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日本-关原之战的感想

图片发自App

刚刚看完日本电影《关原之战》,看到其中主角石田三成被俘就义,十分有感触,所以写下这篇文章。

关原之战发生于明万历28年,日本庆长5年,西元1600年,正值世界多事之秋。远东的日本经历万历东征之后不久就遇上关原大战,其中丰臣政权于此战中随着石田三成的战败而丧尽威仪,悲惨至极。

我不禁要想,究竟什么导致了这场战争?因为日本并不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它一直处于中央集权的对立面封建制度里面。当时的日本,最大的领主本来是丰臣秀吉,其次则是德川家康,他们的关系就像春秋五霸的关系,一个大佬死了,自然要让另一个大佬上去,有人敢从中作梗,只有以战争来消灭,这也是封建社会的一个特征:武士传统,文武不分途,政府乃是世袭的军政府。唯有如此才能争抢领地,扩充领地。

这种以战争为生存之道的社会形势又造成封建社会的另一种局面:威权粉碎,为了团结多数力量,只有裂土封茅,于全国的土地无法集中于中央手中,于是便造成尾大不掉之势,丰臣家的悲剧正由于此。

秀吉死后,德川家康成为丰臣家的头号敌人,因为他地盘最大,能力最强,经历最多,而且心怀叵测,三成及其同僚对家康的讨伐是秉承封建武士的忠信之心,不可不说是日本封建时代的光辉,端的可以称得上是“千载之下,炳炳如丹”。

你可能感兴趣的:(对于日本-关原之战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