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闻毫香蜜韵,你已心尘微洗
宋代郭应祥曾云:“相与偷将半日闲,共把尘襟洗”(《卜算子·二月晦》)。
在匆忙都市生活之中,偶有闲暇之时,我喜欢或独自一人,或邀三五好友,品品珍爱的白毫银针。
那静静躺在白瓷盖碗中的白毫银针,满披白毫,光润翠绿,纤细雪白,若自天界而降的白色精灵,爱煞人也。
轻轻地近乎虔诚地捧起盖碗,先侧吐一口气,以呼出口中浊气,然后,如靠近爱人的脸庞般,凑近银针,深深地吸一口气——
顿时,那幽幽而浓郁的“毫香蜜韵”,穿过薄薄的鼻翼,涌进深深的鼻腔,飘溢于整个脑海、口腔,直至肺腔.
此时的你,似乎置身充满花果香气的自然丛林中,身心空灵自在。
茶还没开泡,只是看着这亭亭玉立的针芽,闻着这似花如蜜的香气,你就已满心欢喜了。
这就是福鼎白茶闻名于世的“毫香蜜韵”。
仅初闻这毫香蜜韵,你已感觉心尘已微洗。
你不由得想起那句诗: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重来回首已三生——毫香蜜韵的前世今生
水落杯中,但见针芽沉浮,缓缓舒展,摇曳生姿。
清雅毫香,刹那升腾。
浅杏色的汤水,如江南温婉的女子。
浅抿一口,鲜爽甘甜,口齿生香,如处春山。
追随着这一缕缕的毫香,细品着这一杯杯的蜜韵,不由让人想追寻其芳踪之来处!
那么,福鼎白茶的毫香蜜韵究竟从何而来的呢?
(一)福鼎地域风情之大家闺秀
福鼎白茶的毫香蜜韵,首先源于其独具地域风味的的茶叶原料——
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此两种国家优良茶树品种的鲜叶。
福鼎大白茶——芽叶生育力和持嫩度强,制白茶,芽壮色白,香鲜味醇,是制白毫银针和白牡丹的极佳原料;
福鼎大毫茶——芽叶生育力和持嫩度较强,制白茶,外形肥壮,白毫密披,色白如银,香鲜爽,味醇和,是制白毫银针、白牡丹的上好原料。
真可谓“皎皎兮似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回风之流雪 ”,是独具福鼎地域风情之“大家闺秀”也。
(二)“得天独厚开盈尺,与月同圆到十分”
福鼎白茶的毫香蜜韵,其次来自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生长环境——
位于福建东北部,地处闽浙交界的东海之滨的福鼎,依山傍海,自然生态环境良好。
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和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为福鼎白茶健康生长创造了先天优势。
(三)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这句话来形容福鼎白茶原始天然的制茶工艺,真是适当不过了!
白茶,可说是所有茶类中,最为接近天然的茶叶。
因为它不炒不揉,而是通过日晒萎凋,这种中国最原始的工艺制作,保持最大程度的茶叶自然味道。
这种工艺,使得白毫银针的茶毫,完整得以保护,针芽中的自然风味,完全得到保持。
我们才有幸,品尝这人间独有的“毫香蜜韵”之趣!
茶能香我无须花,毫香蜜韵最沉醉
福鼎白茶耐泡度高。如果是陈年白毫银针,那耐泡的程度,真会打破你对茶叶耐泡度的想象力。
你会惊奇于,泡了一二十泡以后,这茶汤依旧清甜甘口如故!
一泡好的白毫银针,一个人或三五好友,竟享受整整一个下午时光。
依依不舍地起身告辞时,那蜜韵毫香,却依然在你口腔中久久回转!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有的宴席,散了就散了。
而这场来自福鼎白茶的“宴席”,因为它独特的“毫香蜜韵”,已在你口中、心上,留下深刻的美好回忆。
你会期待着,下一次与它重逢。
“花非花,雾非雾。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旅程,但这漫长的旅程中,总会遇见美好的人,美好的事,美好的物。
也许这美好,仅仅是静静的空间中,那一泡散发着毫香蜜韵的茶。
也许这美好,仅仅是匆匆的时光里,那一下午短暂的清甜爽口邂逅。
但有茶美好如斯,足以告慰我们这一路走过的风尘啊!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