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运行的轨迹——太极图


虽然太极图的式样不一,但总的表达思想都是一致的,就是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它运用“一分为二”,“对立统一”,“阴阳相生相克”,“无限循环发展”的观点,揭示宇宙间事物的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阐述了事物和现象生成变化的法则。由于它非常完美的阐释了世间万物以及事物内部相生相克,相互包容,相互对立,相互转化。和谐统一的哲理,所以自产生之日起便被历代哲学家奉为经典。太极拳也是在符合阴阳对立统一的基础上上创造出来的一套刚柔相济,快慢相间,动静相合,顺逆缠丝的武术动作套路。


宏观上,太极图是宇宙的运行图,微观上,也是电子云围绕运行图,人体上,是DNA螺旋上升结构图,电磁上,是电磁波相互衍生图场。太极图实质就是涡旋场,也即是螺旋场,而涡旋场则是宇宙的统一场,是牛顿一直在寻找的宇宙运动的最开始的原动力,也是所有宇宙物质和生命的原动力!


太极图有二。一表四季;起子中阳升顺,午中阴始逆。二表地理;阳始丁未,终于癸丑,地轴倾斜并非地摊卖的地球仪有问题!


阴阳就是01。是二进制。所以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再到六十四卦,能推导出万事万物。


太极图的五个来源:

一、我们的远祖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远观诸物,近取诸身,观大自然而得。如:星系图、河流的旋涡等,在陈家沟的黄河对面的南邙山上有伏羲观象台,相传当年伏羲在这里看到黄河和洛水在此交会形成的天然太极图,有感而作太极图

二、依二十四节气太阳日晷的影长排序而成

三、依洛书而画

四、依河图而来

五、根据卐的形状

第一种由于根据自然的形状而画,第五种有点牵强或许有之,我们在此就不赘述,主要讲一下以下三种

依二十四节气太阳日晷的影长排序而成

我国自古以来都是农业社会,由于生产的需要,所以产生了十分发达的天文学,尤其是二十四节气的确定。《黄帝内经》中黄帝问什么是气,歧伯答五日为一侯,三侯(15天)为一气,这里讲的气就是节气。《周髀算经》中记载古人在正午利用高八尺的表杆测量晷影(日影)的长短来确定节令的记载。数据如下:

夏至:晷长一尺六寸

小暑:二尺五寸九分小分一

大暑:三尺五寸八分小分二

立秋:四尺五寸七分小分三

处暑:五尺五寸六分小分四

白露:六尺五寸五分小分五……

大约每个节气日晷长度相差一尺左右,按照节气顺序和尺度的比例排列我们就可以很容易的画出太极图了。

具体方法:

假设:古人制造了原始的立竿测日影仪——晷仪。晷仪中心及圆周各有圆孔,以备立杆(圭表)用。在盘中心立有定表,圆周则立一游表,逐日流动(内蒙出土的秦汉石刻晷仪就是一个圆形的圆周上由许多圆孔构成的大圆晷仪)。定表和游表直线在南北方向上。每日午时测影,日影皆投向表的北方。圆盘半径依冬至日所测日影长度为准。

夏至太阳由北回归线往南移时用游表测日影,并在日影尽头作记,这时游表在定表南边,圆盘按逆时针方向,日转一孔,直到冬至日太阳南移到南回归线为止。日影逐日增长,到冬至最长,由游表点达定表点。这样就在圆盘上留下了太阳秋冬二季的运动投影图。

然后将圆盘和游表转180度,将游表转到定表的北边。太阳由南边回归线往北移动,这时用盘中心的定表测影,圆盘仍按逆时针旋转,日转一孔,直到夏至太阳北移到北回归线为止。日影逐日缩短,到夏至则无影。这样就在圆盘上留下了太阳春夏二季的运动投影图。将四季投影图合起来看,就是幅完美的实测太极图。

依洛书而来

(洛书)

戴九履一 左三右七 四二为肩 八六为履

根据《洛书》数字,外圈八个数字与中央数字五分别得出差值。中央5-5=0,可得出一组新数字排列。

得出的新数字组,只有五个数字,四个自然数。

在平面上画四个同心圆,且半径以中间最小圆半径递增。同心圆由内到外分别为1、2、3、4。

再对应洛书新数字组,将外圈八个数字分别对应在同心圆上。圆心为数字0,再用平滑的线按照数字顺序将对应的点连接。

再根据中国传统方位,上南下北、左东右西的原则,南方东方对应阳,西方北方对应阴,画出黑白对应关系。再根据太极生二仪,二仪生四象的原理,四象者,太阳、少阳、太阴、少阴。在上图中增添少阳、少阴。

此图或许为现代人观太极图反向思维而绘,但其构思巧妙,立意新颖,颇值得太极拳和易学爱好者玩味。

依河图而来

就是把代表天的奇数连起来,代表地的偶数连起来,这样就形成了伏羲先天八卦图。河图为宇宙模式,象征天,不论作方图,还是作圆图,按1—3—7—9和2—4—6—8联线,都是周流不息的S太极共和曲线旋臂结构。

【注者谨识】

诸相非相亦为实相,相相相因,宿命本命当是实命,命命己造,后天即今生,继往开来,格局、心相、定力、业力果报,可以明理实修、积德行善而改变。

你可能感兴趣的:(万物运行的轨迹——太极图)