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起点的工作,是什么拉开了距离,最近阅读了一本《职场晋升101》的新书,实则干货满满。
作者崔璀,15年的 时间、作者从实习生、三年做到总编辑、到年轻的上市公司coo、再到投资合伙人、公司创始人、崔璀将这一路的经验沉淀为职场心法、学会一小半、骑着火箭往上窜。
一.为什么90%的简历会被刷掉
因为你没有给对方一个面试你的理由。
首先,“个人简介”不要罗列一堆工作技能、教育经历这些基础信息,开篇就要高能:为什么选你不选别人?可以直接写你跟同行比,有哪些“核心优势”。比如,你写过多篇阅读量10万+的公众号文章,因为你特别擅长追热点;又比如,你的优势是共情力强,特别能洞察观众、用户和甲方的情绪。
其次,“自我评价”中好学、能吃苦这种一般被归为“无效信息”,套在任何人身上都成立——没什么信息增量,也别写什么脑洞大、善于表达这种“自嗨内容”——十张简历八张都会这么写。要写面试官关心的,写你跟岗位的“匹配度”和对这份工作的“意愿度”。比如,匹配度——三年情感类公众号主笔;意愿度——可以为了写好一篇文章去看三本书,写具体、写细节。
最后,工作经历只写“做了什么”,是典型的青铜段位,钻石段位会写“做到了什么”,而王者段位则会写“是如何做到的”。
写简历、产品包装、销售文案,底层逻辑都一样:给对方一个选择你而不是别人的理由。
二.有些前辈的建议不重要
虽然虚心听取过来人的建议是好事,能少踩坑、进步快,但有一类“过来人的建议”不建议听,就是那种不断戳你的软肋,用你的缺点打击你,以此来树立他自己的权威。
又比如,你明明“对文字敏感,点子多,有创意”,他却总盯着你“数据能力不行”,常常语重心长地告诫你,没有数据能力,文字功底再好也没用。
人很容易被“戳中软肋”,于是你忙不迭地认错,觉得他比你懂,按部就班地照着他说的做。
但这里面却有三个隐藏的“坑”:
第一,长期被指责,放大缺点,没有正反馈,你的自信会被摧垮,
事实上,每个人都是在正反馈下才会积极行动,一个被积极肯定的人,才能持续交付出更好的结果。
第二,你把时间都花在补短板上,但补短板的效果其实很差。有很多人常常觉得自己成长很慢,原因就在于此。事实上,在你的优势领域花力气,效率才是最高的。
第三,哪里不行补哪里,会阻碍你成功。要知道这个时代,工作上的短板是可以通过团队协作解决的,你需要做的,是确立自己的优势。因为优势才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三.有选择放弃,专注擅长就是高效
《铁齿铜牙纪晓岚》的编剧史航老师说过一句话,人要有计划地无知,我很喜欢。他不懂股票,不懂房产,不会开车,也不懂外语,不是因为那些不好,而是因为那些不是他的优势。他的优势是人文,是英国历史,是创作,是7个月读130本书。但能把所有精力都放到发展优势上,是靠他放弃得来的收获。
他说:“我不开车,打车的时间可以用来看书。因为脑子的空间就这么一点,你少放一点无关的,就能多放一些有用的。”
林语堂先生有句话:生之智慧,在于摒弃不必要之事。
时间是这个世界上最公平的存在之一,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去成就真正重要的事情。你做一件事,感觉自己很强大,哪怕别人不同意,你也有信念坚持;总是忍不住想做,做的时候感受到心流,忘乎所以,做完觉得很爽,虽然辛苦,但总想着什么时候再来一次。
这个时候,这件事,就对你有意义。抓紧它,持续练习,它会是你的那条路。
专注是这个繁杂时代的一种稳定,而稳定,最有力量。
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来自知识、技能和优势的交集部分。知识并不稀奇,从学生时期,我们就开始学;技能,通过日复一日的工作也可以练习;但却有很多人,知识、技能都不错,可就是坚持不下去,总是换工作——因为少了优势的加持。要做到卓越,要做到有毅力,持续不放弃,必须符合你的优势,因为优势是你对外部世界稳定的感受、反应和行为模式,它是天生的,是发自内心的。
找到三者的交集,那就是你的核心竞争力,每个人都有,但很少有人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