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日常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很微妙。

有时,你努力亲近一个人,想要改变自己,融入"群体",却格格不入。

或是,无需做什么,只是静静地在那,就有人会来寻你。

01

从前,我以为,世人无人可了解当局者的心情,处境。

事实上,现在也仍是那么认为的。

便自诩为"独特",对世上的种种皆有一种"俯视感"。

现在回想起来,确实不知道自己哪里来的优越感。

与其说是"优越感",更不如说是一种自卑感所带来的"偶像包袱"。

明确知道自己不如人,却不愿直面。这大抵也是现在很多人过得不快乐的原因。

02

后来。

我选择了"融入"。

可,融入真的会让人感受到快乐吗?

不得不再提,距离的微妙。

读过《乌合之众》后,便愈发能感受到,这种融入后的不适感的来源。

相同的愚蠢的思想。

相同的无意义的快乐。

连朋友圈,也被相同的东西粉饰着。

无目的的"亲密"距离着实无趣。

03

同样的,辩证法告诉我们,这种"无趣"又是必然的。

当你遇见了足够多的人,承受了足够多的"无趣"。

当你的头脑已被社交网络"僵化"。

此时,迟早,你会遇到一个足够有趣的人。

可你此时也已经成为了"大众"中的一员,岂不是可笑?

而这样的悲剧也确实是在不断重演着的。

04

经历了一个对距离"反复探索"的阶段,对"距离"也有了新的认识。

作为一个需要足够时间独处的个体,追求的最适当的距离便是"不被侵犯"。

宁被视作冷漠不可亲近,也不愿被当做是软弱可欺。

毕竟。

成年人的世界只有利弊。

不卑不亢。

保持距离。

:-)

你可能感兴趣的:(距离|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