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苏东坡》:探东坡肉的由来,看东坡先生的一生起伏

今天要跟大家聊的这部纪录片是关于一位非常著名的人物,无论是从他的诗词歌赋,还是他的书法画作,亦或是他本人的生平轶事,千百年来都让人议论和膜拜。他就是——苏东坡。

我们年少时了解苏轼,只是从课本上那些著名的诗词上,《水调歌头》、前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却不知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句话。

我们知道著名的东坡肉,却不知他为何而来。而只有了解这些文化背后的历史,我们才能更深层次理解和感受到苏轼诗词背后的情感。

历史从来不是书上的那么刻板的文字,而应该是那过去的岁月里和我们一样有血有肉的人。


比如东坡肉是如何由来的呢?

这还得回到从头讲起,当年苏轼二十岁进京赶考,考场上苏轼的文笔斐然令当时的考官欧阳修惊叹不已,就准备给个第一名。

当时欧阳修以为是自己学生曾巩的文章,于是怕别人说自己因师生关系而徇私就给了个第二名。谁曾想这竟然是一位叫做苏轼的年轻人写的文章,于是对苏轼大为赞赏。

之后苏轼当朝为官,可是他性情耿直,不愿与朝廷中的小人为伍,便遭到了排挤。这些嫉妒苏轼的人便就苏轼的诗词翻出来,歪曲苏轼的诗词本意陷害他,苏轼也因此被押入了御史台大牢,因御史台的屋檐上总是有乌鸦叫声,于是这也就成为了“乌台诗案”的由来。

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虽说是有一个官职但也只是挂名,没有薪水没有收入,生活困难。

后因朋友帮助,无偿给了一块50亩的地让他先耕种,于是苏轼开始了自己的田园生活。这片土地因为位置在东边,苏轼便借由白居易的诗句给这里起名“东坡”。

在当时的黄州,富人都只吃瘦猪肉,穷人买不起瘦猪肉却又不知道怎么吃肥猪肉。

苏轼一家生活困难,于是他只能买些肥猪肉,并研究如何将肉做的美味。后来,苏轼就研究出来要将肥肉慢炖,将肉中的油炖出来,这便是东坡肉的来源。

苏轼一生的命运跌宕起伏,屡遭贬谪,官场上的不顺却造就了一个被后世永远喜爱的东坡先生。

东坡先生在沉默和谏言中,选择后者;

在官爵和百姓中,选择后者;

在自怨自艾和洒脱畅然中,还是选择后者。

他也曾苦闷,也曾郁郁寡欢,可是苏轼知道,倘若如此,必然也是无用之功,何不如做好眼前事,把握好现在的时光。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是他的豪情也是他的内心的释然。

那些我们不曾了解的苏东坡,在这部纪录片生动了起来,他是一个诗人,是一个画家,也是一个政治家还是一个美食家。

他在人生的困境中永远可以找到自己的平衡点,为百姓谋福,也为后世留下了很多的文化遗产和精神宝藏。

你可能感兴趣的:(纪录片《苏东坡》:探东坡肉的由来,看东坡先生的一生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