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从来没接触过申论的人来说,我建议你先去听听网课系统了解一下申论,有的人能力很强,简单了解就能考试得高分,有的人能力差点,网课也能帮你入门。网课粉笔的或华图在线的都可以,粉笔标准化程度高一些,意味着抽到差老师可能性弱一些,当然去淘宝买盗版课也是很多同学的选择,因为便宜。
对于有一定功底的人来说,你需要做的是积累概括词汇,锻炼归纳能力,方法,可以多看政府工作报告和中央一号文件,看的时候不要记一些过于务虚的大词,什么是虚尺度不好把握,可以多看阅卷踩分词,阅卷踩分词不知道的,后边我会附一整套2019国考申论的阅卷规则,花了不少钱买到,来自华图,当然粉笔也有买到一摸一样的,最近大家都开始重视这玩意了,毕竟,申论不知道真正的踩分词,还要在那胡讲瞎讲,对老师也是一种折磨,比如说我。此外,你还要多看看半月谈,接触基层实际问题,了解基本解决方法,2020国考对解决问题题目考察非常非常多,这一类题之前几年几乎被遗弃了,现在重新拾起来而且被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给我们发出了明确的信号,我们需要实践经验丰富能解决问题的人,没有基层实践经验,只能多看相关文章。最后,你还要提高做题速度,有时候你发挥不好是因为时间来不及,照顾不到很多细节,所以每个周至少做一套完整的题,还要注意,多做真题多做几遍,多读几遍材料,而且要带着问题读材料。最后,希望你能选一个适合自己、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岗位,多尝试几次,总会成功,不要因为失败一次就否定自己,记住,高手也会偶尔翻船。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
附2019年国考申论副省级整套阅卷标准:(对了,请不要再问阅卷规则从哪来的了,一般人也找不到阅卷人,找到对方也不会冒险卖,而且,有些机构的答案其实是低分,好答案自己会说话。)
省级以上职位考卷参考答案和评分细则
一、根据“给定资料1”,概括S市在乡风文明建设方面的举措。(10分)要求:全面、准确。不超过150字。
【标准答案】
(一)评阅方法
1.按点给分,采点、取关键词按照对应分值给分;
2.不要求考生的文字表述与评分标准完全相同,只需意思一致即可。
(二)答题要点
S市在乡风文明建设的举措有:
1. “健全以党建为统领”(1分);“以法治为核心” (1分)
2.“基层党建下沉”,“(1分)“党建+”融合” (1分)
3.通过“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或者“生态文明建设”来全面提升农村整体环境。(2分)
4.投入资金,挖掘提炼村居历史文化特色(1分);修缮和活化文化遗存;(1分)
5.加强主题公园、道德讲堂等硬件建设、价值观宣传教育任意一点给1分;三点都有也是2分。
(三)参考样卷
1.健全以党建为统领、以法治为核心的基层治理体系;
2.选派驻村居干部,推进基层党建下沉,探索“党建+”融合基层治理发展模式;
3.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提升农村整体环境。
4.投入资金,挖掘提炼村居历史文化特色,修缮和活化文化遗存。
5.加强主题公园、道德讲堂等硬件建设和价值观宣传教育,全面提升村民道德水平。
二、假如你是被派到Y县的调研组一员,请根据“给定资料2”中的调研记录,就山岔村值得肯定的做法写一份调研报告提纲。(20分)要求:1.紧扣资料,要点完整;2.内容具体,条理清晰;3.不超过500字。
【标准答案】
(一)评阅方法
1.按点给分,采点、取关键词按照对应分值给分;
2.不要求考生的文字表述与评分标准完全相同,只需意思一致即可。
(二)答题要点
1.标题(2分)标题要体现三个要素,即山岔村、报告、提纲,缺少任一一项的标题只给1分;
2.背景(2分)背景要体现山岔村、贫困、美丽乡村、市级卫生村、小康建设项目五个关键点中的三个方面,反之则为1分。
3. 能够按照一般的报告逻辑列出要点,包括:标题、背景、做法本身;三项都有加1分;
4.具体做法15分,分五个采分点,每点3分,视其准确程度每点可以斟酌给1-3分。五个采分点分别为:
(1)主动联系帮扶单位,多方筹集资金,强化了基础设施建设;
(2)通过合作社的方式或者现代农业的耕作方式提高农民收入;
(3)通过农家乐、乡村旅游的方式提高农民收入;
(4)以文化场所建设和民俗活动来促精神文明建设;
(5)以家风促民风。
(三)参考样卷
山岔村社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提纲)
Y县城关镇山岔村原来受制于多重因素的制约、是典型的贫困村。在各方努力下、实现了整村脱贫、建成省级美丽乡村、被评为市级卫生村、列入小康村建设项目。经调研,发现诸多值得肯定的做法:
一、主动联系帮扶单位,多方筹集资金,强化了基础设施建设。
二、千方百计的增加农民收入。一方面鼓励农户成立合作社,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养殖业,引导群众有计划地种植经济作物;另一方面,利用美丽乡村建设契机,依托山水自然资源优势,彰显历史印记,融合文化元素,致力于发展农家乐、乡村旅游等。
三、注重精神文明建设。一方面广建文化场所,恢复民俗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另一方面,以家风促推动良好的社会风气形成。
三、某省政府举办了一个农村发展战略研习班,其中一项研习内容是“卢作孚的乡村建设构想”。假如你是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3”,围绕卢作孚的乡村建设理念及其现实意义,写一份导学资料,以指导学员更好地学习。(20分)要求:(1)内容全面、准确(2)层次清楚,分条作答;(3)不超过600字。
【标准答案】
(一)评分标准
内容方面(共16分)
逻辑方面:(共4分)
能够说清“卢作孚个人介绍、卢作孚乡村建设理念、卢作孚乡村建设理念的意义”,并从这三个方面依次作答的,可赋2分。
语言表达清楚,有内在逻辑性的,可赋1-2分。
(二)评阅方法
1.整体观照与要素赋分相结合。整体观照要求兼顾内容和逻辑两方面,要素赋分在内容方面按点赋分。
2.不要求考生的文字表述与评分标准完全相同,只需意思一致即可。
(三)答题要点
对于卢作孚的简单介绍。2分
表述:包括结构、语言等。2分
理念:8分
1.乡村建设的意义非常重大,乡村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基础。(2分)
2.乡村建设的内容具有综合性,包括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环境、自治等多方面。(2分)
3.乡村建设的过程应该将政治、经济、文化并重,但经济建设是中心。(2分)
4.乡村建设的根本目标是“自立”和“立人”。(2分)
意义:8分
1.从城乡发展关系的层面思考乡村建设,对科学规划农村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2分)
2.将宏观视野和具体问题相结合,有助于明确推动乡村运动的范围和方法。(2分)
3.“工农互补”的发展方式,表明应该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行业共同参与的“乡村建设联动模式”。(2分)
4.对于加强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大众参与意识、加大基层治理力度等都有重要作用。(2分)
(四)参考样卷
卢作孚先生于1893年出生在原四川省合川县一个世代农民家庭。是著名的实业家,其创办的民生公司是中国近现代最大最有影响的民营企业之一,创造了中国现代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教育史上的奇迹,是中国现代史上“乡村建设三杰”之一,被誉为“北碚之父”。(注意:本段是由华图在线原来解析上借鉴的,标答中没有写样卷)
卢作孚先生关于乡村建设的理念内涵丰富:(1)乡村建设的意义非常重大,是乡村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基础。(2)乡村建设的内容具有综合性,包括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环境、自治等多方面。(3)乡村建设的过程应该将政治、经济、文化并重,但经济建设是中心。(4)乡村建设的根本目标是“自立”和“立人”。
其理念的现实意义有:(1)从城乡发展关系的层面思考乡村建设,对科学规划农村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2)将宏观视野和具体问题相结合,有助于明确推动乡村运动的范围和方法。(3)“工农互补”的发展方式,表明应该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行业共同参与的“乡村建设联动模式”。(4)对于加强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大众参与意识、加大基层治理力度等都有重要作用。
四、根据“给定资料4”,谈谈你对“作为精神资源的乡村文化”的理解。(10分)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250字。
【标准答案】
(一)评分标准
1.内容方面
(1)总体概括“作为精神资源的乡村文化”的内涵。(2分)
如:乡村文化更重视精神资源;乡村文化倡导简朴的物质生活和丰富的精神生活等。
(2)具体分析“作为精神资源的乡村文化”的意义。(4分)
众多作家都受到了乡村文化的熏陶和培育,对其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1分)
乡村生活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熏陶,感悟生命的意义,尽享生命的欢乐,成为一个健康的人;(1分)
民间世界、民间文化、民间风俗对人们具有强大的吸引力;(1分)
乡村文化具有“个异性”“永恒的感觉”和“共胡共享”的理想,呈现出“文明意义”。(1分)
(3)阐明我们应对“作为精神资源的乡村文化”。(2分)
如:应重新认识乡村文化;应思考“作为精神资源的乡村文化”对人类的重要意义等;充分挖掘乡村文化的价值。
2.表述方面
内容全面,语言精练、准确(1分);层次清晰,逻辑性强。(1分)
(二)评阅方法
按要点赋分,并与整体观照相结合。对大量摘抄原文、不做分析概括的,逻辑层次混乱的,明显超出规定字数的,在总得分基础上酌情扣减1-2分。
(三)参考样卷
乡村文化倡导简朴的物质生活和丰富的精神生活,重视精神资源。
作为精神资源的乡村文化的意义重大:(1)众多作家都受到了乡村文化的熏陶和培育,对其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2)乡村生活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熏陶,感悟生命的意义,尽享生命的欢乐,成为一个健康的人;(3)民间世界、民间文化、民间风俗对人们具有强大的吸引力;(4)乡村文化具有“个异性”“永恒的感觉”和“共有共享”的理想,呈现出“文明意义”。
五、“给定资料5”结尾写道:“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人造文明和自然文明,都是应该而且可以互补的;理想的生活状态可能还是在城、乡之间游走。”请结合对这句话的思考,自选角度,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要求:(1)观点明确,见解深刻;(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4)字数1000-1200字。
(一)评分标准
依据评价要素,共划为五个等次。
评价要素:①题意要素;②写作能力要素,包括观点、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
一等(35-40分)完全符合答题要求
(1)切合题意;
(2)内容充实,联系实际,举例贴切;
(3)思路明晰,结构严谨,层次清晰;
(4)语言流畅,书写规范工整;
(5)不足1000字不能进一等。
以37分为基准,适当浮动。基本具备以上条件者,可获基准分;某一方面比较突出的,适当加分;反之,酌情减分。
二等(28-34分)符合答题要求
(1)符合题意;
(2)内容充实,能够联系实际,举例适当;
(3)思路清楚,结构完整,层次清楚;
(4)语言通顺,书写规范工整;
(5)不足1000字不能进二等。
以31分为基础,适当浮动。基本具备以上条件者,可获基准分;某一方面比较突出的,适当加分;反之,酌情减分。
三等(21-27分)基本符合答题要求
(1)基本符合题意;
(2)有一定内容,联系实际不足,举例不当;
(3)思路基本清楚,结构基本完整;
(4)语言基本通顺,书写基本规范;
(5)不足800字不能三等。
以24分为基准,适当浮动。基本具备以上条件者,可获基准分;某一方面略好,适当加分;反之,酌情减分。
四等(14-20分)不符合答题要求
(1)偏离题意;
(2)内容空泛,没有联系实际,缺少例证;
(3)思维混乱,结构基本完整;
(4)语言不通顺,有语病,书写不规范;
(5)不足600字不能进四等。
以16分为基准,适当浮动。基本具备以上条件者,可获基准分;某一方面略好,适当加分反之,酌情减分。
五等(0-13分)完全不符合答题要求
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按五等赋分。
(1)背离题意;
(2)拼凑材料。基本上是搬用给定资料;
(3)分条列项、提纲式或简答式,不成文;
以7分为基准,适当浮动。答卷中出现以上情况之一者,得基准分;某一方面略好的,适当加分;反之,酌情减分。
(二)评阅方法
采用结合样卷、整体观照、分等赋分的方法进行评阅。阅卷老师依据评分标准,首先从整体上对所阅文章做出判断,确定其等次,然后在所确定的等次内,围绕基准分,结合评价要素,适当上下浮动,考虑扣分项,最后给定分数。(1)通篇阅读,整体观照;(2)等内斟酌,上下调整;(3)考虑扣分项:标题、错别字、标点有错。(4)确定得分。
(三)其他事项
(1)缺少标题,扣2分;明显与主题无关的题目扣1分;(2)错别字较多,标点符号不规范,酌情扣分,最多扣2分;(3)特殊试卷,提交专家组。
作者:会翻身的咸鱼
来源: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