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9中原焦点团队中29讲14周秋月坚持原创分享429天

《“需要”和“害怕”》

非暴力沟通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多说一些,自己需要什么?而不是总是抱怨,说自己讨厌别人怎么样。

比如,孩子不好好学习。我们原先可能会批评孩子。你再这样下去,成绩怎么办?你就是懒,就是笨!你怎么就是不如别人!诸如此类的话,很明显,非但指责,可能还有很多贴标签,做比较,这些都是暴力沟通。假如,我们尝试做非暴力沟通,也许可以说出我们的需要。孩子,妈妈爸爸希望你好好做作业,好好学习,因为我们希望你有一个美好的未来。相比之下,后者显然比前者更让听者感受宽慰和舒服。

但是,我们真的都能好好地表达“需要”吗?在成人的世界里,表达了需要真的能带来好的结果吗?真的没有后顾之忧吗?比如,当一个女性对直男癌爱人说,“老公我想要你在情人节的时候给我买玫瑰花。”显然,这样是在表达自己的需要。而这种表达背后却有多层隐患。第一,表达需要和是否最终能否被满足不是对等的关系。就如面对非暴力沟通的父母,孩子仍然可以回应,“爸爸妈妈,你们希望我有美好的未来,但我觉得美好的未来不需要通过读书的方式。”当成年人的需要被直白地呈现,其实可能已经造成了自己伤害。当我们无法把握是否能被满足的情况下,我们的内心脆弱被一览无余,最柔软的那一面,我们可能真正想要的是不动声色地触及和抚慰。第二,假如这个老公真的是个超级直男癌患者,他就认为情人节买玫瑰太浪费,还不如买把芹菜实用呢!也就是说,当两者的价值观不同频的时候,一方说出来自己的需求的时候,其实也是在挑战对方的底线,有时候反而给双方的关系蒙上了阴影。所以,有些聪明的人可能就选择不说。选择不说,不表达需求,其实可能更在乎的两者关系,更看重的是害怕失去。

所以,我们可能需要权衡的是,“需要”和“害怕”,这两者背后的重要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929中原焦点团队中29讲14周秋月坚持原创分享42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