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真相时代

书目:《后真相时代》  【英】赫克托·麦克唐纳一、书籍概述

作者在本书中,通过大量实例向我们展示出真相是如何被信息传达者肢解、扭曲和掩盖的。其中总结出现实生活中,面对真相时所分化成的三种主导性主体——倡导者(用竞争性真相营造比较准确的现实印象,以实现建设性目标)、误传者(无意中传播歪曲现实的竞争性真相)、误导者(故意用竞争性真相营造他们指导的不正确的现实印象),以及四种竞争性真相。

1.片面真相我们的大多数陈述是真实的,但它们并没有传达完整的真相。而真相的片面性却是我们无法回避的客观特点,因为其相应的背景、所涉及的数字等,都会致使每个人遗漏一部分细节,而形成自己的客观认识。“真相是散落成无数碎片的镜子,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看到的一小片是完整的真相。”

2.主观真相这类现象往往表现为以自己的主观意愿作为真相标准。但由于不同个体的主观性,这种真相是可以受到道德、吸引力、财务价值等因素的影响而被改变的。因此理解如何改变某人的主观真相或许是如何说服他们做出改变的关键。

3.人造真相人类的语言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人们有时候通过套用符合自己意愿的定义,便可以改变语言的含义。借此,人类即善于打造一些抽象事物以满足某些意愿。这是一种很容易被修改的真相4.未知真相人们往往在决定投资、婚姻等事情时,会根据最可信的预测采取行动。但在未来变成现实之前,在我们亲眼看到之前,它们一直都是竞争性真相。“我们也许永远无法发现关于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的真正真相,但它们也是数百万人的重要动力。对许多人来说,只要我们无法证明这些信仰是错误的,它们就是真相的一种形式。”   

作为后真相时代的信息消费者,我们时常会陷入后真相的漩涡,也许是有意,或许是无意,我们有时被真相利用,有时似乎又在利用真相。过去由于技术的落后,对于真相的不完整呈现在所难免,可当大众传播时代来临,随着印刷、电报、网络等先进的传播技术一步步发展,客观上都能够让人们离真实完整的信息更近一步。但似乎美好愿望并没能实现,我们好像离真相越来越远了。联系到前段时间读过的《人类简史》,尤瓦尔·赫拉利也曾论述道:“人类其实一直生活在后真相时代:在信息不发达的时代被蒙蔽,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只相信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事实。”

二、发展历程

“后真相”一词,最早出现在1992年,美国剧作家斯蒂夫·特西奇在一篇文章中谈到“水门事件”以及海湾战争那些令人羞耻的“真相”时说到,“我们生活在一个‘后真相’(post-truth)时代”。

而到了2004年,美国作家拉尔夫·凯伊斯出版了一本名为《后真相时代:现代生活的欺骗和虚假》的著作。在书中他明确指出:在后真相时代,我们面对的不只有真相或谎言,我们还面临着第三种情形,那是一种模糊的陈述,它既不是确切的真相,但也不构成谎言。

直到2016年,英国公投脱离欧盟、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一时间“后真相”成为了全民讨论的热点,并被《牛津大辞典》选为年度词汇,被定义为“真相和逻辑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被忽视,而情感煽动主导舆论的情形。”也就是说,公众更愿意相信他们情感上愿意相信的事实。从投票选举到众筹诈骗,再到病毒营销,无论是在政治、传媒,还是商业领域,后真相都变得无处不在,吸引着人们不断将目光投向其背后的逻辑,或者说是逼迫着人们不得不强调真相的重要性。

三、表现:从政治到传媒

其实“后真相”主要的起源便是西方政治运行中对民众隐瞒不光彩的事实、进行选择性披露、诉诸情感刺激,乃至有意欺瞒而形成的政治文化。随着推特等新媒体的兴起,“后真相”甚至作为一种政治策略在选举中被大量地运用,美国大选和英国公投脱欧是其发展到顶峰的两个时期,数字传播技术大量渗透到政治舞台上,“推特治国”甚至成为一种新现实。当政治辩论和演讲充斥着碎片化、被误解的、不实的、不完整的信息,再加之社交媒体的回声室效应,将会导致一些政治声音被无限放大。

而与之相伴的,是重视事实的传统新闻机构的话语权逐渐旁落,原本掌握着定义何为“真”的传统权力和秩序动摇,从而真理无法再被定义和垄断。假新闻在2016年左右开始爆发。其中新媒体中最为典型,也是假新闻的主要活跃场域。新闻生产者借助受众情感大于事实的心理,通过发布和传播虚假新闻以实现其目的和意图。新闻呈现由原来的大众化传播逐渐转向了社群化传播,媒体在提供多元化信息的同时也加强了认知偏差。于是,在后真相时代的传媒领域,舆论不断分裂乃至极化,真相不再被需要。

四、原因

后真相所表征的现象及影响远远突破了政治领域和传媒领域,涵盖了包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由于本人现阶段能力不足,此处主要讨论新媒体平台与假新闻相关的后真相事件背后的逻辑。

1.多元行动者的介入

社会学家拉图尔曾提出“行动者网络理论”,指出任何的社会事实都是一系列复杂关系互动的产物,身处该关系网络的多元行动者都将以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影响着社会事实的形成过程。互联网的出现,为该理论提供了现实的模型:当多元的互联网用户介入到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时,不同主体因为有着不同的行动意愿,自然便会有不同的信息处理方式。面对同一事件,诸多情绪的同时反映,加之互联网赋权下的“生产性受众”的加工再传播,断章取义似乎成为了互联网时代的客观困境。

2.流量逻辑的侵扰   

除了人与人之间情绪与立场的碰撞,媒体或平台对流量的狂热追求是另一种不可忽视的重要现实因素。为了吸引关注以实现流量变现,相关人员会刻意选取(或截取)具有刺激性、煽动性的新闻内容,从而实现操纵受众的视线、情绪,甚至实现操纵真相。

3.算法推荐的被利用

算法被赋予效率至上的使命,通过直接的量化逻辑筛选着多元行动者中的“优先关注者”,于是他们的陈述与立场将在“流量为王”的指导下,被推送给更大量级的用户以获取更大的热度。而社交媒体所具有的回声室和过滤气泡等负面效应加剧了社会群体的撕裂,共识越来越难以形成,“沉默螺旋”下其他用户的声音逐渐消失,相对完整与客观的真相也将随之消失。

4.受众媒介素养良莠不齐

如今的受众已经不适合被继续假定为具有足够信息素养和理性的思想者,而是分散的、懒于自行思考的个体。受众阅读新闻变成了一种主观满足的行为而非为了获得真实的信息,变成了“新闻游牧者”——以自我需求为中心,在多个平台间切换,找到需要的新闻。这将导致不负责任的情绪化言论、猎奇的吸睛事件、刻意迎合刻板印象或某些观点的信息被放大,而那些坚持事实陈述的信息生存空间被挤压。

五、措施

1.新闻媒体:坚持贯彻专业主义

虽然我们提倡新闻媒体应该着眼于从事实到价值的转换,但基本事实是价值延伸的基础,情感赋予太多文理性就会丧失。因此新闻媒体应当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特别是主流媒体更要积极进行舆论引导,将社会意见引入到同一个方向上。具体要做到专业主义的相关细化要求,比如面对信息要确认新闻来源,进行事实核查;工作者坚守新闻原则与职业素养;加强传统媒体引导力等。

2.监管部门:完善新闻核查机制

“透明性原则”包括“公开的透明性”以及“参与的透明性”,前者指的是新闻生产者是否对新闻制作过程保持公开,包括告诉公众事实来源,向公众展示有关的利益团体,而后者指的是使公众参与到新闻生产过程中来,包括允许公众对报道内容有所贡献,使用用户生成内容等。”监管部门应增强新闻核实手段,并提高虚假新闻的制作成本。

3.受众:自觉培养媒介素养

受众应该明白媒介所构建出的拟态环境,媒介信息是建构出来的“真实”,其内容不完全是客观世界的真实拷贝,而是经过刻意筛选的,是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融合。同时,还要学会理性地辨别信息的真伪,不盲目相信媒介所报道的信息,运用自己理性的思考,通过正确解析信息、运用信息、有效利用媒介确立正确的真相观。   

不管是未来还是当下,大众传播时代能否避免生产断章取义、以情绪博关注的新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媒体组织和相关从业者是否遵循新闻专业主义与职业道德。传统媒体要如约翰·皮尔格在《别对我说谎》中所表达的意思那样,在未来着眼于深度报道,为民说话,而非精英建制派的自说自话。新媒体则要建立虚假新闻识别和过滤机制,携手传统媒体帮助民众提升新闻素养和辨别新闻真相的能力。这是一场需要全球多方合作、上下回应的治理战役,都在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而努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后真相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