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大国大城》第四章:警惕“扭曲之手”

今天继续《大国大城》第四章的重点知识分享。

《大国大城》,作者陆铭,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教授以“为了公共利益”作为自己的研究和思考之座右铭。

这本书是9月22日连岳推荐的,说这是一本讲述城市化的本质与规律的书,此外这本书也就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违背自由市场经济规律的现象进行了解读。当时正好看了《理性乐观派》,同样的市场经济观念驱使我买了这本书。

一目录—

上篇 大国难题

第一章 中国经济的欧洲化

1.欧洲正经历大考

2.为什么大国梦如此迷人?

3.大国的难题

4.发展中大国的困境与机遇

5.统一市场符合公共利益


第二章 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1.三个有关空间的误解

2.自由移民的意义

3.空间的力量:3M与3D

4.城乡和区域发展中的要素流动和政策


第三章 打破大国发展的“不可能三角”

1.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为城市化“立法”

2.世界不是平的

3.行政配置资源的方向与人口流向相悖

4.以效率换均匀的代价


第四章 警惕“扭曲之手”

1.区域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2.何不土地和户籍制度联动改革?

3.劳动力都去哪儿了?

4.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之殇

5.转变发展方式为何那么难


第四章:警惕扭曲之手

关键词:户籍制度  土地制度 劳动力短缺  产业政策  资本深化 

在当前中国的政府管理体制下,一任政府官员的任期不长,一个地方的主要领导在当地任职的时间平均为3-4年,政府官员的目标非常容易短期化,而长期目标则容易被忽视。在GDP增长排位赛下,地方政府官员纷纷采取“大干快上”的工作方式,可能对经济的持续发展造成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一个地方越是不具备发展工业的比较优势,GDP排位赛造成的负面影响越大。


知识点一:

区域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在公共投资和公共财政方面,如果既要效率又要平均,从而获得一个全国人民一致赞同的方案,那么就必须实施一个政策组合,其中有三个构件,第一是公共投资的效率原则,第二是人口的自由流动,第三是向没有享受公共投资好处的地方进行适度的财政转移。

生产性的转移支付都是要经过市场检验的,相比之下,更为重要的仍然是人口的自由迁徙。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政府更好的发挥自身的功能,而不是取代市场的功能,因此其他国家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主要是用于支持欠发达地区的公共事业,特别是教育和医疗事业,从而帮助欠发达地区的居民提高生活质量。

与教育和医疗投资不同,生产性投资一旦形成固定投入,在物理意义上是很难移动的,如果最终的产品不具有市场竞争力,就会成为鸡肋。相反,医疗和医疗事业的发展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却是可以随着人的迁移而流动的。


知识点二:

何不土地和户籍制度联动改革

随着建设用地指标的跨地区再配置,中西部农村劳动力在沿海获得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

资源配置效率将获得极大的提高。第一,首先一个城市到沿海大港口的距离,显著的影响了他的土地土地利用效率,第二,随着时间推移,地理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越来越大。第三,城市扩张对土地利用效率的促进作用,在东部要远远超过中西部;第四,中国的经济活动的集聚趋势远远领先于人口和城市土地的积聚。

土地或其使用权,作为农民最为重要的资产,如果不能交易,那它本质上就不是一种资产。当前要反对的是借助政府行政力量,对于土农民土地使用权的剥夺,而不是要反对借助市场机制,使得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得到符合其市场价值的赔偿。

通过“动人”的方式来推动经济发展和实现区域平衡是长久之道。

并不是说动钱的事不要做,恰恰相反,在蛋糕做大的情况下,中央政府就更有能力来进行区域间和城乡间的财政转移,但未来的财政转移应该更多的用于城乡和区域间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比如提高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教师和医护人员的待遇,相应的减少欠发达地区政府的财政负担,以促进区域和城乡间在生活质量上的平衡,实现冻人活动前的良性互动。


知识点三:

中国的问题是城市化进程受阻,而不是城市化过度

人口的空间再配置是世界普遍现象。

对于人口流出地来说,重要的是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人口流出地走出困境的另外一条出路是发展那些对于当地来讲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比如说旅游和大规模的农业发展,这些产业并不一定要扭转人口流出的趋势,恰恰相反,正是因为人口的流出,使得这些在本地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可以相对来说,比较少的人提供就业岗位,人口流出反而在人均水平上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


知识点四:

中国需要怎样的产业升级?

正常的经济会逐渐出现产业升级,而前提是劳动技能的提高和由此带来的劳动成本上升。

产业升级的根本是需要人变得更能干,这样企业去创新开发新的技术和产品,正好让广大劳动力去生产。

在当前生产成本上升,而资本却仍然受到补贴的条件下,有两种趋势不利于未来广大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一种趋势是企业用资本替代劳动。产品虽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升级,但生产方式已经资本密集化了,结果企业新增的生产和投资创造的就业数量越来越少。

另一种趋势好一些,但也好不到哪里去,一部分企业的确升级了,对于技术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其要求的技能不是在农村教育中能够获得的。


知识点五:

“资本深化过度”的危险

企业要的是利润,而地方政府要的则是税收,与劳动密集型企业相比,资源密集型的企业通常能够贡献更多的企业所得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与劳动密集型企业相比,资本密集型企业的计税工资相对较少,而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入则仅按照直线法计算折旧,并在企业收入总额中扣除。因此,资本密集型企业有更高的所得税应税额,在中国的财政制度安排下,地方政府能够从资本密集型企业收得更多的所得税,也就相应的从能从上级政府获得更多的所得税税收返还。

地方官员都知道他们的上级主要就看两个指标,一是招商引资,二是财政税收,本质上两个指标都和经济增长有关。在三大产业中,产业链较长,能够带来快速经济增长的主要是第二产业,尤其是其中的制造业,地方政府当然就会主要激励工业发展,特别是资本密集型的大企业。而创造就业较多的服务业,特别是小型的服务业,收税困难,看上去也对地方经济没有什么直接的带动力,通常不受重视。

资本深化过度,是经济增长的面子工程,虽然能够创造税收和政绩,也能够带来较多的资本收益,并相对减少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份额。但对大部分老百姓来说,就业和劳动收入的增长,才是实实在在的增进他们的福利。


知识点六:

以邻为壑的经济增长

在中国,产业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地方政府实施的,而人们关注的韩国日本等实施过产业政策的国家,则是在国家层面实施产业政策。因此,才会出现中国各地方、省份之间的产业同构现象。

更麻烦的是,这些过剩的产业最终要在市场上经过竞争的洗礼,结果就一定会有一些地方的产业相对缺乏竞争力,于是地方政府就会采取干预的方式,通过保护本地企业来维持他们的生存,动用过的手段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小到用本地企业生产的烟和酒,为教师发工资,大到限制别的地方生产的产品进入本地市场。甚至在2008年发生经济危机的时候,有地方政府下发红头文件,要求本省政府和企业优先采购本地生产的产品来过冬。


知识点七:

政策可以抵消地理作用吗

在新一轮有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争论中,地理有多重要是个核心问题。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地理都是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决定因素,而且在长期更重要。

因此不要盲目投资与产业,特别是偏离比较优势的产业,要投就投在人身上。


知识点八:

技术和教育的赛跑

城市里的工业和服务业才是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的来源,城市化才是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和教育回报的长远之道。

既要发展城市,满足大量低技能劳动力的需求,提高农民收入,还要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实现这样多赢的目标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让他们进城,不仅要让他们进城,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教育的投入,让他们能获得跟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这才是最终能解决问题的出路。


感想:

以邻为壑感受最深,每次下河南,高速公路都拥堵严重,短短的距离就有数个收费站,导致山西的旅游发展相当受限。 

如果没有好的营商环境,相邻的省份都不能割小利,谋大利,只能是两败俱伤。

而且,政府部门任期短,带来的短视也是很要命的。要不不干事,反正但求无功不能有过;要不瞎干快干,负债累累,任期结束,换个地方走人。

农村老百姓空有土地,却既不能贷款又不能租售,除了自住外根本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如果能够把土地也放到市场上,市场化运作,才能发挥土地更大的效率,实实在在成为农民能够变现的资产。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大国大城》第四章:警惕“扭曲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