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柴的峥嵘岁月

少见了

收拾房子,在抽屉里翻出来一个火柴盒。拿在手里反复地看,知道用不着了,还是没忍心扔掉。

怎么能舍得扔掉呢,这是伴随我小时候长大,青春时代每天都用的一件物品。

小时候,guo家百废待兴,生产力不足,供货不足,很多东西的名字都带个"洋"字。比如,洋油,洋蜡,洋钉……等等。火柴也有个名字叫"洋火"。意思是外国进口的火。

这小小的火柴盒,很普通,虽然很渺小,但是那代人不能忘记它。

小时候记得电灯一年也不亮几回。夜晚照明全靠油灯。而油灯全靠火柴点亮。我们在昏暗的油灯旁读书写字。那时候很爱学习,每天都学习,写字。油灯虽然不咋亮,学习的劲头确是十足的。那昏暗忽闪的灯火扎根在心间,每一个夜晚都过得非常充实。

记得前院是老韩家,妈妈说和我家沾点亲戚,我得叫那个主妇"三姑"。三姑家孩子多,家里穷,她家油灯经常没有了油。就拿着玻璃瓶儿来我家借灯油和火柴,每次妈妈都拿着我家的油灯,往她家灯里倒。咕噜咕噜,只一会儿就给她的瓶子添满了,在给她拿火柴。后来的一年,她家不借油了,也不借火柴了。

后来才知道,那个韩家儿子要定亲了,是过逢给人家做上门女婿了。这么地,手里有点钱了。

这是个喜事,孩子们开心地奔走相告,等着吃几块喜糖呢。

现在电灯各式各样,明亮透顶。可是再也没有小孩子为了做作业,被灯光难住。

火柴盒,记录着一代人的碳酸苦辣。记载着邻里之间的真诚情意。

如今好日子,吃穿不缺,商场里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使用火柴,已经成为历史。我们今天生活幸福,使用电和火机,不在用火柴,但是对子火柴还是充满感情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火柴的峥嵘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