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菜市场》

《逛菜市场》的作文。要求写出至少五种声音、五种颜色、三种气味。

这一下,孩子们来劲了,周末一过,就给我带来了不少精彩的片段——

一进市场大门,只见里面人头攒动,人声喧哗。市场分蔬菜区、鱼肉禽蛋区和商品区。我们随着人群走进了蔬菜市场。只见里边的蔬菜、水果,鲜嫩丰富,琳琅满目。蔬菜摊上绿油油的青菜,白里透青的萝卜,水灵灵的芹菜,红润润的番茄,绿衣带刺的黄瓜,各类农副产品应有尽有。两边的炒栗子的甜味、酱菜的酸味、卤菜的香味,混合在空气中,这味道顿时变得特别怪异。挑挑拣拣的顾客将狭窄的过道挤得水泄不通。突然,从南边开来一辆装满货物的三轮电瓶车,“突突突”地响着。可是“突”了老半天,才走了两三米。听,这边喊:“借光,借光!撞啦,撞啦!”那边喊:“甩卖啦!甩卖啦!今天最后一天啦!”“要尝尝吗?刮刮香的葵花籽。”“香蕉!香蕉!五块钱三斤,快来买哟!”……

一进菜场,我立刻有种压抑感,因为四周的行人像去赶集似的从你身边飞快地走过,弄不好被哪位冒失鬼撞到也不是没有可能。摊贩们的吆喝声,买卖双方的讨价还价声,家禽的叫声,屠户们的剁肉声……各种声响将整个市场变得嘈杂不已。路不宽,人很多,你会不由自主地随着人群向前走。沿街摆满了各种蔬菜、水果和土特产:有水灵灵的黄瓜,又长又嫩的豇豆,穿紫衣的茄子,又大又红的西红柿,胖乎乎的青椒,还有绿油油的韭菜……真叫人目不暇接。这时,我和妈妈来到了菜场一角的熟菜店,呵,酸甜可口的酱排骨、香气四溢的叉烧、肥而不腻的烤鸭,这些都让我垂涎三尺……

我挑了这两个写得不错的片段,在课堂上读了以后,加以夸赞,并借此告诉孩子们,作文中为什么要加入自己感受到声音、颜色、气味。我说:“你们能想象电视节目没有声音,而画面全是黑白的感觉吗?没有了声音与色彩,效果一定大打折扣。在这两个片段中,你会感受到菜场那种嘈杂、热闹的气氛,这些都是通过有画面感的声音、颜色等表现出来的,你们只要稍花心思,将它们点缀到你的作文中去,你笔下的文字也一定能有声有色。”

一个坐在前排的小男孩嘀咕道:“要是我写的东西没有声音怎么办?”我听见了,就反问:“那你准备写什么没有声音的东西呀?”小男孩站了起来,不好意思地说:“我想写蚂蚁,蚂蚁不发出声音的。”他又补充道:“我特意仔细观察过蚂蚁的,它肯定不发出声音的!”其他孩子都看着我,认为我遇到了一个难题。

我笑着反问:“怎么会没声音呢?老师可听见声音了!”看孩子们一脸不信,我就接着说:“那听老师说说看到了怎样会发声的蚂蚁,好不好?”学生们觉得“会发声的蚂蚁”很稀奇,于是全部坐端正了,听我描绘:“这天,我看到蚂蚁在搬运食物,哎呀,这个面包屑可真大,我似乎听到蚂蚁‘呼哧呼哧’的声音。一会儿,一群蚂蚁围上来在吃东西,我似乎听到蚂蚁狼吞虎咽、磨嘴绞牙的声音……怎么样,有声音吧?”孩子们频频点头,会心一笑。我说:“你们看,加上‘似乎’如何如何一下,声音如何如何就‘似乎’出来了。再比如风,风是没有颜色的,但我们可以借风带出不同色彩。风吹过绿树、青草地、蓝天、红色屋顶、蔚蓝的海,用上‘好像’‘仿佛’‘有如’,无形无色的风也变得多姿多彩起来,不是吗?”

在我的点拨下,孩子们进入状态,他们笔下的秋天也变得“有声有色”——他们笔下的小狗“有声有色”——

秋天是黄色的。有时我走在林荫路上,秋风会抚摸着我的面庞,跟我打招呼。不时,会有金黄的落叶从树上飘下来,宛如许多蝴蝶在翩翩起舞。落叶为林荫路铺上了一块金黄色的地毯,我踩上去会听到沙沙的声响,那是秋姑娘为我演奏的秋之曲。如果说叶子是报春的使者,那这里的叶子便是迎秋的顽童,它们趁着凉风为我们送来秋的讯息,继而又欢快地投向大地母亲的怀抱。

我家的小狗欢欢全身雪白雪白的,两个像大黑宝石似的眼睛在太阳的照射下闪闪发亮,小鼻子黑黑的,两个耳朵轻轻一动就能听到周围的动静,厉害吧!它无聊时,蹲在门口,歪着脑袋,望着天空,不知脑袋里又冒出了什么想法。它高兴时,直冲着我摇头晃脑,一个劲儿地摇尾巴,还不断地使铃铛发出清脆的铃声。它还有点儿“嫉妒心”。看着我穿上新毛衣时,它就把外婆新买的毛线弄得满地都是,又在地上滚来滚去,满身都缠着毛线,好像在说:“怎么样,我的毛衣不比你差吧!”

他们笔下的放烟花也“有声有色”——

广场上放烟花的人不在少数,绚烂的烟花衬托着快乐的笑脸。“嗵!”地面上又升起一个通体发红的大火球。它飞到半空,“啪”的一声,化作千万颗小火星飞溅开来,拖着长长的、闪光的尾巴缓缓落下,好似翩飞的蝴蝶,从空中旋落;又好似被风吹散的蒲公英,不知是哪个调皮鬼,给它们涂上七彩的颜色……

在一篇作文中,声音、色彩、味道肯定不是主角,但是,必要时适当地加入这些效果,可使文章更生动、亲切。从动笔到润色,学会让文章“有声有色”,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我们要教会孩子一些方法,让他们经常实践运用,这样才可以使他们笔下的文字富有神采。

你可能感兴趣的:(《逛菜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