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行合一王阳明第三部》5

王阳明晚年时候的书信,颇有托付后事的意思,王老师说他有几个最担心的问题,一个是继子王正宪的教育问题,王阳明这一辈子也没有儿子。就这么一个继子。而且还并不怎么争气。显得轻浮幼稚,王老师也是经常长吁短叹。

王阳明教育他的儿子,大概呢,就只有三个字致良知。王老师认为致良知,海纳百川包罗万象。所有解释不了的东西,他就告诉大家去致良知,也就是你心里清楚应该怎么做,问你的内心就行了。可谓是一劳永逸,他跟自己的儿子经常说,我平生所学无非就是致良知三字。

第二件令王阳明担心的就是家务事管理。他基本上把所有的家务事都交给了魏廷豹。这个人那应该是他的一个远房亲戚,深得王阳明信任。王阳明说对待恶人,不要单刀直入地揭发他。一旦你触动了他的恶性,非但不能够让他悔改,而且会让他恶性膨胀。你把他羞耻的东西挑明之后,就会让他破罐破摔,跟你势不两立。

那么我们该怎么对待这些恶人呢?王阳明说,应该用至善之心去感化他。不过王老师的观点也并非是始终如一。比如他当年剿匪的时候,就说过对待恶人不必解救了,驱逐他们,杀掉他们就好。而对于那些还有良知的人可以解救。至于怎么着才算还有良知,又该如何判断一个人能不能被感化,王老师没有说。

另外一篇家书唯自谦才能自信,这个呢,其实还是讲傲慢的。王老师讲千百种罪恶,归根结底呢,都源于傲慢,傲慢的人会自以为是自命不凡。所以他认为很多不可救药的坏人,其实都是源于傲慢造成的结果。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到心中有谦让。不仅要外表谦卑,还要心中恭敬。一个人只要能做到真正的从内到外的谦让,他自然就做到了孝顺,敬爱,忠诚。也自然可以不断地学习进步。这其实呢?跟王老师的学问有点对立,王阳明一直讲致良知,也就是自己本来就什么都知道。所以向内寻找,问问自己你就明白了。但是又告诉我们谦虚,不要傲慢,那么到底我们该不该有这个自信呢?而作者讲,自谦就是自信的表现。我能够说不知道,就是我知道的已经够多了。这倒符合现代人的心里,我越是有钱有地位,就越是可以大大方方的小气,反而是穷人,却不得不小心翼翼的大方。越缺什么,你就会越想遮掩什么,越有什么,你就反而不在乎别人怎么说了。比如马云穿一件破衣服,李嘉诚带一块便宜手表,你会说他们买不起奢侈品吗?肯定不会,反而认为他们很朴素接地气。因为这些人已经不需要用一件衣服和手表,去证明自己了。但是如果我们普通人,穿个地摊货,就很可能被别人嘲笑。

所以在现实当中你看到一个人越是在各个方面谦虚,他就越是成功。越是自信。相反,你看到的那些杠精。在各个方面都跟人家反驳的人。其实内心是慌得一逼的。就是因为现实中太失败了,所以才习惯于抬杠,企图去证明自己懂得很多。

如何脱离习气,自我管理。这里面所说的习气,就是坏的习惯的意思,王阳明说,恶念是后天的习气,而善念是先天的本性,本性被习气所扰乱,是因为你没有设定志向,凡是做学问的内心因为不良习惯而改变,被不良风气所占据,就应该好好的反省并端正自己的志向,你只要坚持下去,坚持很长时间,人的志向就会慢慢的树立起来。做学问以立志为根本,而志向立起来之后呢,做学问也就成功了一半。

其实人都是从众的,你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知不觉就会染上一些习惯。其中就有好有坏,好的习惯会帮助你成长,而坏的习惯就变成了习气。成为你成长发展的掣肘。比如我们明明知道闯红灯是不对的,但是在中国你就很难做到不去闯红灯。因为已经习惯了这种感觉,只要没有车,凑一帮人就敢往前走,但你说他真的是素质低吗?其实并非如此,这些人到新加坡去他一定不会闯红灯。就是王阳明的观点,不是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做,而是我们心中缺乏那个克制。你的随心所欲违背了你的良知。这种事儿还有很多很多,比如我们都知道躺着更加舒服,这就是习气,你能够更加舒服的躺着的时候,也就不愿意再去看书学习了。

再不学习就晚了。很多圣贤们都鼓励大家说,只要肯立志学习什么时候都不晚。但是王阳明却不同意这个观点,他说会晚的。人真正通过学习而能够让自己做出改变的时间呢,其实就是少年的时期。因为这个时候人的精力会达到巅峰,所以学习什么也都特别的快,更重要的是他有更多的时间去用于实践和掌握提高。把这些知识上升到智慧,融会贯通在身体里。这个过程之中呢,可能会有很多次的试错行为。我们也会出现很多惨痛的失败和损失,但是你年轻,你也有时间去改正错误,让自己能够在挫折中站立起来。但是如果错过了年少时期,首先你的精力就会下降,学东西记东西的速度就会变慢。更重要的是你已经没有时间去实践和试错了,所以学习要趁早,王阳明说的没错。如果晚了你就会步步赶不上。

第三部分,王阳明家规,首先是育儿方面,要先激发他们的兴趣,然后引导他们学习礼仪,最后是劝导他们读书。但是很多人都急功近利,把前两个省了,一味强调读书。结果培养的孩子,毫无特长兴趣,甚至没有道德家教。这样的人考试成绩再好,你走向社会也必定是失败的。所以如果你学习很好,但走上社会后很失败,多半都是被小时候的家庭教育给坑害了。从小并未树立成正确的价值观。并没有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而只是成为了一部考试机器。所以现在的家长要特别反思,不要让悲剧重新上演。王阳明一贯倡导素质教育。他始终认为科举考试用处不大。其实他的一生也能说明这点。他从未在功名中得到任何的好处。他那些不世之功,反而都是自己靠实力争取来的。

这点对于现代教育来说也是很重要的意义,其实学习只要混到中上等就可以了。有一本大学上,有好专业读,没必要非得是清华北大,最热门的专业。更没必要非得去考满分。有那个钻牛角尖的功夫,不如多培养一些从小的爱好,和读书自学的习惯。科研这个东西,毕竟是金字塔,能够成才的概率极低,大部分人都要走入社会,社会跟考试完全不一样了,他并没有标准答案,全都要靠自己去悟道,所以很多考试机器走上社会后,会感到非常不适应,总是一心想要找窍门,找方法,找正确答案,结果发现,根本就找不到。学校里老师的要求,照着做你就是满分,而社会上老板的要求照着做,你只能是及格。所以很多人,直到中年危机都想不通,为什么自己尽心尽力却混的这么惨。说白了就是你一直在用考试的思路,去应对工作的结果。而王阳明为什么能够成功成为圣贤?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总在揣测别人的心理。把人性琢磨透了,你就无往而不利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知行合一王阳明第三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