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公山古城堡历史与云华山修路碑碑文的考释 - 草稿 - 草稿 - 草稿 - 草稿 - 草稿 - 草稿 - 草稿 - 草稿

在中国的宋元时代,北方地方社会秩序动荡不安,四处是战火纷飞、盗匪横行的时期,为了保命求生存,居住在陇南北部的人们受修长城的启发,或一个村子,或一个姓氏族群的全部人,或几个村子联合起来,在离村子不远的最高山顶筑土夯墙,修建成一个小小的土城,在城墙周围再建几个瞭望台:就应对外侵,内可住人生存。太平时各自回家生活,一旦匪患连连,拿上自家的粮食和做饭用具就在堡内生活了。堡子究竟建于何时,在北方当地流传着几种说法。一说建于北宋末年。据老辈人一代传一代的说法是;  北宋末期为了对付西夏和一些土匪,朝庭命令黄河以北各地修筑土堡。地处西北的西礼两县也不例外,特别是南宋末期,蒙古大军在元帅蒙哥和大将白撒的带领下,长驱直入,一路南下,战祸殃及百姓。当地百姓为了自保开始修筑堡垒,于是形成了几乎村村有堡的情况。这些古堡有大有小,规模小的大多是民间百姓自己修筑用以自卫,大的则是官府所修,主要是军事上的防御工事。那些古老的堡子大多选址在地势较高的山头,以抵御外来侵扰和山洪水患;每座堡子都有堡门,有坐北朝南,也有堡门其它坐向的,早期的是平顶大门,晚期的是砖砌拱门,堡门一般都为厚实的木料所建,有的还有铁皮包裹着城门口的大门。

        堡子的功能相当齐全,规模大的用于军事防御,小的还是百姓避难、逃荒的生存场所。堡子的城头有炮眼、垛墙、瞭望台,墙头还备有石头、砖块便于滚木礌石;堡子的内部、房屋、水窖、地窖、仓库、蓄水井,备用三至五个月或全年的口粮,做长期生活的打算,待方圆太平无匪患,无战乱时,人们才三三两两地住回村子中的老屋。

        稍峪一带现存的几座古城堡,据《宋史记》记载;西和鸡头道和鸡头山防线(现塔子山山至稍峪乡白杨村杨家老堡一带),在南宋元未期是西和州很主要的一道军事防线。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宋金议和,安丙上书,西和州境内“又增鸡头山,咸以民卒守之”。鸡公山堡子及稍峪一带最早的城堡,是南宋西和州守将丁煜率领将士和稍峪当地的民众修筑的。筛子崖东侧的征兵山梁和将军大地、东庄果等地点紧密相连,这一片区域皆与南宋末年抗金是有关系的。

        据当地人代代相传;现碑楼村碧琉寺背后的家神庙,庙内供奉的吕石汉爷,据吕石姓祖上口耳相代下来的是,是仇池国王封的,两姓人为仇池国疆土东杀西战,大部分将士血洒战场,族人所剩无几,于是就有了“吕家爷爷和石家婆婆”两姓合一家延续人丁的传说了,国王见此,深受感动,賜族长为吕石汉爷,世代承袭老爷爵位,是稍峪石吕两姓和碑楼吕氏共同的祖先(家主神)。团庄马槽沟的堡子称张家老堡子,石家寺现存堡子遗迹在没修建之前,这片地方名叫"胡家嘴",现存堡子的基础据考为宋元时期修筑,是居住于此处的胡姓人和部分吕石两姓人共建的。明清两时期加固维修的城墙,在上世纪七十年己被挖毁。该堡子当时是以胡氏族人修筑为主。笔者从本地各方面的地域文化考究认为;石吕(碑楼和团庄吕姓为一脉)张胡四姓人氏在元代以前是稍峪最早的居住者。石氏一族人在南宋时期居住以山庄为主,在筛子崖东南面一百五十余米处居住的称东庄果,西南面两百多米处居住的称西庄果,石氏一族人为三房,大房在石家老庄称前头门哈,二房称上院里,三房则现居住在石家寺。石家老庄意思是石氏族人最早来稍峪居住的地,石家寺原来有一大寺庙,其寺名不祥,据老年人传说;寺庙主殿供奉观音菩萨,偏殿内供奉玄武大帝,杨四大将军。

筛子崖(鸡公山)

丁煜,字晦叔,南宋抗金将领,阶州福津(今甘肃省 武都县东)人,生卒年不详。南宋宁宗时期著名的抗金将领,曾任太常寺丞,后迁郎中。多次奉诏出使金朝。据《金史》记载:丁已(公元1217年)金陕西行省破鸡公山,取成州,西和州,至黑虎关守者皆遁也…。”鸡公山就是云华山主峰东侧的筛孒崖,该山形远眺望如雄鸡高鸣之势,宋元时称鸡公山,山上的堡垒是西和境内入蜀之道上一个至高的瞭望台和烽火台,有重要的军事意义。有关鸡公山的具体位置是塔子山,或是云华山,近代以来西和本地学者对此是各执一词。从历史和遗迹来定论,筛子崖就是南宋时代的鸡公山,山顶从炮台至后堡有两亩多地的面积,当时在稍峪一带堡子中,面积也是最大的,指挥的总部据说设在云华山主峰的庙宇中。虽无史料文字记载,但是据筛子崖周围的几处地名,堡孒与炮台遗迹,及当地近千年口耳相传的故事考究,足以证实筛子崖为鸡公山,这点是不可置疑的。

南宋.碑楼老堡子遗址

宋宁宗嘉定六年(1213年),宋、金关系发生了急剧变化。蒙古崛起北方后,不断南侵金朝。这年,成吉思汗又兵分三路,攻掠山东、河北诸州郡,金朝内部发生政变。次年,刚即位的金宜宗迁都南京(即开封府),并进一步南攻宋廷。在这种情况下,一味主张“和议”、妥协的南宋统治者只得下令抵抗。于是,在宋宁宗嘉定八年(1215年),多次出使金朝。对金朝情况比较熟悉的丁煜被委任为利州西路安抚使,并兼知兴元府(今陕西汉中市),担负起了防守南宋西北地区,即今陕西南部、甘肃省南部及四川西北部地区的重任。

丁煜初到西和后,他从塔子山到杨家老堡子进行了一系列的察看后,认为在这一带山‘的至高点设防线、修堡垒是阻挡蒙古军进攻的最好的军事战略要点,是阻挡元军进功西和的主要一道至防线。他即刻发动军民修筑加固城堡,整修军事。丁煜在鸡公山周围的山顶上修筑的堡垒及炮台,瞭望台和烽火台,今天尚存的南宋堡子遗迹有:杨家老堡子,胡家堡子,碑楼老堡子,团庄吕家堡子,张家堡子墙头,牛家堡子,筛子崖炮台,云华山南峰堡子,黑嘴崖和中嘴崖炮台等。

远眺杨家老堡子

宋宁宗嘉定十年(1217年)十二月,金人又以白撤为元帅,率军万人南伐,自漳州盐川(今漳县盐井镇),先攻占皂郊堡(今天水西南),又在天水郡击败宋军,宋将黄炎孙不战而逃,西和州军民在鸡公山多次击败金兵,使金兵渐缓围攻西和州的态势。后来因粮草和当地居民拉家带口,守卫的军民死伤无数,金兵突发攻山,首次攻破鸡公山防线,进兵西和州。此后,西和州军民奋起反击,又将金兵赶出西和。宋宁宗嘉定十二年(1219年)再次进犯西和州,在鸡公山防线上当地民众和官兵一起奋战数月,终因孤兵无援,粮草备用不足,金兵攻势又十分强烈,导致金兵攻陷鸡公山城堡,守卫者和在此避战祸的当地民众全部跳崖身亡。金兵同时对西侧的云华山南峰采取了强攻,攻进堡子后,一边安抚堡内的民众,一边派部分士兵过天桥对云华山主峰发起攻击,上山后金兵一怒之下烧毁了云华山主峰上的所有庙宇,这就是宋代时云华山庙宇的第一次劫难。另外,附近的几处堡子被金兵相续攻破;杨家老堡子攻破后,守卫城堡的军民已死伤大半,剩余的人被金兵遣送下山回家了。稍峪集团庄留凡湾吕家老堡,张家堡子,碑楼老堡子和石家寺的胡家堡都被一一攻破,最为残的是胡家堡子里的胡姓人氏,所剩无几(活下来的胡家人战争结束后含恨搬迁到他乡,笔者寻访多年至今杳无音信)。在胡家堡被攻陷后,位于堡子西侧有一座寺庙被当时入侵的金兵拆毁,现石家寺的名字也是因此而来的。

团庄吕家堡子

筛子崖古堡炮台是方圆最大的一个炮台,从西南端的边门进入,再从古堡东边的堡门走出,下面的小道沿崖顶的梁而下,直通筛子崖下东出口处:林口子凹合。站在鸡公山城堡的西边下入口处,从西到东,此城堡炮台长约六十米,宽约五米,厚重的黄土夯筑了这座坚实的数百年古堡炮台,历经风鞭雨打,昔日的城堡墙已经不见,炮台南北东三面的掩体墙只有遗迹仍存,三百多平米的平台上,满身的皱褶诉说着这座古堡的沧桑,现在炮台上已被一片松树和绿草覆盖,上面鸟飞莺鸣。经过近千年风蚀雨洗,依稀残留着的一些墙体的痕迹,在诉说着历史变迁。

云华山南峰堡子

二、云华山明代修路记事

沿着宋末元初的历史足迹走过,到了明代中期国内无战事,出现天下太平,国泰民安的状态。太平盛世中人们拜佛敬神祈福的习惯,逐渐也兴盛起来。上云华山进香拜佛的人也多了,但过山的路是个问题,进入云华山主峰的路一直是在南峰,人们上山又从长有草坡的崖面上下去走上天桥。人们利用农闲之余挖草坡筑点一尺左右的路面走,路年轻人可以走,但上了年纪的人走在上面,是极不安全的。从捷径走只有当地的年轻人在这崖面走过去,老年人和外地人却是无法走过去的。在东峰悬崖上修一条路,伸向天桥南端,是稍峪人从宋代开始,修一条安全的路通上云华山主峰,是当地几庄人和十方上人的一个共同心愿,由于战祸连连,自身的安全与食宿都成了问题了,不敢言修路之事。到了明万历四十二年春节期间,居住在稍峪一带的石吕张三姓人的族长,从明代初就商议云华山修路的事。这年过年时三姓人氏又商讨该事,经过两月多的合议,他们推选石家三房的石帮登为主要负责人,石登魁为石匠〈又兼施工技术指导〉,又挑选了年轻力壮的十余人参与修路。

明万历年修的路

修路工作筹备了一段时期,准备好钢钎和锤、挖镢子等工具,勘测好路线,选定好一个吉日就动工。无论寒暑,他们坚守在山上,一锤一钎地剥石开路。从万历四十二年(1614)到天启元年(1621),历经七年的艰难苦干,终于修通了一条长十八丈(合五十六米)的路。其间他们经历了多少艰辛,惟有这段路知晓吧!路修通后,为给历史做个见证,石匠石登魁等人选好了一块石头,加工成石碑,请人撰写了他们修路经过的碑文,在路边的崖面上又挖了装碑的小洞,将碑安置其中。

明.修路碑

上世纪六十年代,因某些原因的导致,仅仅一天的时间,云华山庙宇让当地村民全部拆毁,庙内佛与神像被推倒。十数棵数千年古柏被村民砍伐(最大的一棵刺柏在天桥中部,直径近60公分,据传是三国时期栽植的)。一些从宋代以后有价值的文物字画,碑与记事书籍全都毁之一空,荡然无存。唯有此碑因装与崖内,才幸免一难。八四年云华山整修路基,被一些人挖出来,置于现在的天桥头土地庙背后的路头,风吹日晒三十余载。西北师大教授、著名学者赵逵夫三次登临云华山,在对云华山历史文化研的究过程中,得悉明代云华山修路碑尚在,十分关心该碑的保护措施,叮嘱有关人士尽快对碑实施保护措施。二0一五年中秋节前夕,在当地数名文化爱好者的共同倡导下,成立了云华山明代修路碑文考究小组,并自筹资金,在原来装碑的地方复装了修路碑。

拓碑文

你可能感兴趣的:(鸡公山古城堡历史与云华山修路碑碑文的考释 - 草稿 - 草稿 - 草稿 - 草稿 - 草稿 - 草稿 - 草稿 - 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