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岛挑战”和“卡片打洞”的启示

先来看这两个故事:

1,荒岛挑战

1969年,在格雷厄姆的弟子们的第二次聚会上,巴菲特提出了荒岛挑战理论:“如果你被迫搁浅滞留在一个荒岛上10年,你会投资什么股票?”答案自然是不言自明的:有着强大特许经营权的企业。那么,荒岛挑战理论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呢?难道只是让我们思考应当买什么股票吗?难道当我们买入这只符合荒岛挑战的股票而又不需要真的滞留荒岛时,我们就需要将精挑细选的股票择机卖出吗?

2,卡片打洞

巴菲特在1992年的年会上首次向公司股东提起:“在与商学院的学生交谈时,我总是说,当他们离开学校后,可以做一张印有20个圆圈的卡片。每当他们作出一个投资决策时,就在上面打一个洞。那些打洞较少的人将会变得富有。原因在于,如果你为大的想法而节省的话,你永远不会打光所有的20个洞。”

两年后,查理·芒格在南加州大学的一次演讲中,也谈过一个类似的观点:“人类并没有被赋予这样的才能,可以在任何时候了解任何事。但是有些努力肯干的人——他们不断地观察这个世界并试图找出在错误定价上下注的机会——却被赋予某种才能。这些明智的人会利用世界给他们提供的这一机会敏锐下注,而且在大概率成功的机会上加大赌注,其他时间则按兵不动。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故事讲完了,你看完故事的感受是什么?

我们来看看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迈克尔·莫布森(《魔鬼投资学》一书的作者)的感受,也许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他曾说:“努力工作意味着你的脑子一直在转动着,尽可能地多读金融领域及其他领域的书籍,建立并巩固获得成功的思维模式。但我说不能过度努力的意思是,人们普遍有一种将一分耕耘与一分收获等同起来的趋势。在资金管理行业,有时结果却不是这样。事实往往是,那些只做几个数量不多决策的人,其最终的结果却比那些以忙碌为名作出很多决策的人要好得多。”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荒岛挑战”和“卡片打洞”蕴含的长期投资思想构成了巴菲特的投资方法中最为独特的部分,也是最容易使人入迷的部分。” 请注意,这里不仅仅是对投资数量的约束,也隐含着对投资时间的要求。如果将这一思想分解开来,它其实包含了两项要求:①少决策,作大决策。②机会到来后,对自己心仪已久的股票不仅要重仓持有,而且要长期持有。

接下来有一个问题:假如你一生只能投资20只股票,你会选择绩优股,还是质优股?

谈到一家公司是否“绩优”,通常会有一定的时限,公司是长期绩优还是短期绩优?不过,不管考察长期还是短期,这种仅限于业绩评估的选股思路不完全符合巴菲特的投资标准。当然,在对我国的股票市场以及投资者行为偏好作出整体观察后,发现上述所谓的“绩优”一般不会与企业的长期表现扯上什么关系。由于市场上的大多数投资者(包含为数众多的机构投资者)买入股票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短期差价,因此企业每股收益的近期表现就自然成了人们关注与追逐的重点,绩优股的概念也就由此而生。那么,投资大众眼中的“绩优股”与巴菲特一生所追求的“质优股”有何不同呢?我认为至少有三点不同:①前者关注企业的短期表现,而后者更看重企业的长期表现。②前者关注的主要是企业有形的东西,而后者更多关注的是企业无形的东西。③前者关注的主要是可量化的指标,而后者更关注不可量化的指标。

最后,这两个故事背后有着怎样的思维逻辑呢?我认为至少包括以下3点:①追求确定的事物而放弃不确定的事物。格雷厄姆说过:“短期来看股票市场是投票机;长期来看股票市场是称重器。我一直认为由基本原理决定的重量容易测出,由心理因素决定的投票很难评。”②任何时候都不要基于短期预测而行动:这是一个被企业价值投资者延续了将近100年的重要思想,我们在格雷厄姆、费雪、林奇和巴菲特的思想库中都能轻松地找到有关这一思想的表述。③发现的艰难。简单点说就是:长期来看(以30年或50年为周期),真正持续优秀的企业非常少,由于长期优秀企业占比非常低,你能选到就会变得很艰难。该观点将在后续文章中详细阐述。

需要强调的是,实施“荒岛挑战”和“卡片打洞”的操作策略是需要具备一定条件的。毕竟发现“大生意”、有“大思想”并将其付诸于正确的行动,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它需要投资者至少具备3种能力:①商业透视能力。②财务分析能力。③价值评估能力。同时,投资者还要有正确的市场观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在股票价格的剧烈波动面前能始终做到心境平和与泰然处之。关于这部分,敬请期待后续系列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荒岛挑战”和“卡片打洞”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