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伦•加纳在《谈话的力量》第二章中提出要多对孩子、朋友、同事、配偶“表达真诚的称赞”,这种真诚的称赞是你在和对方谈话时作出的积极回应,它的意义在于两点:
一是不仅能够鼓励对方继续按照你喜欢的方式做事,而且能够让他们对你产生好感。
加纳举了一个他自己的例子,说到他有一个爱抱怨的学生,经常会跟他抱怨下雨和天冷,抱怨前妻对他的态度,抱怨他工作的无聊和费力不讨好。加纳对之采用的方法是,只对他偶尔的积极乐观的谈话给予回应,对他表示肯定,而当他表现得消极的时候,就不搭理他。一段时间后,对方的行为完全改变了,和加纳在一起时,他总是乐观而又温和,并对加纳说“那些和他在一起的时光常常是一天中最美好的”,但是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他还是那样脾气暴躁、消极悲观。
站在这个学生的视角,我们也经常会有这样的体验,当和一个阳光开朗、温和真诚、善于倾听和积极回应的人在一起时,我们会变得侃侃而谈,愿意褪去自己的防备,裸露出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反之,当我们遇到一个态度严苛,喜爱批评指责的人时,我们就会慢慢关上自己的心门,与他渐行渐远。
我以前工作的单位有一个年长的男性同事,他身上有着一种奇特的魔力,大家在一起聚餐时,只要他一来,原本沉闷的空气会一下子变得轻快流动起来,这不仅是因为他善于调节气氛,现在想来,更在于他对每个人的谈话都能作出积极的回应,用真诚的眼睛看着你,鼓励你表达自己的想法,使得大家在他面前都觉得很放松,卸下了面具和防备,融入其中,就连原本不善言辞的几位,也时不时地会蹦出幽默机智的金句。
这样的人在生活中多么难能可贵,你愿意亲近他,愿意找他聊天,他好像一个发光体,跟他在一起时,你会觉得自己好像也变得温暖起来。
所以,如果你也想成为一个受人喜爱的人,那么就先成为一个乐于倾听,善于积极回应的人吧。
二是积极回应有助于营造一种开放、积极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你身边的人能够逐渐成长,并认识到他们作为人而具有的潜力。
在生活中很多父母对自己的孩子特别吝惜赞美,因为害怕这样会助长对方的惰性,在已经取得的成绩面前止步不前。就像作者举的这个例子:
玛丽说,如果我正准备洗衣服,妈妈会说我确实应该帮家里做点事情了。如果我考试得了一个B,其余都是A,爸爸就会问为什么会得一个B。小时候,有一次我努力让一双鞋子穿得长久一些,最长的记录是六个月。但是当我笑着给他们看我的努力成果时,老爸拿出一双鞋子,说是20年前买的。从那以后,我意识到我是永远也不可能胜过他们的。
是不是很熟悉?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每天都在上演。对于孩子的努力,父母永远也不会满足,考了95分,问为什么没考100分,考了100分,就问班里有几个100分的,并且要求下次继续保持。
我自己还是个孩子时,就被父母不断要求考班级第一名,以至于,偶尔几次测验如果被别的同学赶超,就会郁闷很长时间,甚至决定不再跟那个比我考得好的同学说话了。当我自己成为妈妈后,我对自己的孩子的苛求也不会自觉地从言语上表现出来。前几天,儿子问我,妈妈,你觉得一个考了99分的人心情是怎样的?我下意识地回答,他肯定会被他父母责问,还有1分到哪里去了?
加纳说,收到消极回应的人,非但不会持续不断地努力以获得赞扬,反而会变得非常小心,自我意识强烈,并且觉得自己能力不足。即便少数人能够因为这样的激发而取得巨大的成就,但其中能够从成功中享受到乐趣的人却少之又少。
央视名主持董卿从小被父亲严苛对待,就连小女孩爱美的天性也被父亲压制,父亲会严厉批评她照镜子、买新衣服的行为,认为这都不是一个孩子应该做的,这些行为只是在浪费时间。董卿说:“我爸爸有一句名言,马铃薯再打扮也是土豆,他说你每天花在照镜子的时间还不如多看看书。”
小时候的董卿一度感到自卑,自尊心被不断地打压,她内心的慌张和失落让她曾有很多次想放弃。虽然现在的她可以说是功成名就,头上戴着耀眼的光环,但在她内心深处,不管她做得多好,总觉得自己会不如其他人,性格里多多少少会有一些自卑情结。因此她常常会很努力,力求要做得更加完美,只有自己做的比别人好很多很多,甚至拿命去搏的时候才会感觉到踏实,有安全感。
美国作家威尔•鲍温在《不抱怨的世界》中说:你要保护、守卫自己的思想,让自己的思想免受消极观念的影响,从现在开始,不要再作出抨击性的批评,相反,提些建设性的意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