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闻道,夕死可矣。”
很多人都觉得从字面上看就很容易理解为,它无非就是讲早上听到了关于世界的真理,哪怕晚上就死都可以。可是樊登老师给这句话加了一个副标题——人生的乐趣,在于对真理的追求。
这好像有点“牛头不对马嘴”啊!这么强烈的反差,促使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书本,想要看看樊登老师怎么讲。
一、朝闻道,夕死可矣。——人生的乐趣,在于对真理的追求
在《樊登讲论语》中是这么写的:“它所表达的其实是我们如何看待沉重的肉身。我们所追求的不是把自己的身体养得特别好,而是跟宇宙的联接。我们要了解这个世界运行的规律,这才是我们真正的核心目的所在。”
我们活着的目的并不是对于外在物质的满足。这一点,稻盛和夫在《活法》里说:“人生活着的目的和意义在于提升心性,磨练灵魂。”有着相同的观点。而稻盛和夫则开创的两家公司都进入了世界500强。
看到这里,我在感叹之余,继续看下去。
既如此,追求道的意义在哪里呢?
“君子谋道不谋食”这句话提醒我们不必每天苦心专营,逼迫自己去赚取更多的钱。你每天应该想的是怎么去追寻道,怎么努力去做一些正确的事。
“道是什么?”
道有大道,也有小道。什么是小道?比如修自行车这件事很小,但也有它的规律和道。一个修车技艺纯熟的修车工,顶得上四五个修车水平一般的人。
大道可以大到什么程度呢?荀子说“天行有常”,整个宇宙的运行过程,如果没有道,一切将多么混乱。
看到这里,让我想到了新冠疫情在不同国家的流行过程。虽然咱们国家是最早流行的,但是从去年发展到今年,咱们国家对疫情的防控结果在世界上都是被广泛赞许的。
而印度这个国家,对于新冠疫情的防控,不但没有重视,反而用各种可笑的所谓“牛尿疗法”来糊弄自己和他人,不但没有认真执行防控隔离,反而为了可笑的经济利益,还向别国出口自己国家生产的疫苗。最终导致疫情失控,火葬场不堪重负,以致于人们到处在露天地里活化去世的人,最终成为疫情影响最严重的国家。
所以,万事万物都离不开道的影子。
樊登老师继续解读到,我们总是将幸福寄托于外物,以为改善了外在的物质条件,就能过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这是痴心妄想。从外界获取的幸福感,永远都是稍纵即逝的,是不可能长久的。
我内心有个疑问:“我怎么才能才能做到呢?”
“如果你真的想让自己发自内心地喜悦,你要抱有“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态度。如果暂时没有达到这个境界,那就先装作到了这个境界。就像很多人不够自信,就装作很自信,用行动去表达自信,慢慢地真的能由内而外地改变自己的心态。这是一个修炼的方向,有了这个目标,你的行为才能趋向于道。”
我还有个疑问:“要是遇到阻碍怎么办?”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碰到很多考验,但不管结果如何,我们至少方向是对的。就像孔子一样,他心中追求道,做任何事情都乐在其中,他一辈子不得志,却一辈子乐天知命。”
二、仁者安仁:如何应对生活中的不确定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在这本《樊登讲论语》中,我们看到是这么解读的:一个不仁的人,无法长期待在困顿(约:困顿)的环境之下。如果生活变得很糟糕,他为了摆脱困境,将无所不用其极,做很多冒险的事。
同时,他也无法长久地安于好的环境。当他过上富裕的生活后,时间一久,就有可能陷入小人得志或者乐极生悲的境况中。
因为不仁的人,他的内心是为外物所役的,他高兴与否、幸福与否,都取决于外在的物质,取决于外人的评价。
反过来,仁者既可以“久处约”,也可以“长处乐”。外在的状况无法影响他内心的平静。仁者有自己的天命和自己的理想。
看到这里,我想起这两天一直在看的《曼巴精神-科比自传》,他在这本书里讲到:“整座球馆只有我独自一人时,那种平静安宁总是令人沉醉。整个世界,只剩下自己、篮筐、球场、想象和梦想。
当我跑出球员通道,球迷在纵声尖叫,声音很吵,但对我毫无影响。我能把之前的那种静寂记在心底,让它长久陪伴着我。”
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境界呀。我们普通人虽然很难达到“宠辱不惊”的境界,但是,我们可以朝着那个方向努力,而这个努力的过程也将会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以及与仁者的距离越来越近。
三、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仁是一种舒服、惬意的状态
“子曰: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这句话中的“终食”是吃一顿饭的意思,即在吃一顿饭的过程中,君子都不会违反仁。
梁漱溟先生说,孔子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找”,也就是不使劲。孔子已经做了“从心所欲,不逾矩”,不需要刻意地约束自己。
“造次必于是”:匆忙、急迫的时候也是这样。
“颠沛必于是”:颠沛流离的时候也是这样。
仁的状态有时候接近于禅,是活在当下的,是活泼的、生动的,不使劲的。仁是一种舒服、适合、惬意的状态。因为我们始终都是同一个人,自然就能活得很坦荡、很畅快。
四、见贤思齐:内省的最佳方法
“子曰:见贤思齐,见不贤思自省。”
意思是,当我们遇到了比自己好的人时,他是老师;当遇到了不如自己的人时,他就是借鉴。
孔子的核心思想就是反求诸己,他做所有的事情,都着力与内在,思考自己到底能够做些什么,到底如何做才能做得更好。
这句话对我的启发非常大,我就是在用这种方式去与每个来到我身边人,处理我遇到的每件事。
最后,我想用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句话:“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勉励自己以及对经典感兴趣的你,希望我们都能从经典中汲取丰富的养料,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我们自己。让我们能够真正地领悟什么才是“道”,无论我们处于什么状态,我们都能安住于自己内心的那片宁静。
#弘丹零基础写作训练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