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之殇——秦朝兴亡纵横谈》

 李峰  著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4年

为什么会突然对遥远的秦朝感兴趣起来?

起因很偶然,从一本飘洋过海的日本古书里看到一句话“不韦因納邯郸美姬有娠而献于楚。生政。实吕氏。”关于秦始皇到底是谁的儿子这段公案,在各种电视剧上已经看得够多了,但我是认真的不信的。为什么不信?因为谁是谁的儿子这种事其实在现实中确认起来并没有那么难,而且,就算碍于技术原因很难确认嬴政到底是姓吕还是姓秦,赢政他爸为什么要把王位传给一个身世不明的“儿子”?!但凡嬴政他爹对嬴政的身世有一丝怀疑,王权都不会如此顺利交接的。平心而论,这种事别说在皇家,就算在普通百姓之家,父亲如果怀疑儿子的出生,也不会把家业交给他的。退一万步说,就算嬴政的母亲和吕不韦手段高明,操作得当,神不知鬼不觉夺了江山,那这等皇家秘事也实在没有理由搞得人尽皆知。掌权者想要抹掉个把秘密,还是易如反掌的。

然而,一本来自古代日本的历史书,却赫然把这等惊天大秘密写在了开篇。这句话着实惊了我一下,而一惊之后,也着实勾起了我对于这段历史的兴趣。

?问题1

秦国,从秦非子算起,到嬴政止,共历时667年,31任国君。就是这个根基深厚的秦国,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短短15年的时间,便烟消云散。667年的“积蓄”,15年花完,这不得不让人好奇,到底发生了什么?!

上过中学的人都知道,在历史课本里正正经经的写着“秦亡于暴政”。秦国起于渺小,从商鞅变法开始,走上“重刑治国”的道路,素来治理严苛。但正是得益于这种严苛,才使得秦国日渐强大,脱颖而出。那么,同样是“暴政”,为什么统一前能带来国家的强大,而统一后却导致了国家的覆灭?

按正常逻辑推理,如果制度是一样的制度,前后效果大相径庭,那一定是制度的执行人(国君)出问题了!事实上也是,秦确实二世而亡。胡亥,就是个“指鹿为马”的荒诞窝囊国君。但是,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历经667年的古老秦国,31任国君,难度每一个都是得道明君?!如果“是”,那么秦国的“选君”制度为什么能正常运转31次,到第32次却出了bug?如果“不是”,那么以前的国家是怎么在错误的领导人手里安然度过的?为什么这次就不行了呢?

?问题2

秦的一统天下,绝对是个创世纪的壮举。在秦之前,是诸侯林立,思想纷呈。但在秦统一六国之后,改分封制为中央集权制,从此后中央集权制在这块土地上就再没有被动摇过。无论后来的王朝怎么更替,统治国家的民族如何不同,他们无非都只是在秦当年所构建的统治框架之下,修修补补。秦这一朝,终结了旧有的国家统治游戏,首创了全新的游戏规则。无论怎么说,制定游戏规则的人都是最牛的人,更何况秦制定的是一套被后世每一代社会精英都倍加推崇的游戏规则。这意味着秦的统治者是极端洞悉人性的,是极有治国经验的,更是有着万夫不可挡的勇气。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问题3

秦始皇在创立新的国家制度的时候,是信心满满的,他认为他的帝国可以传之万年。毕竟,在秦始皇看来,用一套漏洞百出的旧制度治理之下的秦也已经存在了600多年。那么用更先进的、更有力量的新的统治制度来治理国家,国祚传个千年、万年也不是太异想天开的事。

秦始皇猜对了一半!他所创立的中央集权制确实传之万年了。但他所建立的帝国却是前所未有的短命。而且,不光是他所创立的帝国短命,后来的,用他的新制度治理的王朝,二、三百年就算长的,跟秦之前的夏(共471年)、商(共600年)、周(共791年)都不能比。这又是为什么,制度长久了,但朝代却更替频繁了?

《帝国之殇》李峰的一家之言

带着上面的3个问题,我遇到了这本书。在真正翻看之前,我的本意只是想找一本介绍秦朝的书,让我能更多的了解那段历史,从历史的背景里翻翻看,有没有能解答我疑问的线索。但是,令人意外的是,真正看完全书之后,我惊喜的发现,整本书貌似都在围绕我的这几个问题进行解答。所以,和以往枯燥的历史书不同,这一本,我实在是看得津津有味,手不释卷。

秦始皇是私生子吗?

本书开篇第一章就分析和回答了这个问题。看来,围绕秦始皇的话题,文治、武功、暴政,都不是最博眼球的,古往今来,皇家民间最爱的话题都是一样:私房八卦。香艳八卦,闺房秘事谁都爱听,谁聊起来都津津有味,这大概也就是这个八卦被发明出来,并被后世朝朝代代来回咀嚼的根本原因了。

作者的观点很明确,他认为这个流言是出于政治的需要被发明出来的,说白了,就是政敌们正面杠不过,就从后面泼些脏水。

我本人比较赞同这个结论和分析。但最难得的,没想到作者也真是爽快人,虽是故纸堆里的陈年旧事,谁也掰不清的老是非,但作者没有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沾点口水和稀泥,说些“这遥远的旧事没有人知道真相到底是什么”这样的废话。无论对错,作者敢于亮出自己的观点,给出手上的依据,有资料、有分析、有结论。这是一本历史书,但偶尔穿插于间的作者的观点和点评,倒也让人读起来痛快不已。

掰开揉碎说暴政

读历史,最怕读到的就是一家之言了,可恰恰,读历史也只能读到一家之言。有一比,说“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反正,能成为历史的事情那都是成百上千年的事了,知情人早已作古。再说了,别说几千年前的是非了,连当下正在发生的是非,又有几个明白人能看得明白。所谓历史,可不就是任胜利者,任后来者,按照自己的需要书写的故事吗?

既然事实的真相几乎不可追寻,我们又为什么要费尽心机,刨根问底的去研究那些故纸堆里的老故事呢?因为这些老故事里,有“答案”。虽然时间相差千年,人们吃的不同、穿的不同、风俗不同,可是几千年而下,人还是那些人,事还是那些事,欲望还是那些欲望,坑也还是那些坑。把老故事研究明白了,就等于拿到了当下生活的闯关宝典。

只是这寻找“宝典”的道路上疑窦丛生,稍有不慎便会步入歧途,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功亏于溃。想要尽量的贴近历史真相,就不能以后人的观点为基础,在这点上,作者做得很好,说到几千年众口一词,已成结论的“暴政”,作者也并未先入为主。到底是不是暴政?暴政到什么程度?暴政的来龙去脉,这些问题,作者都给出了自己的依据、推理,以及结论。虽是一家之言,也很精彩!

咸阳宫之争、制度之争

《咸阳宫之争》,这是本书的第十章,这简直是我在这本书里捡到的一个宝贝。原因嘛,请见我上文的第三个疑问,对于分封制和集权制的疑问。我实在没有想到,这个问题,原来在公元前213年咸阳宫的朝堂上,便已经深入的讨论过。站郡县制和分封制的两方,分别详尽的阐述了两种制度的优劣。他们推理的结果和我们后来看到的,历史验证的结果一摸一样。这怎能不让人唏嘘,我仿佛站回了2200年前的咸阳宫,感受到这场唇枪舌战的急风骤雨,看见那些秦朝政治家的洞察、远见和不得已。原来他们都知道,他们早已知道,这怎能让我不敬佩不已!

周青臣:“皇帝在诸侯国的旧地上设置郡县,使每一个人都感到安定快乐,没有战争的祸患,这样一种局面将会传承到万世不变。”

淳于越:“我听说殷周两个王朝之所以能够存在了千余年,是由于大封子弟、功臣作为辅助的缘故。现在陛下拥有天下,可是却以子弟为匹夫,如果一旦有像春秋时期齐国的田常、晋国的六卿那样的臣下,可是却没有辅弼之臣,那么到时候用什么来救助朝廷的危难呢?”

分封制乃国之乱源。要想维护统治的稳定,就必须对这一古老的传统加以变革。实际上当时的统治者也一直在摸索着解决这一问题,如驱逐或诛杀卿大夫并没收其采邑,然而被没收的采邑一转手又到了其他贵族手中,治标不治本,问题还是解决不了。在此情况下,县、郡出现了。

新的县制可以有效地实现中央集权从而加强君主的权威,而加强君主的权威正是君主们梦寐以求的事情。

一般而言,迭遭挫折的人,行事往往比较保守,而一帆风顺的人,则喜欢推行激进的政策。嬴政自亲政以来,一直走的是顺风顺水的路子,故选择李斯的主张,应该是很正常的。

经过长期的探索,皇帝已拥有一套相当完整的驾驭臣下的理论可以运用,通过灵活运用法家的术与势,皇帝完全可以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却不知这是以君主必须具有卓越的个人品性为前提的,用在始皇身上可以吞并六国,用在胡亥身上却是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对于咸阳宫之争的结局,从大历史的角度看,这应该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结束的标志。而就秦朝的历史看,它则意味着国家的政策从此在法律上成为人们讨论的禁区,从此以后,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对国家的政令只能无条件地执行,而不能发表自己的看法。谏诤之路由此断绝。

秦的故事落下帷幕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这里面有两个故事。

故事1:秦用近700年的国祚养肥了一头“鹿”。无论是郡县制的贯彻,天下文化的统一,还是南北边疆的戍清,一切秦始皇引以为傲的文治武功,都毫无例外的是在喂养这头“鹿”。他扫除了民间与皇权的文化屏障,他打磨了国家机器这柄利刃。从此后,有能力者上位,掌握国家“利刃”者一步登天。是秦始皇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战场,约定了一套全新的游戏规则。几千年而下,参与者游戏者无不欢腾倍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秦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突破成法的历史,是一个新纪元的开端。

故事2:秦末汉初,天下大乱。秦宫的奸臣当道,被征服地区的举旗独立,还有楚汉大战,作者为我们还原了秦末汉初的战乱。15年而已,刚刚被终结的诸侯混战,立时又卷土重来。天下没有倒退回秦统一前的天下,完全得益于刘邦。秦始皇打造的国家利刃,胡亥握不住,刘邦握住了。从此后,中国的历史变得简单起来,遇明君则兴,遇昏君则亡。通俗点讲,当权者hold得住,则兴,hold不住,则有能力者替之。从此后,皇帝这份工作成为世间对从业者要求最高,风险也最高的工作,没有之一。

掩卷而思

我喜欢看历史,是因为历史里有精彩的故事,最高的智慧,亘古不变的难题,更有前人用生命给出的答案。历史自有其脉络可循,而且,它从不骗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帝国之殇——秦朝兴亡纵横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