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讲了云间派、神韵派、阳羡派和西泠派,这期将接着讲完中国近现代的三个诗派,然后做一个总结。
自由派
自由体诗,即散文式的诗,没有旧诗的形式拘束,忽长忽短,即所谓杂言。古代最初的诗就是最早的自由诗。因而真正的自由诗是自然的,如《诗经》,而唐诗宋词不是。
自由体诗的复兴在美国的惠特曼,他是自然的儿子,他的《草叶集》,精美又粗犷,读了令人神旺。
近代“五四”,由于胡适等人对白话文的推介,这种自由体诗的形式便广泛流行,一度是新诗的主流,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人在写。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真正的自由诗是自然的,形式和内容都是自由和自然的。而且因为诗本来就是自由的,所以自由诗这个名称从某个角度上来说就是不对劲的。故而在这个意义上,自由诗比格律诗更难写。
这里庞德有个说法,“只有当所咏的事物建立起一种比固定韵律更美的节奏时,或者说,只有当这种节奏比格律规定的抑扬顿挫更为真实、贴切、直捷,更有利于理解,更加是感情的一部分时,才能写自由诗。”
这是自由诗的最高标准,也是最低标准。
下面讲九叶派。
九叶派
1981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九叶集》,收录曹辛之、辛笛、陈敬容、郑敏、唐祈、唐湜、杜运燮、穆旦和袁可嘉共九人的诗。他们于1940年代末创办《中国新诗》,这也标志着九叶派的正式形成,故又称中国新诗派。(当时还没有九叶派这个名称,九叶派也不只有九个人)
所谓“九叶”,即九片叶子,他们九个人就是中国新诗另一发展阶段的九片叶子,而且是同一棵树上的叶子。
九叶派是继自由诗、新月诗后发展起来的诗派。而且1940这个节点很重要,九叶派中很多诗人都是西南联大的学生,固然有受到前面新诗的影响,但这个年纪的青年也能抛开前人的半生不熟夹生饭似的诗风,在接受了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熏陶后,开始将中国新诗发展到新的阶段。
讲到新诗,还要提一下“人生为艺术”还是“艺术为人生”的争端。而九叶派主张追求人生现实和艺术的平衡,寻找感性与理性的平衡,同时试图融汇中西诗歌艺术。他们创作新诗用的手法主要是营造戏剧性的场面,他们主张“新诗戏剧化”,简单地说就是制造冲突然后反转。我们今天来看是很平常的。
九叶派的重要意义在于新诗方面的探索,尤其是对中西方诗歌艺术平衡点的探索。
九叶派最突出的诗人是穆旦。穆旦原名查良铮,和金庸是同族的叔伯兄弟。据说(我只读过几首),穆旦的诗深厚凝重,将现代主义与强烈的民族意识融为一体,诗中是痛苦的丰富和感情的严峻。代表作是《防空洞里的抒情诗》、《森林之魅——祭胡康河上的白骨》。他也是“文革”的受害者,岳南的《南渡北归》曾比较详细地提到过他,虽然后来得到平反,但是迟到的公正是不公正的。
他死前有诗《冥想》,其中有几句颇令人感慨。
“但如今,突然面对着坟墓
我冷眼向过去稍稍回顾
只见它曲折灌溉的悲喜
都消失在一片亘古的荒漠
这才知道我的全部努力
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
下面讲朦胧派。
朦胧派
朦胧诗作为主流面目出现是中国新诗发展的另一个新阶段。一般认为, 朦胧诗派是从1978年北岛等主编的《今天》杂志开始的,这个时间正是“文革”结束后不久。故而多数朦胧诗所表达的无非是对这场运动的反思文学和伤痕文学,又因为中国当时的政治形势,这种情绪的表现便显得颇为朦胧。
顾城《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这两句话是朦胧诗和诗人始终的追求。
朦胧诗与浪漫、象征都有点联系,在中国古代,李商隐是这方面的大家,在西方,这更是现代手法,很常见。朦胧诗以朦胧作为主要的审美标准,固然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但也有人认为其有概念化的倾向。对于这点的把握,因人而异,因诗而异。
作为当时的主流,有“朦胧诗五人”北岛、舒婷、顾城、江河和杨炼。前三位较为出名。
北岛的《回答》,舒婷的《致橡树》和顾城的《幻想与梦》是朦胧派的代表作。(有兴趣可以找来看看)
接下来进入总结环节。
我讲这些诗词流派的历史渊源大致是根据这20个派别的历史出现顺序讲的。
第一讲:浪漫(屈原)、清旷(清明旷达)、温柔(温柔敦厚)
第二讲:田园(东晋)、边塞(盛唐)、奇崛(中唐)、西昆(北宋)
第三讲:花间(唐末五代)婉约(宋)、豪放(宋)
第四讲:格律(宋)、四灵(南宋)、江湖(南宋)
第五讲:云间(明末清初)、神韵(清)、阳羡(清)、西泠(清)
第六讲:自由(近现代)、九叶(近现代)、朦胧(近现代)
文学流派是一定时期里有着相近艺术追求和思想倾向的作家汇聚而成的文学群体,创作上流派纷呈,理论上学派林立。文学流派的形成有多种因素。
这里讲的是中国的20个诗学流派。浪漫、清旷和温柔都是古人对诗的一种直觉,这些直觉直通观念。其中浪漫可以说是诗的本质,诺瓦利斯对浪漫有一个哲学性的解释,“浪漫化无非是一种质的强化。在这个活动中,低级的自我与一种更完善的自我同一化了。好像我们自身就是一种质的乘方。”、“当我给卑贱物一种崇高的意义,给寻常物一副神秘的模样,给已知物以未知物的庄重,给有限物一种无限的表象,我就将他浪漫化了。”、“对于更崇高的物、未知物、神秘物、无限物,方法则相反,它们将通过对应的联系被开方,于是它们获得了寻常的表达。”
清旷是自然的浪漫,温柔是人性的浪漫。这一讲是讲述古人对诗不自觉的感悟,这三个是扩大化的艺术风格。后面便是自觉阶段。
第二讲,田园派、边塞派是以相近的诗歌题材进行分类。奇崛派以相近的理论主张、西昆派以相近的艺术方法和技巧分类。
第三讲,花间派是以相近的题材和风格而分,与时代有关。婉约派、豪放派是以相近的艺术风格命名。
第四讲,格律派是以相近的理论主张而分。四灵派是以自觉形成的文学团体而分,与地域有关。江湖派以相近的社会身份和社会阶层成形。
第五讲,云间派是以自觉形成的文学团体和相近的理论主张而分。神韵派直接以一人的理论主张发扬成派。阳羡派是追随豪放的艺术风格。西泠派是以文学社团和相近的理论主张而分,是对云间派的补充。
第六讲,自由派以相近的理论主张而分,与时代有关。九叶派是以文学团体和理论主张而分,与时代和民族状况有关。朦胧派是以文学团体和艺术风格而分,与时代有关。
总体上说,唐诗以来进入了概念阶段,企图通过概念通向观念,这是人工性的。自然性与人工性各有美恶。这些流派的产生和发展体现了中国诗从古典、浪漫到现实、写实,再到唯美、象征的历程。这也是作诗从直觉到偏向概念的过程,然而人的观念总是从直觉来。中国诗的直觉源于《诗经》和《楚辞》,这里面的先天性永远是诗的思潮主流,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在这两者中,诗的形式决定了其内容要偏于浪漫,即如上诺瓦利斯所言,所谓现实主义诗歌的美依旧要靠浪漫化的语言来展现。而象征、唯美是概念性的,这是看似成熟却不稳定的观念,是浪漫的分化。然而只有天才有直觉,我们读诗是从天才那里找直觉,进而温养自己与生俱有的直觉。这样当我们的直觉直达观念,这就进入到了真正的艺术审美境地。
这期讲到这里。
敬请期待下期,欢迎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