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墙的前世与今生

西安,有周、秦、汉、隋、唐等十三个朝代先后在此建都。

西周建都沣河两岸,丰、镐二京隔河相望,一桥相连。秦在咸阳建都,宫殿也建在渭河的南北两岸,秦章台宫、华阳宫、兴乐宫,还有秦始皇修建的阿房宫等诸多宫殿,都在渭河南岸,完璧归赵的故事就发生在章台宫。西汉在渭河南岸的秦长安乡建立都城,称为长安。汉长乐宫就是在秦兴乐宫基础上修建的,而未央宫则是在秦章台宫的基础上建造完成的。


网图侵删

那么现在的西安城墙是什么时候修建的?隋大兴城,唐长安城,元奉元城是什么样子?从古至今又有什么变化?

据《西安通览》记述,公元581年杨坚废北周静帝宇文阐,登上帝位,改国号为隋,这就是隋文帝。

隋开国之初,都城仍然选择长安旧城,但是,这座已有780多年历史的古都城久经战乱,破败不堪,而且宫室形制狭小,几百年来城市污水积淀,雍底难泄,饮水也成了问题。加之城池邻近渭河地势较低,渭河又多水患,因此,隋文帝选择了长安古城东边,地势较高的龙首原南坡另建新都,称为大兴城。


大兴城由宫城、皇城、外郭城三大部分组成。

隋大兴城      网图侵删

宫城,是供皇帝、皇室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宫城东西约2160米,南北约1485米。考古实测,东西长2820.3米,南北长1492.1米,周长8.6公里,面积4.2平方公里。

皇城位于宫城的南面,是王朝中央军政机关的所在地。据《唐两京城坊考》记载,“东西五里一百一十五步,南北三里一百四十步。”考古实测,东西长2820.2米,南北宽1843.6米,周长9.2公里,面积约5.2平方公里。

外郭城位于宫城和皇城的东、西、南三面,是大兴城内的坊里住宅区。《唐两京城坊考》记载:“东西一十八里一百五十步,南北一十五里一百七十步,周长六十七里。”考古实测,东西长9721米,南北宽8651.7米,周长36.744公里,面积74.6平方公里。

这可是一座巨型的都城。

西安城墙东南角

隋末各地武装纷纷起兵反隋,618年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次年称帝建立唐朝。唐依然沿用隋大兴城作为都城,称作京师,统称长安。


唐高宗五年(654),曾两次整修长安外郭城,并在东、西、南三面9个城门上修建起高大的城楼。开元十八年(730)又历时10个月再次整修。

当时外郭城西边:中间是金光门、北边是开远门、南边是延平门;南面:中间是明德门、西边是安化门、东边是启夏门;东面:中间是春明门、北边是通化门、南边是延兴门。北面的中段和东段分别与宫城北墙和大明宫南墙重合,西段中为景耀门,东西分别为芳林门和光化门。

大唐时期的东市和西市,兴庆宫都包含在外郭城内。电视剧《长安七十二时辰》上说的各个坊,也在外郭城内。

唐长安城    网图侵删

公元904年,唐昭宗在朱温的挟持下迁都洛阳。经过数次战乱后,长安城池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留守西京的佑国军节度使韩建,为了防御考虑,决定放弃原有的外郭城和宫城,只将子城(皇城)加以改建,称为“新城”。

新城实测东西长2820.3米,南北宽1843.6米,周长9.2公里,面积5.2平方公里。

框内为新城      网图侵删

到了元代,忽必烈汗封其第三子忙哥刺为安西王,1279年改京兆府为安西路。仁宗皇庆元年(1312)又改安西路为奉元路。因此又被称为奉元城。

奉元城沿用了唐末新城的旧城垣。据《长安志图·奉元城图》和清嘉庆《咸宁县志》考订,奉元城四面各一门,而且并不对称。


元奉元城图

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大将徐达率军攻占关中,改奉元路为西安府,西安由此而得名。

洪武三年(1370),明太祖朱元璋封其子朱樉为秦王,在西安府城东北部修建秦王府,也叫王城,后被传为 “皇城”。

西安府城是明初扩建的,由于原来的城垣狭小,残破不全,为了防御重修城垣。准备工作从洪武三年开始,开拓东大城530丈,南接旧城436丈,又拓北城1157.7丈。

洪武七年正式动工,洪武十一年竣工。这次修葺使东、北两面的城墙向外各扩展了约1/3,考古实测:东城墙长2886米,西城墙长2708米,南城墙长4256米,北城墙长4262米;城垣周长13912米,约14公里,平面呈东西向长方形;面积11.5平方公里。


明西安府城西、南两面城墙仍然是元代奉元城的旧城墙,也就是隋唐时期的皇城城墙。现在位于含光门的西安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内,能看到隋唐含光门门道、城墙断面等遗址。

隋唐含光门遗址

现在西安城东北、西北、东南的三个城角都呈直角形,唯独西南城角呈半圆形。从元代安西王宫遗址四隅的半圆形制来看,这里应当还保留着元奉元城的老样子。

西安城墙西南角

据《续修陕西通志稿》记载,西安府城墙“高三丈”,“厚四丈七尺”;实测顶部宽15米,底部宽18米。全部用黄土分层夯筑,每层厚8~12厘米,最后一层用石灰、土和糯米汁混合夯打,非常坚硬。

西安府城四面各开一门:东面为长乐门,西面为安定门(即唐皇城顺义门),南面为永宁门,北面为安远门。每处城门都有三重城楼:正楼、箭楼、谯楼。

清顺治二年(1645)正月,清军进入西安后,从东北迁来一支满族骑兵,连同眷属共约两万人,驻防八旗。同时把西安府城东北角划为八旗驻防城,也叫满城。

满城的城垣,东、北两面利用原来的大城墙;西面墙从钟楼的东北角起沿今北大街到北城门东侧,与北大城墙连接;南墙由钟楼的东北角起沿今东大街道大东门南侧,与东大城墙相接。

满城共开六门:东门即今长乐门,西门由钟楼北门洞进东门洞出;东大街一侧的端履门、大菜(差)市各开一门;北大街一侧的西华门、后宰门各开一门,元朝的秦王府被拆除后改为八旗校场。

南城,西安府城的东南角是汉军驻防区,康熙二十二年(1683)在大菜市以东到南城墙一段修筑了一道南北城墙,叫南城,新墙中部开有一门叫通化门。乾隆四十五年(1780)汉军被撤走。

清西安城图

清代多次对西安城墙进行了维修。

清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张凤翙带领起义军围攻安远门内满城, 安远门(北门)的城楼是清兵的弹药库,新军集中火力轰击弹药库,致使清兵全线溃败,可惜的是安远门城楼也在战火中被毁。这也是现在的安远门,只有箭楼没有城楼的原因。满城在新军攻占后被拆毁。

民国时期战乱频繁,最著名的一场战斗就是“二虎守长安”。1926年春,刘镇华在吴佩孚,张作霖的支持下,纠集10万人进攻西安。围城8个月之久,国民军将领杨虎城,李虎臣率全城军民坚守。后冯玉祥将军率军入陕,解了西安之围。在这场战斗中,高大的城墙也起到了御敌的作用。

战乱之下的西安城破旧不堪,民国时期的地方当局,为保护城墙,也做过一些必要的修葺与保护工作。

城墙逐渐失去了御敌的功能,为方便人们出入古城区,从民国开始,先后新辟多座城门。现有城门18座形成时间和规格各不相同,从永宁门开始顺时针:永宁门、朱雀门、勿幕门、含光门、安定门、玉祥门、尚武门、安远门、尚德门、解放门、尚俭门、尚勤门、朝阳门、中山门、长乐门、建国门、和平门、文昌门。其中中山门、玉祥门、勿幕门是分别以民国著名人士之名命名的。

永宁门

如今的西安城墙,是1983年进行了一次大规模修复,墙体维修加固工程按照“修旧如旧”“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按照清乾隆年间的墙体结构规格修复,到1990年底基本完工。

此次维修补建已被拆毁的东门、北门箭楼、南门闸楼、吊桥,疏通了护城河,并建成了环城公园。1952年扩建火车站广场,被拆除的尚德门至尚俭门这一段城墙,也于2005年重新连接,形成大跨度的桥拱式城门,从而使西安城墙全线贯通。

从隋大兴城到如今,西安城墙历经岁月沧桑变化,留下了历史的印记,能矗立至今日,也得益于各个时代的维修与保护。

西安城墙

如今的环城公园已经是西安人休闲、锻炼、娱乐的场所,西安城墙更成为游客们的打卡圣地。

欢迎大家到西安来,漫步在久经岁月的古城墙上,感受那悠悠底蕴的古城气息。

有不周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欢迎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西安城墙的前世与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