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鸡蛋上雕刻,在葫芦上烙画,真正的高手在民间

在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展柜中,有一个精美的葫芦烙画,作者就是徐建利。他可是一个民间高手,于艺术有很高的艺术造诣,是中国民间艺术大师。

在他的手里有两个绝活,一个叫蛋雕,一个是烙画。

一只普通的鸡蛋,经过他的细描精雕,就能变成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徐建利的蛋雕,融绘画、雕刻为一体,用雕刻的手法体现出绘画的效果,增强了视觉的冲击力,工艺技法中含微雕、浮雕等传统雕刻手段,作品制作成型后不用点染任何颜料,全靠蛋壳本色体现作品特点。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制作精细,刀法流畅,构图新颖,无论是山水人物还是花鸟鱼虫,各个形象逼真、活灵活现,观后令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运用蛋壳制作装饰品,在我国是源远流长的。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至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后到清末民初,彩蛋工艺已极为成熟。20世纪40年代,彩蛋画主要产于苏州,并成为当地传统的民间工艺品。1950年,苏州艺人周公度在传统彩蛋的基础上,在鸭蛋壳上彩绘虎丘等名胜风景,设色鲜丽。虎丘寺僧果岩也参与彩绘,提高了彩蛋画的艺术水平。后来著名山水画家杨德山将中国画画法运用到彩蛋工艺上,以大自然为师,追求神韵意境,使得彩蛋工艺逐渐发展。

远在明清时期,民间在喜庆婚娶、祝福庆寿、喜得贵子时,为图吉祥如意,就有了赠送红鸡蛋的习俗。当时在京城一带更是流行此风,而且用量也相当可观。于是就有一部分人摆摊设铺,专门卖红色染过的鸡蛋,称其为"彩蛋"。后来,商贩们又在彩蛋上画些花鸟、鱼虫、脸谱等图案,以图生意兴隆。经过多年演变,彩蛋工艺逐步提高,最后,终于形成了具有较高欣赏价值的艺术珍品---蛋雕艺术品。 蛋雕作品种类繁多,有人物肖像、花鸟鱼虫、京剧脸谱、诗文字画,主辅相衬十分得当,惟妙惟肖斗艳争芳。蛋雕是工艺艺术当中的一支艺术奇葩,民族的瑰宝。

一枚寻常而不显眼的蛋壳,经常被人们随手丢弃,而在世界各地的民间艺人,以民族传统技法,亦可以刀代笔、以针线代笔表现各种图案,通过灵巧的双手与智慧,创作出许多珍奇的艺术品。它的品种花色繁多,有单个的,成双的,也有成组成套的,如黄山十二景,红楼十二金钗;也有的排列成方成圆、成宝塔、灯挂、堆山等形式;彩蛋艺术根植于民间,凝结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本身既受到农民的喜爱,又受到上层社会人士的青睐。时至今日,蛋雕已成为一种风格高雅的艺术欣赏品和国际友人的馈赠礼品,备受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蛋雕艺术是一种蕴含中华深厚文化传统的艺术,是一种创新的充满独特表现力的艺术,是一种中华骄傲于世界之先的艺术,是一种足另其他民族羡慕和钟爱的艺术。

徐建利在继承传统山水画技法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反复研究,将彩蛋同绘画、书法、雕刻等手工艺等多种文化艺术融合为一体,从工艺上大大地丰富了彩蛋艺术的表现力,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徐建利不仅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更将彩蛋艺术发扬光大。

烙画古称“火针刺绣”,近名“火笔画”、“烫画”等,是古中国一种极其珍贵的稀有画种。据史料记载,烙画源于西汉、盛于东汉,后由于连年灾荒战乱,曾一度失传,直到光绪三年,才被一名叫“赵星”的民间艺人重新发现整理,后经辗传,逐渐形成以河南、河北等地为代表地几大派系。徐建利经过潜心研究,创新发展,逐步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在艺术造诣上颇有建树,中国画的勾、勒、点、染、擦、写意、白描等技法他都得以运用。他的作品选题新颖、技巧娴熟、有独到之处。曾多次参加国内大型展览及国际博览会参展,并多次获奖。不但受到国内外百姓的好评,而且被国际友人视为珍品收藏。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鸡蛋上雕刻,在葫芦上烙画,真正的高手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