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的起源》这本书开篇讲了一个故事。在一次田野调查中,拜因霍克(本书作者)在非洲肯尼亚遇到了一位马赛族人。那位马赛族人对他的家庭情况很感兴趣,问他家里有几头牛?拜因霍克说家里一头牛都没有,马赛族人很失望,同时还有一丝不解,他搞不明白这样穷困潦倒、家里一头牛都没有的人怎么有钱跑到这儿来,还拥有相机。
在马赛族人的世界里,只有牛才是财富。
财富为何物?
1/ 金钱是一种精神现象,而不是物质现象
有一天晚上,跟朋友一起吃烤串。店老板养了一条狗,每一次老板给客人上烤串的时候,那条狗眼睛都直勾勾地盯着烤串,当客人把烤串送到嘴里的时候,也触发了狗的生理反应:垂涎三尺。它很想吃,对眼前的食物它没有任何误解。
可是又一幕细节发生了,一个晚上的营业,老板收了不少钱,有微信和支付宝的,也有部分现金。老板开始清点现金,狗就在身边,老板在它面前把一张张纸币叠起来,可它连看都不看,眼睛里甚至出现了一丝不屑的光。这些钱可以买很多的烤串和狗粮,可是狗却没有丝毫反应。
为什么狗只看得懂烤串,却看不懂可以买很多很多烤串的钱呢?很显然,狗只是因为本能反应,是一种条件反射。狗看得懂烤串是物质现象,而钱是精神现象,是一种凝聚着道德、信用、约定等人类精神活动的精神现象,是人类特有的。
然而,在世俗的世界里,金钱又是最有争议的。它最被渴望,也最受蔑视。《增广贤文》教导我们:“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咱简单推理下,如果一堆钱财就是一堆粪土,那么仁义就值一千堆粪土了。一方面蔑视钱财,一方面又把钱财当做仁义道德的衡量单位,真是可悲又可笑。
2/ 什么是正确的财富观?
为什么说金钱是一种精神现象,而不是物质现象呢?这是因为大多数人都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发财上,却很少思考“财富”本身,思考“财富”的本质与源泉。
在古代商周时期,人们使用一种特定的海贝作为贸易结算中的一般等价物,古钱币收藏家们称之为“货贝”。所以我们称任何珍贵的、有价值的东西叫“宝贝”。这种特殊含义,在中国的汉字发展史上也留下不少痕迹,很多含“贝”的字与资产或价值相关,比如,货、账、贷、贸、购、贩、贵、赚、赔、贪、贫、资、费等等……
和“宝贝”最直接相关的字当然是“财”,这个字由“贝”和“才”组成。“贝”就是钱,“才”是一个人特有的先天禀赋与后天的能力。“贝”是共性的,“才”是个性的。从这个角度看,不是“贝”决定“才”, 而是“才”决定“贝”。所以,“财”的本质也是个性的。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在“才”上的差异,决定了人与人之间在“财”上的差异。
除了中国的汉字,英文语境里对应的“才”,是一个来自希腊语和拉丁语的单词:Talent。在古希腊、罗马和希伯来等地,Talent曾是货币的名称,中文叫“塔兰特”。
《马太福音》里说了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主人出门,给了三个仆人三笔钱。按照各人的才干,分别给了五个、两个和一个塔兰特(当时的一个塔兰特等于一千个银币)。拿到五千与两千银币的都去做了买卖,都赚了一倍,主人给予了赏赐。而第三个仆人却什么都没干,把钱埋在地里。主人非常生气,夺回他所有的银币,给了那个已有一万银币的仆人。这也是后来常说的马太效应---多的更多,少的更少,甚至连他手里有的那一点也要拿走。很多人对此质疑,觉得很不公平,富人越来越富。
所以,不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财”与“才”密切相关。财,在根本上是精神现象,是一种非物质的、无形的、内在的东西。“贝”是物质的,“才”是精神的,“才”是“贝”的源泉。这才是正确的财富观。
如果我们把“财”与“才”进行分离,只把“财”当成物质现象,那么意味着财富是独立于人的精神而存在的,因而也是可以随意被剥夺的。然而,当“财”离开了“才”之后,原来的财富就不再是财富了。
在写本文的此刻,抖音TikTok被特朗普政府要求强制出售的事件正闹得沸沸扬扬。先不管有什么政治目的,从根本上,特朗普就是认为 “财”与“才”是可以分离的。而中国政府也提出反制措施,更新《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限制出口的技术中包括“基于数据分析的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技术” ,剑指抖音的核心技术。离开了产生财富的精神土壤,财富也将大大贬值。
在这种扭曲财富观的支配下,人的才干与创造力将不会得到尊重。曾经的腾讯,在它周围寸草不生,创业者人人唾骂,所有投资人都会问一句:如果腾讯也做了,你怎么办?作为一个超级模仿者,腾讯曾经不允许任何有“财”的互联网产品出现在它周围。而如今的腾讯,做了开放生态平台,把自己定位成一个连接器,支持创业者在这个生态平台上成长,而不用担心再被腾讯抄袭,而现在的投资圈也会再问一句:未来有没有机会被腾讯投资并购? 这是一种财富观上的进步。
3/ 不要成为思想与精神的控制狂
衡量一个国家、组织或者个人富有的有形尺度是“财富”。政府领导者对财富的理解,形成了相应的政治与经济制度,企业家对财富的理解,形成了公司的商业模式、组织建设和创新机制。专制独裁的体制更多是把“财富”理解成体力劳动的产物。而多元的自由经济体制更倾向于认为人的精神和思想才是财富的源泉,这决定了他们如何对待财富创造者。
当年微信诞生的时候,面对三大国有电信运营商的阻击,几乎毫无胜算,最终还是因为上层的意识转变包容了微信这个颠覆者。鼓励创新,敢于颠覆自我利益,这是中国最大的进步和自我改革。抑制或者鼓励财富创造者,在这个问题上的不同做法决定了不同国家和组织在富裕程度上的差异。
如果领导者把财富当做一个物质现象,就会成为一个“控制狂”。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大卫.兰德斯说,“他们不仅要控制刀具与火器之类的凶器,更要控制思想,因为它们对统治者的江山产生了威胁。”思想一旦被困住了,财富的源泉也就枯竭了。
阿里巴巴CEO张勇说马云曾送他一句话:用人做事,而非做事用人。做事用人的领导把“财”当成物质现象,用人做事的领导把“财”当成精神现象,懂得释放思想。
4/ 财富不是一种可以追求的产物
财富无法凭空产生,也无法由上层意识统一创造出来,而是由不同思想的创造者发挥不同的才能创造出来的。我国曾经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当一个领导者对此有足够深的认识的时候,他将会为此提供足够的发挥创造力的土壤和充分的自由。
拿破仑说,“思考致富”。价值投资之父本杰明.格雷厄姆也说过,要想在投资领域取得成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正确思考;第二,独立思考。” 这一切,是由位于两耳之间的那个脑袋决定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财富不是一种可以追求的产物。关心财富的本质,其实和每个人相关,我们每个人都是政治和经济的动物,要想过个好日子,就得关心我们的经济来源,就得想着如何用较少的投入换取更多的回报。我们才不会像网络上那些愤青,一边抱怨明星们的高收入,一边听着他们的歌,看着他们演的电影。
美国已故哲学家爱因.兰德说过,“金钱不会听命于配不上它的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