历史故事,这自然就把自己置于一个历史大环境中,在这样的环境下再来领悟其中的内容与道理岂不简单?再比如,在背政治时,也可同社会事实、国际大事相联系来背,既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也有助于背牢、背活课本上的字。

找准记忆规律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人脑对所接触的知识往往有一个规律,一般是在第一遍接触之后,前3天的遗忘率很高,第3天到第7天次之。所以,重复记忆的时间应该是:20分钟—3小时—第二天—一周后—一个月后······一直重复到第13次,才能牢牢记住。

卡片归类复习法 归类的方法有很多,卡片法简便易行,值得提倡,许多人都善于运用此法。譬如在复习某些片断知、发现了报刊上的零星珍贵资料时,运用卡片法归类会使人获益匪浅。而且,同一复习材料运用卡片能更方便地变换角度归类,每一次归类都会有新的发现,因而能从不同的角度对材料进行交叉复习,收到良好的效果。

把知识烂熟于胸 就读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杨阳同学说:“总复习阶段,我是用‘过度记忆’的方法来复习文科的。因为,不管你认为自己对课本内容有多熟悉,掌握得多透彻,都要反复地复习课本,速度依各人的掌握程度而定,比如,如果记忆得较牢固,就可以浏览课本。记得我在高考前的那段时间,一遍又一遍地翻课本,至少把五册课本都读了很多遍,所以对其中的知识,可以说是烂熟于胸了,高考时用起来就感觉得心应手了。”

第四章 巧妙做题,轻松提高学习成绩

为什么有的同学花费大量的时间做大量的题,学习却毫无进步,而有些同学却能通过做题快速地提高成绩?其实,关键就在于有没有掌握做题的正确方式。做题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做题而做题,而是要在解题中学会解题。如果不能提高自己的综合解题能力,那么做100道题也不及别人做10道。因此,同学们要懂得做题技巧,巧妙地做题。

优等生的数学习惯 从很多优等生的经验中可以看出,他们都很重视数学的基础。原理、概念、公式、例题,这些看似很简单、很抽象的东西,构成了数学学习最根本的东西。根基不牢固,学好数学是不可能的。因此,正确记忆和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对于概念、公式、定理,要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它是如何推理出来的,可以用来证明什么,与其他概念、公式、定理有何联系,等等。同学们要不厌其烦地学习,既不要以为概念很抽象,不易理解,就干脆把它放过去,也不要以为它很容易懂,而不去深入理解。

给其他同学讲题 老师经常鼓励尖子生多给别人讲题,这实际上是更高层次的主动学习。具体地说,就是不把做出正确答案作为终点。因为要给别人讲解这道题就必须准确理解该题的解题思路、思维方法、分析过程,还要能列举出类似题型,引发更进一步的思考。这样,解题就成为一种乐趣,每落实一道习题都会有一种充实感。

为了提高做题质量,达到做一道题目顶上别人三道题目的目的,史寒朵同学为我们贡献了自己的独家秘籍,那就是要坚持以下四项基本原则。 1.不要对所有的题“一视同仁”

2.会做了就不做,做不会做的 “什么不会就做什么,什么会了就不做。”这真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道理。或许有同学会说:这算什么经验?先别忙着下结论,事实上,有很多同学就是忘记了这个简单的道理,什么不会就不做什么,什么会了却还做什么,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3.做过的题要整理 有些同学做完了题就一扔,而善于学习的同学却会很珍惜自己做过的题,他们会分门别类地将自己的作业整理成册。 4.整理后的作业要不时翻看 作业整理好了,应该如同课本一样置于案头,不时翻看。否则整理得再好,又有什么意义呢? 记住,做题要的是质量,而不是单纯的数量。 高 效 锦 囊 文理科做题有讲究 1.文科多做难题,思路才放得开,再见到相对容易的题,才不易被困住。 2.理科必须先易后难,步步为营。基本题还没会,不要去做中档题;中档题还没熟,不要去钻难题。 3.一句话:文科由难到易地做题;理科由易到难地做题。这是符合文理科学习的规律的。

错题笔记详细记 错题笔记包括三个方面: 1.记下错题是什么,最好用红笔画出。 2.分析错误是在哪一环节上发生的,为什么会出现这一错误。 3.根据错误原因分析提出纠正方法,并提醒自己下次碰到类似情况应注意些什么。

总结经验教训 整理完试卷后还要对这次考试进行总结反思。反思一下自己在这次考试中暴露了哪些问题:是自己没有认真复习、上课不认真听讲,态度出了问题;还是没有重视基础知识做了大量偏难怪题,方向出了问题;还是马虎大意、书写潦草、没有按做题步骤规范来作答,或者其他。只有不断地反思,我们的考试成绩才能一次比一次好。

第五章 快速学好文科的好办法

055 英语背诵“五步法” 要想学好英语,大家势必要背大量的课文,这其中也有好方法。 高效学习经验 ·姓名赖绮玫 ·毕业学校广州执信中学 ·2011年广东省高考文科状元 我的经验是,背诵一篇英语文章时,首先要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然后分层次逐个击破。可以将一篇文章分为好几段,再将一段话分为几个句子,每个句子再分为几个部分(比如分成主谓宾),然后按照句意先背上几句,之后再把这些句子连起来成段背诵,这样,就可以很轻松地背诵下整篇文章了

在运用“五步法”背诵英语课文的时候要注意,这五个步骤最好按顺序进行,不要随便打乱顺序或削减步骤。 高 效 锦 囊 学英语要处处留心 比如,走在街头时,多注意一些英文招牌,留意其中不懂的词,回去记下。长期下来,通过这种方式就能积累不少词汇。除此之外,平时多接触英文音乐、电影,其中的歌词和对白都是有助于积累词汇量的。

学习历史要细水长流 不要在高考复习中幻想着有一条能代替反复背书的捷径。唯一的办法就是抓住零碎时间,比如课后、睡前等时间,多看多背多总结。

俗话说:“听一遍不如看一遍,看一遍不如做一遍。”除了上课时认真地听老师讲课外,想要进一步地掌握好数学知识,大家还需要像胡亚威同学那样多做题目,从练习中熟练方

法,掌握未掌握的知识点。 比较常用的科学的数学做题方法有以下3种: 1.学会“小题大做”和“大题小做”的解题方法。即对选择题、填空题一类的客观题要认真对待,绝不能粗心大意。

2.从基本题型开始熟悉解题思路。

3.与同学辩一辩题。课后的时候可以将自己对某一道题目的体会主动讲给其他同学听一听,遇到难题要和同学、老师多辩一辩,多思考、多尝试、多总结。

多多参阅好处多 在读数学时,要不同的书比较着看。某一处不太明白,不妨看看别的参考书是怎么说的。各书的叙述语言有深有浅,叙述角度有正有反,有时这么对比着一看,往往也就明白了七八分。

064 以易混淆点为物理突破口 中学各门功课都会有一些易混淆的知识,但物理这门功课的易混淆之处又具有一些自身的特点。所以,要学好物理这门功课,以其中易混淆的问题为突破口是个不错的办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为回答或解答一个问题而去读书时,你的学习就带有了目的性,就有了兴趣。比如,学习某个定律时,你可以问:定律的内容是什么?它是怎样被发现的?怎样证明它的结论是对的?它的公式是什么?使用它应注意什么问题?我能否用其他的办法推出这个定律?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一开始你就要强迫自己详细看下去,但是,一旦你真正往下看,你就会被吸引住。

其实,学习生物单靠死记是绝不可能学好的,我们必须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才有可能真正学好这门学科。 高 效 锦 囊 纲要记忆法 生物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复杂的内容不容易记忆。可将这些知识的核心内容或关键词语提炼出来,作为知识的纲要,抓住了纲要则有利于知识的记忆。例如高等动物的物质代谢就很复杂,但也有一定规律可循。无论是哪一类有机物的代谢,一般都要经过“消化”“吸收”“运输”“利用”“排泄”五个过程,这十个字则成为记忆知识的纲要。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0613《高效学习方法全集一》笔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