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世纪早期,欧洲的儿童成长情况,和现在的国内很多地方,如出一辙。成人在儿童面前,总是自以为是。
他们任意阻断孩子的工作,将自己僵硬刻板的理念,灌入孩子火热柔软的内心,把孩子看做什么都不懂的甜蜜蠢货。
认为孩子需要自己帮助才能井然有序。把自己看作判断儿童善恶的标准,认为儿童任何背离成人特征的举动都是不好的行为。
我们以为的井然有序是真的井然有序吗?我们禀持的是非又是谁的是非呢?
父母往往以爱之名,在不知不觉间扼杀了儿童的天性和特质,可是却毫不自知。这和你曾遭受的父母的逼婚,主流的裹挟,又有什么两样?
而孩子是如何爱我们的呢?
某一天的清晨,当你睁开睡眼惺忪的双眼,宝宝正趴在你的面前,一双眼睛波凌波凌的盯着你,脸上挂着天使的微笑。她就想看看你,没有原因也不要结果。这种爱,胜过我们千百倍。
孩子天生就会爱。可是孩子到了幼儿园,却要在小板凳上正襟危坐被教导如何去爱。孩子天生就热爱工作,因为人要融入大自然,与大自然一起运转,工作是人的天性。可是孩子被成人的工作观扭曲,对工作充满倦怠。
儿童被自以为是的成人教导的,缺少思考和自发行事的能力,学会察言观色,谨小慎微。
事实上,儿童在敏感期拥有一种特殊的内在活力,能够以惊人的方式自然而然地吸收和学习。当儿童的敏感期受到外界的干扰和阻碍时,他们就会产生抑郁或愤怒的情绪。
儿童个性发展的关键在于自己,他们拥有独特的发展方式,并会遵照特定的规律发展,成人不恰当的打扰只会阻碍这种力量的发挥。
要想让儿童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成人就一定要控制自己,学着倾听孩子的心声,并把理解孩子和倾听孩子的心声当成一项神圣的职责。
没有能使儿童独立成长的环境,他们就无法自由地成长。只有不再依赖成人,儿童自己的个性才能得以真正的发展。
成人都是从儿童长成的。童年期的质量深刻影响着成人后的模式。所以,儿童才是成人之父。童年的秘密在于:儿童天生就有自我生长的力量。这股来自胚胎的原始动力,会驱动孩子自我意识的逐渐苏醒,并走向独立。
蒙台梭利呼吁,家长和教师必须认清自己的位置:辅助儿童成长,而不是引导。儿童是自己的创造者。
每个儿童都拥有成人不可思议的智力、细致敏锐的感知力和极强的纪律性。这些能力只存在于特定的年龄段,随着孩子的日渐成长转瞬即逝。
成人需要学习的是,了解童年的秘密,用适合童年特质的方式唤醒它们:这些源自生命本能的巨大能量。
玛利亚·蒙台梭利是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她所创立的独特的幼儿教育法,集医学、生物学、心理学、人类学和教育学之大成,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曾经三度被提名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
作为蒙氏的奠基作品之一,《童年的秘密》系统讲述了蒙台梭利女士对0~6岁幼儿的教育观。了解儿童,尊重儿童。该书成书于1936年,在过去的近一百年里,被反复再版,长盛不衰,被誉为解开幼儿心灵密码的钥匙。
在这本书里,蒙台梭利以医生、人类学家、教育家和一个母亲的身份告诉我们,如何善待童年,培养自主、强大的智慧生命。
通过这本书,以期身为父母或即将成为父母的我们,能获得一些启示,点亮自己,照亮孩子。我们以蒙台梭利的一句话结束本篇。
人类的高贵来自于你就是你,你不是别人的复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