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凡尘俗世中飘飘摇摇,一路走走停停,直到遇见香格里拉巴拉格宗景区这条修建长达十年的漫漫天路。我想,此时此刻,该停一停,亲自用脚丈量这片土地,究竟有多么的难能可贵。
山路九曲十八弯,这条天路却足足有99个发卡弯。蜿蜒曲折,峰回路转,仿佛总也看不到尽头。而路的起点,便是故事的开始。
多年前,香格里拉巴拉村一个土生土长的康巴汉子名为斯那定珠,13岁外出打拼,多年后带着千万资产衣锦还乡。见识了大都市生活的他,看到家乡竟然连路都没通,乡亲们还过着远离外界的困苦生活。
住着豪宅、开着豪车的他深感不安,他说:一个人富不是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
带着这样坚定的信念,他变卖所有资产,全身心投入到建设家乡的路上。把路从214国道修到家门口需要花多少钱,他不知道,只知道一味的投入,钱不够了就拼命地贷款,一家银行一家银行地跑,得一分便是一分。
过程中遇到多少艰难险阻,他从不退却。终于在2008年的元旦,这条通往家乡的天路通车了。那一天,他慢慢把车子开到家门口,看着欢呼雀跃的亲人们,内心百感交集。
路修好了,并不意味着家乡的建设完成了。凭借着一己之力,他一步步把家乡打造成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并全力向5A前进。他相信总有一天,家乡会变成香格里拉一张靓丽的名片,也会变成祖国土地上一枚耀眼的明珠。
栈道,建于悬崖峭壁之上。一步一步登上,眼前逐渐豁然开朗,“通天峡”名不虚传。两边的峡谷撑起一片神似“海豚”的蓝天,飞跃而上。峡谷间的小瀑布湍急而猛烈,大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意境。
同样是栈道,这条却如一根细丝腰带挂于峡壁之上,伴着青山绿水。行走其中,恍如误入人间仙境。栈道的尽头,没有了路,只有一片豁然开朗的纯净天地,水清风静,哪怕待上一天也不觉烦腻。
栈道的去程和返程是同一条,想换个角度欣赏这湖光山色,便试着乘坐皮筏艇,轻轻地游荡于两侧峡谷之间,享受着阳光正好、被美景环绕的难得时光。
带着敬畏之心,我来到生存了1300多年的古村落巴拉村,眼前的景象虽不是想象中的古朴,却透漏着一股神秘的气息。村口的煨桑台飘着浓浓白烟,经幡在风中飞扬,似在热烈欢迎我们的到来。
由于地震频发,村民们已经迁徙至山脚,这里也就变成了藏民俗体验地和高端酒店聚集地。保存完好的原始铜器,像一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怎么也看不过来。在传统藏族家中,青稞面和酥油茶的完美搭配,让我彻底融入,再不想离去。
落差1000多米的高空玻璃栈道,终于将我从1300多年前扯回现代世界中。惊险、刺激,大抵是冒险人士的最爱吧。可以仰天长叹,可以低头俯视,一草一木,尽在眼中。
同样落差1000多米,长度约1公里的高空滑索,短短几分钟,心脏近乎要跳出来。仅一程,却仿佛重生了一次。
由于藏族佛教徒以造塔作为一种修德积福的途径,无论僧俗都热衷于建造佛塔,对于世间罕有的天然形成的佛塔则更是相当敬畏。在巴拉格宗便有这么一座,名为香巴拉佛塔,山即是塔,塔即是山。
所谓转山转水转佛塔,在巴拉格宗便得以一步到位。我站在这被雪覆盖后愈加神圣的佛塔之下,仰望碧空如洗的天空,内心突然涌起一股情绪。这一刻,我仿佛体会到藏族为何对佛塔如此敬畏。原来,这不仅仅是对佛塔的敬畏,更是对信仰的敬畏。
我在佛塔下的大片雪地里肆意奔跑,挥洒欢笑;在原始森林中穿梭前进,期待能遇到可爱的小生灵;在小木屋中烤火取暖,试着感受牧民们的生活;在宽大的经幡下祈祷,以求内心的宁静安详。
这里的生活如此简单,简单到连时间也变得安静不已。没有喧嚣,万籁俱寂,我想,这应该就是很多人终其一生求而不得的生活。可喜的是,我来了,也找到了。
如果有一天,厌烦了世俗,我还会回到这里,望山转水,以梦为马,莫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